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低利率管制确实为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但也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 ,利率市场化因此被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确实需要商业银行的商业化经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等作为前提 ,但是我们能够或必须等到这些条件完全成熟之后才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吗 ?中国可望今年加入WTO ,一旦加入WTO ,我国将在两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对中资企业进行贷款 ,5年内将允许外资银行享有中资银行的国民待遇 ,我们可以对中资银行进行利率管制 ,我们还能对外资银行进行利率管制吗 ?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 !事实上 ,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内部基本上建立了风险———收益机制 ,他们基本上具备了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能力。而且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率较低 ,甚至有通货紧缩的迹象 ,这是利率市场化的最好时机 !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在1996年建立全国统一的拆借市场以及尝试国债市场化的发行,我国拉开了利率市场化的序幕。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利率风险将逐步加大,利率期货作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已成为世界成熟金融市场最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本文研究了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利率期货的发展路径,并从利率现货市场培育、利率期货合约设计、政府监管和自律监管等三方面得到发展我国利率期货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也是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杠杆.实行利率市场化,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利率市场化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根据我国国情,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应该走渐进式的改革道路,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步骤安排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4.
利率市场化的含义实际是指利率自由化和利率的国际化。自由化是指商业银行的利率由市场竞争确定而不是由政府和政策确定,国际化是指利率要根据国际利率变化而调整甚至与国际利率一致,这就是我们理论和学术界在通常使用的与国际接轨。对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如何走,以及这个过程的具体细节问题本文不去涉及,但是,对利率自由化过程或外部的环境问题需要研究清楚。其中,也有很多问题和矛盾需要我们去把握原则。1.“入世”:利率是否应该与国际接轨中国已经加入WTO了,因此,与国际制度接轨,与国际经济接轨,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口号。但是…  相似文献   

5.
中国为顺应世界潮流,在不断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对中国的商业银行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然后,在中国当前改革的背景下,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最后,为商业银行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6.
郭斌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3):138-139,F003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必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较全面的阐述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防范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微语 《董事会》2011,(4):47-50
目前我国尽管没有实行完全的利率市场化,但利率市场化肯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此期间存贷款利率已具有一定的弹性,竞争也较为激烈,改革后的利率变化不会太大,银行也没有动力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的方式进行竞争。加之与利率市场化国家比,我国利差不高,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改革已经成为重要的议题。从金融改革的总体情况看,利率管制过程中产生了各种问题,在金融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让利率发挥市场性作用,才能更好的实现金融改革,推动金融利率市场化运行,确保金融改革能够符合利率综合管理的要求,提高利率市场化管理水平,为利率的全方位控制推动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金融的全方位改革。一、经济新常态下金融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情况经济新常态下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成为推动  相似文献   

9.
吴迪 《IT经理世界》2013,(15):21-21
要改善中国长久的金融安全状况,就必须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只是这样一来中国经济怕是要经历一番伤筋动骨的大改造。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的消息,让业界哗然。但实际上中国离利率自由化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因为最重要的存款利率管制依然没有放开,而且贷款利率自由化所能带来的效果也是极为有限的。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它的兴起与美国金融自由化的过程密切相关。回望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金融体系,前期高速发展的住房市场在金融体系内积累了大量长期贷款,金融机构资产负债错配严重;面对经济滞涨,联储启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但改革推进过程中,信贷机构的流动性出现严重困难。为了化解信贷机构的流动性风险、继续支持居民购房,美国政府推动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与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情形类似,在当前  相似文献   

11.
网络传销作为一种非法互联网金融活动,引发了严重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本文利用手工整理的2009—2018年7334份传销刑事判决书,基于传销组织“金字塔”结构特点,以标准化后的被告人数衡量网络传销发案率,构建地级市层面网络传销发案率的面板数据,从投资者资产配置的角度研究地区金融可得性对网络传销参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网络传销显著降低了当地社会的信任程度;金融可得性的提高能够有效抑制网络传销的发展,基于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的分析仍然支持这一结果,这种抑制效果主要出现在东中部地区。在机制分析中,基于2015年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双重差分分析表明,金融可得性通过加剧市场竞争优化了投资收益,降低了投资者参与网络传销的可能性。本文表明,发展普惠金融,扩大金融市场开放,促进金融市场有序竞争,对于从源头上治理和打击网络传销等非法互联网金融活动、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简述利率     
利率按划分的方法不同可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并对有关利率的常名词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经济学界发起了一系列深刻的辩论,其中对于当前的经济状态与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反思和批判成为这次辩论的重要内容。很多学者认为,美国的消费型社会已经遭到了市场原教旨主义政策的侵蚀,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需要上溯到里根政府的自由化政策,呼吁奥巴马政府效仿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社会进行重塑。中国当前正在进行内向型发展模式的转型,美国的经验与政策大辩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是市场系统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但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无关的,而是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文章回顾了利率汇率联动的相关文献,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并对人民币利率—汇率联动状况进行了相关实证检验。认识并善于利用利率汇率联动性,有助于金融机构动态把握市场风险,实现资本配置最优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利率市场化已经进入本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关键阶段。目前我国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主要面临财政赤字、银行风险以及投资与消费需求不足等三大约束。如果在此情形下贸然进行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则会恶化财政赤字、加剧银行风险和需求不足,甚至会引发金融危机。因此,必须消除上述约束,夯实利率市场化所需要的经济基础,稳健地推进我国人民币存贷款改革。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综合运用VAR模型和MVGARCH-BEKK模型,在“8.11汇改”前后对样本进行分段,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人民币汇率间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在全样本期间,人民币汇率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同时产生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汇率不产生溢出效应;(2)“8.11汇改”后,经济政策不确定和人民币汇率的联动关系发生了改变。汇改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汇率不产生溢出效应,汇改后出现了波动溢出效应;汇改前汇率变化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产生正均值溢出,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产生负均值溢出;(3)汇改后汇率市场化程度提高,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外汇市场的联动性增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实体经济在迈向全球化路上走在金融体系的前面,缺乏现代金融支持的中国经济步履蹒跚。金融落后使中国企业不得不依附外资金融机构。缺乏共同国家利益的交易使我国遭遇巨额亏损,外资机构主导金融市场后开始大肆掠夺。中国产业资本对赌境外金融机构失败遭遇收购。外资金融资本联手产业资本逐渐入侵中国市场。现代金融与经济发展相互配套当能推进中国强国之路。中国金融业必须加大改革和发展力度,中国必须为下一轮经济周期提前准备,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海外并购可同时出击。  相似文献   

18.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当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举措进行了分析。认为,从目前来看,人民币国际化还缺乏基本的经济条件与制度支持,也不存在合理的必要性,盲目推动可能会得不偿失。加快我国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发展,推动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结构优化才是目前最为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居民的财富特征与发达国家居民的财富特征明显不同,这是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程度、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住房自有率的高低、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程度以及人们对待房地产财富的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所导致。本文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利用我国30个大中城市1998—2009年的季度数据,建立房地产财富效应测度模型,对广义虚拟经济条件下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计算结果表明:我国30个大中城市的广义虚拟房地产财富效应表现形式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大部分城市的房地产财富效应为负,30个城市的总体房地产财富效应也为负,且系数较小不显著。这表明我国近年来房价持续上涨对居民消费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果和抑制作用,但从全国总体来看这种挤出和抑制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