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国际化的课题,复星集团考虑的是要循序渐进。第一步,跟很多企业一样,要考虑市场的国际化。虽然我们创业时间不短,已经有18年了,但其实产品销售到国际市场量并不大。第二,资本来源的国际化。这一步我们走的比较早,我们在将近J0年前就认识到资本来源的多渠道,有一部分从国内来,海外那一部分也非常重要,因为这两个市场并不是完全联动的。第三,人才的全球化。这一点是在金融危机以后,我们下决心去做的,效果非常显著,而且现在性价比是非常值得的。第四,是比较重要的,也是要求每个企业都要去做的,整个管理治理水平标准的全球化。如果你不能用全球听得懂的会计语言、会计师的标准,不能用他们法律认可的标准、社会责任标准,其实你很难和全球市场、资本、人才沟通。当然下一步还有投资全球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北京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同时,北京地区还可以建成新的区域经济中心。一、北京作为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需要经济中心支撑。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这是没有疑问的。如果我们不能认同北京直接从中央财政或其他省市财政大量获取转移支付的模式,则北京庞大的政府机构和文化事业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来支撑。如果经济比较落后,则高水平的人才就留不住,没有高水平的人才,政治中心和文化中  相似文献   

3.
人才结构调整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如何着手?怎样操作?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方法去系统地组织和落实,就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实现调整初衷。近年来,我们通过实践探索,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四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过去,我们把外国企业进军中国比喻为狼来了,现在不是狼来了,而是狼群来了!如果面对这么多身体比你强壮得多的国际化公司,你怎么办?这正如我们正在开着全运会,突然来了全部的奥运会选手,你参加不参加?你想参加你没这个资格,你没有进入围线。如果你不参加,你永远没有机会。所以对我们来讲,唯一的选择就必须是全面的国际化,就是要潜下心来打造提高你的素质。不能像中国足球那样,今天出一个主意,明天出一个主意,就是不去提高自身的素质,永远没有进步。所以,我认为对于所有竞争对手应该第一是采取学习的态度,你比人家差远了,你必须有这个心态。第…  相似文献   

5.
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态势下实施和推进国际化战略,有着深远、重要的战略意义.国际化战略的推行必须要解决国际化经营的思路,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国际化经营的策略,国际化经营的资本运作和国际化经营的人才管理策略等问题.而人才是国际化经营制胜的根本保证,正如俗话所说:人才兴,事业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才竞争俨然已经成为国际化竞争的又一个焦点.如果企业能够提高员工应对全球化竞争的能力,在人才资源开发上充分利用国外和国内两个市场的资源,把握人才全球化的趋势,就意味着抓住了加速企业发展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社会,人力资源已成为时髦并被广泛接受的名词,原来的人事部已纷纷改称人力资源部,如果你去应聘,人力资源部的人非常谦和,非常尊重你,即使你的求职被拒绝,但这种态度还是让我们感到非常舒服,因为我们终于感到自己是受人尊重的"人才"了,我们不再是任人挑来选去的砖头,我们成为了企业重要  相似文献   

7.
激活人才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WTO的正式加入,我国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竞争将会更激烈、更公平和更广泛.作为企业,我们靠什么与世界一流企业同场竞技?靠什么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实际上只能有一个办法,就是你拥有别人所没有的核心技术.你拥有的核心技术别人没有,你的竞争力就非常强.那么这种核心技术是谁创造出来的?这就是人才.但人是有惰性的,人才也不例外.因此,激活人才,把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为企业创造价值服务,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2004,(1):44-45
人们极易变得非常忙碌并卷入琐事之中而没有时间建立关系网络,长此以往,我们的关系网络就会枯竭,就像一棵没有人想着给它浇水的樱桃树一样枯萎,死亡,再也不能结出丰满美味的果实。关系网是要花时间去发展的。如果你留意培养和栽培你的关系网,你和关系网将会成长、繁荣,结出果实,这个果实是你的关系网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用“绩效”统领“领导力” 如果中国公司希望拥有领导全球化公司的人才,应该把年轻人放出去,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工作成长,这有助于领导人建立信心。如果没有这样的经验,一下子就去管理海外的公司,很容易犯错。  相似文献   

