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影响公共行政发展与变革的三个重要因素。为了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公共行政所面临的环境与挑战,需要全面分析转型时期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变化。经济因素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与综合国力的增强;利益多元化与个体需求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三大收入差距。政治因素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化过程中的政治参与和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冲突与共识。社会因素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人口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结构的变化;人的个体化与个人问题的社会化以及社会风险对社会安全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浅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经济现象交互作用而呈现出经济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越来越突出,渗透到了经济的各个环节,成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对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A.因素分析未来香港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将首先取决于下述基本条件的变化.1.香港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发生变化,但是香港的地缘因素有可能改变.在一个越来越开放的世界里,地缘因素在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普遍降低,  相似文献   

4.
作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国际经济学,忽视了国内政治因素尤其是政治制度在对外经济政策中的重要作用。国际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将政治因素纳入了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政治与经济相互结合的视角探讨影响对外经济政策的因素。在实行代议民主制的国家,作为政治制度主要行为体的利益集团和左右翼政党的政策偏好,以及不同的民主模式,对贸易政策、汇率政策和资本流动政策的选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认清私有经济者的群体意识及在政治地位上的要求,使他们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这是私有经济今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际收支中的双顺差格局和内在经济的结构调整要求使单从经济因素或单从政治因素,很难理解目前的人民币升值问题。如果综合影响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结合中国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环境的现状进行理性分析,则可以更好地把握人民币升值的内在根源。随着中国汇率体制的完善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实现,人民币最终将实现国际化和自由浮动。  相似文献   

7.
基于新政治经济学"政治决策的本质影响政策选择从而最终影响经济结果"的基本观点,阿伦·德雷泽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和转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明了改革和转轨的共性和差异,论证了改革和转轨的经济与政治约束,尤其是政治约束对改革和转轨战略选择的影响,并讨论了改革与转轨的关键组成部分--重组与劳动的重新配置、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背后的政治问题,从而建立了"改革和转轨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经济改革和转轨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它提示我们必须重视约束改革和转轨的政治因素,在改革和转轨战略的路径选择上,应当考虑政治因素对经济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关晓光  汪毅霖 《财经研究》2006,32(1):94-103
文章从对"北京共识"的认识出发,认为对于发展中的转轨经济国家,转轨中的制度选择对转轨的绩效至关重要,各国应该结合各自的国情,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文章设计了一个公共选择模型以解释各国间转轨效益的差异.转轨的成本不仅取决于经济考虑,更取决于政治的因素.政治选择影响新制度安排的效率,因此与转轨成本正相关.中国在转轨中选择了宪政平滑变迁的方式,这可在短期内化解转轨的经济体制成本和政治体制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既有经济风险因素,又有非经济风险因素。在经济风险因素中,战略选择阶段中的战略定位失误,评估实施阶段中的低估并购成本、交易方案设计缺陷,整合阶段中的文化冲突等,都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风险因素。而政治、社会、军事、法律、舆论等非经济风险因素则贯穿并购的各个阶段。要较好地规避海外并购的风险,中国企业应该系统地分析内外环境及各种可能产生的风险,作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17年是韩国与越南两国正式建交25周年,从1992年建立邦交到2001年确立“21世纪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再到2009年双边关系提升至“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高度,韩越关系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韩越经济关系是两国关系中的核心所在.韩越双边贸易、投资、经济援助关系以及在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合作构成了两国经济关系的主要方面,其中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因素的推动作用.韩越经济关系发展对两国各有裨益,但其中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而综合探究韩越经济关系也将对当前中国处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政治、外交关系有所借鉴,是中国成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落实以及着力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球暖化与温室气体的排放——中日贸易中的CO2排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中日两国国民收入及外贸基本经济数据,利用数学方程把经济因素、环境因素、国际关系联系起来,建立了环境与经济综合分析的模型,测算经济与环境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为中日两国的环境政策合作、能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变动、大调整时期,传统意义上的苏美“冷战”业已走进历史,“后冷战”时代的世界一时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格局。在大国或大国集团围绕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展开的全方位博弈中,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处理好中美关系关乎中美两国自身的利益,关乎国际大势的基本走向,实乃兹事体大。因此,极有必要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基于历史发展的规律,从在“和平与发展”的环境中实现全人类福祉的高度,对中美关系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战术层面的缜密思考和战略层面的全面阐释。  相似文献   

