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2014年国家在新疆启动了为期三年的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之后,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新疆深化此项改革。基于此背景,文章在分析全球及国内棉花市场的基础上,以新疆八个棉花主产区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走访农业部门,并对306户棉农开展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2017年新疆棉农棉花种植意愿上升,主要原因是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稳定棉农收益预期,种植收益上升,且棉农对未来种植收益持乐观预期。新疆棉花质量提高,机采棉占比扩大,有利于降低植棉成本,金融支持力度加强。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资金发放晚,部分棉农存在盲目扩大棉花种植面积的冲动等问题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棉花供给严重过剩,我国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以来,棉花价格连续下降,棉农种植棉花积极性受到较大冲击,棉花市场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和突出。基于此背景,文章在分析全球及国内棉花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对新疆八个棉花主产区农业部门、金融机构、棉花收购企业的调查发现: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下降,棉花需求不足,价格创2010年以来最低,新疆棉花主产区棉花产量和棉农收益均下降,市场存在公检费时长、企业经营模式滞后、棉花质量下降、补贴发放较迟等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3.
目标价格对新疆地方棉区棉花规模的调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2014年起国家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工作,标志着新疆棉花价格正式由政府指导价时代进入市场主导时代。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是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一个重要举措,属于国家调控政策范畴,研究国家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对新疆棉区棉花种植规模的调控效应,对促进新疆棉花产业发展、保障国家棉花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该研究选用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和价格的多年时序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和棉花价格敏感度系数,从定性与定量分析新疆棉花价格与种植规模之间关系入手,深入探讨目标价格对全疆棉区整体及各个地州棉花种植规模的调控效应。[结果]棉花价格对棉花种植规模具有滞后性影响,且对不同区域棉花种植规模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适度的目标价格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调减新疆棉花种植规模、促进棉花生产向优势产区集聚、优化棉花类型结构的目标。基于此,提出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的政策建议。[结论]目标价格政策对新疆地方棉区棉花规模调控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4.
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对新疆棉花产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新疆启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掌握此项政策对新疆棉花产业链各方的影响,对促进新疆棉花市场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全疆棉花主产区为调研对象,详实地阐释了目标价格改革的内容,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表明,此项改革一定程度上使棉农收益有了保障,纺织企业迎来利好,但同时又使得新疆棉花加工企业未来经营效益并不乐观,棉企以及棉农信贷资金投放和回笼节奏变慢等问题。基于此问题,文章提出了完善直补政策、加强资金监测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4-2015年,国家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有利于在保障植棉农户基本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棉花产业上下游协调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同时,可推动国内棉价与国际棉价接轨,有利于中国纺织企业降低原料成本,促进纺织品出口,帮助纺织行业走出困境。新疆棉花在优势区域布局、消费引导、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和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等方面也面临新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初见成效,取得初步进展。但同时,新疆棉花种植也出现了种植面积减少,价格下跌等新的问题。基于此,本期邀请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岳会博士作为本期名家访谈主持人,联系访谈了国家现代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杜珉研究员。杜珉研究员就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以及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等相关问题作一一解答。以下是访谈的具体内容,敬请理论以及实务界人士回应、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前后3年内(2011~2016年)棉花生产和需求变化情况,研究新疆目标价格改革对棉花市场的影响。[方法]运用3年滑动平均法,比较分析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前后我国棉花产业的市场变化。[结果]自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以来,生产方面:全国棉花种植结构日趋合理,新疆棉花种植优势明显,棉花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初步建立,棉农利益得到了保护;市场需求影响方面:棉花价格逐步回归市场,国内外棉价差显著缩小,棉纺织企业经营状况趋于好转,棉花产业正在转型升级,但棉花市场整体需求不旺。[结论]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同时在信息化进程、棉花产业发展模式、生产力提升等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下一步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加快棉花产业升级、加强科技创新,并推进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目的 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是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举措,对于优化我国农业供给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为了评估临时收储制改为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新疆棉花生产的影响,文章基于2011—2018年新疆和其他棉花主产区县级棉花生产相关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法(PSM-DID)分析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新疆棉花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总体影响、动态效应和区域效应。结果 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调控国内棉花供给起着重要作用;该政策总体上促进了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棉花面积和产量显著提高;从政策的动态效应来看,目标价格政策调整为三年一定的方案对棉花生产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试点期一年一定的效应;此外,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南疆和北疆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对南疆棉花生产的促进效果更显著。结论 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缺乏棉花定价权,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可能导致国家财政负担过重,且容易触及WTO黄箱补贴的限制等问题,该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目标价格补贴政策,逐步向脱钩的补贴方式过渡,并积极探索财政补贴与市场补偿相结合的补贴机制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在2019’CNCE棉业发展年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巡视员、研究员秦中春发表了题为"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成效与展望"的主题演讲,主要从意义、成果、经验和展望等四方面对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进行阐述。秦中春认为,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制度是比较成功的,解决了当初的问题,实现了既定目标,为下一步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外,改革具有重大创新,与以前的政策改革和东北大部分改革相比,遵循了"放管服"的改  相似文献   