10.
(一) <乔家大院>里的乔致庸所展示的商业才华与经营技巧值得每一个想在商界获得成攻的商人学习.人是企业的第一要素,再好的战略再好的战术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去执行也不会有结果.乔致庸也正是认识到人的重要性才改变晋商沿袭多年的伙计没有身股的规则,从而留住了人才、吸引了人才,使得竞争对手非常被动迫使其也改变了规则.  相似文献   

11.
《乔家大院》里的乔致庸所展示的商业才华与经营技巧值得每一个想在商界获得成攻的商人学习。人是企业的第一要素,再好的战略再好的战术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去执行也不会有结果。乔致庸也正是认识到人的重要性才改变晋商沿袭多年的伙计没有身股的规则,从而留住了人才、吸引了人才,使得竞争对手非常被动迫使其也改变了规则。  相似文献   

12.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谈国际化的问 题,中国经济崛起的问题,我想大家可 要面对的问题,就是要研究在未来的十 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我们中国企 业发展的方向在哪里?我们在什么地方 赚钱?到什么地方去开拓我们的业务? 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是最近在全球 流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中国大 陆可能还没有引起关注。这是高盛公司 两个经济学家关于全球发展一个的研  相似文献   

13.
如何才能做到一段时期内准确地识别人才呢?我们通常采用的信度和效度考核非常必要,如果再配以“观相识人”考核就能做到更加科学、合理,特别是对“创造性”特殊人才的考核,“观相识人”手段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方芳 《经营者》2013,(7):80-80
长安在这两年进步真的大,你去看长安最近量产的几款车就会发现进步非常大,造型都非常漂亮。长安的工艺很好,在我看来它已经有了一个很国际化的特征。我们单位就有人买了长安的车,你能从它车里明显看出是一线的团队,或者有水准的团队做的。  相似文献   

15.
记得我去一家集团公司培训,谈到如何选拔人才时,公司的老总说:“我们公司不招聘打工的人。如果一个人在应聘时说自己是来打工的,这样的人我们坚决不要。一个满脑子想的是为别人工作的人必定缺乏积极性,没有责任感,不懂得感恩,也必定缺乏激情,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化人才已成为新时代最具竞争力的核心力量,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相应的审计也越重要,对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的研究也就成为必然. 高校是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的主阵地. 本文以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的意义为出发点,通过对高校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现状的剖析,进而得出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的路径,以期对现阶段应用型高校审计人才的培养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真的那么难吗?!不难,一英镑就可以在英国注册设立公司了。关键是我们没有去做。”有着多年海外商业经历的中国制造网买家服务部高级经理孙涛表示,中小企业具备实行国际化战略的基础,目前急需的是改变观念,并针对自身弱点练好内功。  相似文献   

18.
中层危机     
对于企业而言,培育人才梯队和培育市场同等重要,必须同步进行。如果过去不曾培育过干部队伍,没有管理人才的储备,一旦公司遇到发展机遇急需人才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7,(34):233-234
通过调研分析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念,没有形成清晰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跨境电商迅猛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国际职业素养、国际职业知识、国际职业能力都很欠缺,与国际化人才的要求相距较远,应转变人才培养的理念,以国际化的视野,培养出既能满足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本土化人才,又能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20.
王垒:欢迎各位老总和来宾来到总裁圆桌论坛。今天和各位企业界人士一起探讨两个问题:国际化和创新。今天上半场和大家讨论的主题是关于HR如何为企业培养国际化人才。企业的竞争因全球化而变得国际化,所以,培养国际化人才成为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本土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国际化的竞争也是竞争对手之间互相学习的过程:很多中国人拿着哈佛MBA经典教材作为宝书,而西方的经理人则在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和《易经》。在这种东西文化交融、全球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国际化人才意味着什么?如何界定?如何选拔?如何培养?如何任用?这是我们今天非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