13.
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效应是:提高了全球经济效益和世界经济水平,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使国际关系的内容发生变化,推动和促进国际政治秩序的重构;为落后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4.
The Greek economic crisis is primarily structural and the result of 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mpasse that developed in 2007, with devastating implications for the struggling peripheral economies of Europe.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falling profitability led to the stagnation of profits, which in turn discouraged new investment, decreased production and increased unemployment. The resulting recessionary economic environment,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mounting public debt and the austerity policies imposed on the Greek economy by the so-called ‘troika’ of creditors in 2010, has decimated the Greek economy even further, causing one of the worst economic crises since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article also provides some broad guidelines for an alternative economic policy.  相似文献   

15.
国际形势的迅速变化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但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单纯的经济学研究往往无法解释现实,经济学、政治学以及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间的分立与隔绝状态不利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需要关注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打破经济学尤其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专业壁垒;第二,加强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综合性研究;第三,注重对美国国内经济结构变化及其对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与对外政策影响的研究;第四,加强对国际货币、资本、金融运行机制的深入研究并从货币权力视角构建国际政治经济学框架;第五,加强对1500年以来大国兴衰过程中"挑战国陷阱"问题的研究。只有在解决好上述五个问题的基础上,国内理论界才能构建一个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大国关系理论,并以此支撑中国的可持续崛起。  相似文献   

16.
The Czech Republic (CZ) is a small open economy that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European economy predominantly through its ties to Germany. Traditional analysis has focused on the positive aspects of this process and pointed out the favorable indicators of the Czech economy, strongly influenced by a modernist perspective (mod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eoliberalism (applied economic policies).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a more critical reflection on some important features of the Czech economic model. The application of some currently emerging analytic instrument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allows us to point out many problematic features of the Czech economy—in particular its dependence on foreign capital combined with a weak ability to retain it and the low added value created within the CZ. There are indicators suggesting a dependent growth within a rigid pattern of an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wealth distribution. We argue that shortcomings of the neoliberal model of development (even) in the case of a well prepared and governed economy are a good reason to bring the insights of dependency theory back into the discussion.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China's government-business relations in an international context. In general, it argues that since China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European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the mid-19 th century, the motive of survival and competition has gradually come to dominate the political practices of the Chinese elites, and this is especially the case since 1949 when an autonomous state was finally created. Furthermore, a particular international context often induces a corresponding state reaction. The Cold War structure and conditions of late development pressed the Chinese state to centralize its power and engage in forceful industrialization through a central planning system. This then created an extreme form of governmentbusiness relations, with overwhelming power residing with the former. Later on, after China moved closer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terms of world politics, and when the Cold War structure was replaced by a multi-polar structure characterized by American hegemony, coinciding with the rapid expansion of the world market and the change of development conditions to compressed development, the Chinese state engaged in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This resulted in a substantial modification of the power balance between the state and business, and gave rise to various forms of government-business relations.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税收竞争与税收优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入手,论述了经济全球化、税收国际化、国际税收竞争与税收优惠的关系,主张纵向研究国际税收竞争,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审视利用税收优惠手段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产业转移自二战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至少形成了三大浪潮。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地区作为当时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经济增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部分企业近年来由于要素成本增加等原因开始通过产业转移来提高企业收益,近年来越南作为东盟第二大经济体对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有较强的兴趣和需求。中越产业转移应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为依托增进合作,双方政府为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建立政府互访和企业家交流机制。  相似文献   

20.
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发展,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以及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研究和考察农民利益的形成与获取,本身体现着社会广义上的和谐发展,并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它首先是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最大化的体现,其次是农产品价值规律作用于国际市场使得农民利益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且体现了国际维度上的市场失灵与国家干预,从而农业宏观调控的国际延伸.就中国而言,农民利益获取、创造乃至利益均衡形成的和谐社会的进步,将进一步促进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