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比商品房空置率分别在投资性住房需求比例不变、上升与下降时的大小,分析了投资性住房需求对商品房空置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燕 《价值工程》2012,31(2):135-136
商品房价格是多种因素发展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商品房存在价格过高、投资性购房的比重较高、开发投资额超常增长等问题。文章从供需角度分析商品房价格上涨的原因。从而提出调节供应,保障供需总量和结构平衡、加强和完善宏观监测体系、通过房产税促进低价位住房的建设和消费、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试论城市住房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住房市场是一个垄断竞争市场。房地产开发商数量较少,住房是有差别的同种产品,土地由政府独家供给,住房需求中有大量的投机需求,由此决定着住房市场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均衡量少于最优数量,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政府规制住房市场的基本思路是,构建商品房市场和保障房市场,管控开发商定价行为和购房者投资性需求。  相似文献   

4.
从1999年起,上海市为了缓解中低价位商品房供不应求的结构性矛盾,开始实施重大工程配套商品房政策,以满足动拆迁居民对住房的需求。2003年底,共开工了250万平方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动迁居民和城市中低收入人群购房难的局面;2004年,上海市政府启动了连续3年、每年建设300万平方米中低价商品住房的“三年建设计划”;2005年,上海市政府又提出了“两个1000万工程”,即新开工1000万平方米配套商品房和1000万平方米中低价商品住房,包括配套商品房在内的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占年内新上市商品房的比重为65%,以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动迁居民的购房需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造一个简单的供求模型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对住房市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保障性住房分流了住房需求并提供了更低价格的房源,商品房的价格因此会走低。在实践中,我国保障性住房面临困境的根源在于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上缺乏激励,导致保障性住房建设短缺,迫使更多的人涌向商品房市场,从而推高其价格。为此,中央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地方政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信息荟萃     
李克强:抑制商品房投机投资性需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日前强调,要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实现保质按期竣工,确保分配公开公平公正,使建设成果惠及更多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更好地发挥保障房建设对改善民生、稳定增长、调整结构的重要作用。李克强指出,今年将进入保障房分配的高峰,公平分配是"生命线"。更加详细地公布保障房开工、建成、分配结果、退出情况等信息,加快全国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和联网,为公平分配保障房提供基础支撑。李克强说,要不断健全住房供应体系,使保障房建设和商品房供应发挥各自应有  相似文献   

7.
商品房按揭发源于英美法系,经继受英国法的中国香港的改造,20世纪90年代初,由香港传入中国内地,并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资金融通方式,对促进商品房流通,提高居民有效需求,改善群众住房环境,发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商品房按揭发源于英美法系,经继受英国法的中国香港的改造,20世纪90年代初,由香港传人中国内地,1并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资金融通方式,对促进商品房流通、提高居民有效需求、改善群众住房环境,发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不同城市房地产市场分化明显,楼市调控将更加突出差异化和针对性,不再是出台一个药方让全国一起"吃药"3月5日,北京,天气晴朗,阳光灿烂,一扫前些天的雾霾气象。"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让刚从山东落户北京还没买房的  相似文献   

10.
为从定量上了解城镇住房保障规模对商品房价格影响的变化规律,本文应用Granger因果分析理论确定了影响住房保障规模和商品房价格的主要因素及其关系,构建了住房保障规模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显示,住房保障规模增加10%可抑制商品房价格4.67%的上涨幅度,表明了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对商品房价格的抑制效应,并就如何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商品房整体空置率的分析与判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商品房空置率的计算方法上,国内与国外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的商品房空置率的数据与国外的经验数据不具有可比性.我国商品房空置率计算方法存在着许多缺陷,应借鉴国外商品房空置率计算方法,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商品房整体空置率问题进行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1997年到2009年全国以及各地区的房地产面板数据,借鉴蛛网模型的相关理论,构建供给与需求的联立方程,选择固定效应IV估计法拟合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对普通商品住房供求的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普通商品住房市场处于不稳定状态,普通商品住房当期及滞后期的价格、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就业人口、土地购置面积、经济适用房、别墅的供求状况等因素都对普通商品住房的供求变化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住宅商品房 开发方案的CSI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住宅商品房的顾客需求结构进行了分析, 并对基于住宅商品房开发方案的顾客满意度( C S I) 评价提出了基本实施步骤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经济适用房政策绩效评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帕累托最优和消费者(生产者)剩余理论对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政策目标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依据我国31个城市的数据,通过测算价格、竣工量和空置率等指标,对城市经济适用房供给政策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结论可以为地方政府制定城市经济适用房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北京市1993———2005年各类统计数据,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构建了北京市商品房市场价格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VENPLE软件对其商品房市场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根据仿真输出图,北京市今后数年的商品房价格仍然偏高,市场的需求供给比小于1,预测出后10年北京市商品房市场价格将继续保持缓慢上涨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商品房价格,刺激有效需求和抑制过热供给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于提高住宅有效购买力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丽丽 《城市问题》2003,(1):52-54,48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 ,房地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 ,几年过去了 ,我们却不得不面对住宅潜在需求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尖锐矛盾。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商品住宅价格偏高、住房金融市场发展缓慢以及住房交易市场不健全三个方面。因此 ,要使住宅产业真正成为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就必须努力降低现有商品住宅价格、加快住房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完善住房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7.
房价逆调控而上涨的政策性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近期我国房价快速上涨、房地产商及高价商品房主导市场、住房投机愈演愈烈、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等问题,作者对北京房地产市场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从中发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商品房、出租房现状及相关政策进行客观分析,揭示了我国高房价的症结及一些政策方面的原因.文中以调查研究为依据,提出了强化政府责任、完善住房保障政策的个人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对城市住房发展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轨道交通对城市住房价格和空间分布、居住用地开发强度的影响及影响的时效性等各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得出以下结论:除个别区域和时段外,轨道交通将引起沿线住房价格上涨,位于郊区、开发成熟度低的地区和中等价值的住房价格上涨最为明显;轨道交通将引起沿线居住用地开发强度的提高,提高的幅度与站点的功能关系密切;轨道交通吸引住房需求向轨道线路和站点附近集聚,并使市中心的居住需求向郊区转移,加快郊区化进程,同时改变中心区住房的类型结构,最终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轨道交通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具有时效性,影响程度随规划、施工、运营等不同时期而不同。  相似文献   

19.
张建军 《价值工程》2013,(36):199-200
由于我国住房供给制度不够完善,致使住房供给和需求不匹配。高收入者能够购买多套住房,而低收入者却买不起房,只能借助于住房保障体系解决居住问题。由于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市场商品房价格不断提高。政府若能积极完善好住房保障体系,便能解决社会中大多数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逐步下降商品住房房价。本文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主要问题是供给和需求体系的不匹配,社会低收入者住房保障不够完善。故此总结了新时期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问题,并深入分析了房地产市场体系中的缺陷,提出了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