9.
<正>棉花直补政策在新疆落地,对整个国内棉花产业无疑带来了更多利好。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将有望缩小棉花国内外价差,棉纺企业也将因此受益。9月1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自今年9月起,国家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试点,同时取消棉花临时收储。中央补贴资金的60%将按棉花种植面积补贴,40%按实际交售量补贴。  相似文献   

10.
2014年,国家启动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为了解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实施情况和效果,本文研究使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新疆做了实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完善了棉花价格形成机制,保护了试点区棉农的利益,稳定了新疆棉花生产,基本达到了预期改革目标。但是,研究也发现,目前的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也存在许多问题:财政成本和风险巨大;政策拙行成本高昂;影响地方政府的日常中心工作;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和引发社会不稳定。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政府要慎重出台目标价格政策;如果要执行目标价格政策,其政策目标应以抵御市场价格风险为主,实施产品不宜过多,政策实施与操作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正棉花产业是新疆农业中的支柱产业,事关国家棉花战略安全。随着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进程加快,棉花市场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对利益相关者也产生相当大的不同影响。农发行是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重要参与者,其信贷政策的调整与新疆棉花产业发展和目标价格改革相呼应,探寻新形势下棉花信贷管理的新途径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正>各新疆棉花加工企业:根据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的《新疆自治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布的《兵团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规定,新疆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4年度建立棉花专业仓储制度,即除特别规定的情形外,经过资格认定的棉花加工企业须将加工好的成包皮棉按规定时间全部存入指定的新疆棉花专业监管仓库。受新疆自治区和兵团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度新疆目标价格补贴资金和内地各省定额补贴已基本拨付到位,陆续发放到农户手中,补贴政策执行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为了解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执行情况及效果,农发行总行办公室对新疆、山东、河北、湖北、安徽、河南6个棉花主产省(合计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进行了调研。从调研情况看,2014年度新疆目标价格补贴资金和内地各省定额补贴已基本拨付到位,陆续发放到农户手中,补贴政策执行情况良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3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颁布了《关于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通知》,明确了在新疆实施目标价格的水平、定价周期、补贴方法等,但对内地的种植补贴政策并未明确。2017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我国棉花保护区"以新疆为重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主产区为补充,划定棉花生产保护区3500  相似文献   

15.
2015-2019年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在实践中有两种补贴方式:与交售量挂钩的补贴方式和混合补贴方式。两种补贴方式是否会产生显著不同的激励效果?文章基于2010-2019年县域面板数据,利用倍差法模型分析不同目标价格补贴方式对新疆棉花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与交售量挂钩的目标价格补贴使得新疆其他地区棉花单产水平较南疆四地州平均高出了189.28公斤/公顷。进一步分析表明,补贴方式差异引致的生产差异原因是与交售量挂钩的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存在类似于"马太效应"的"劣地退出、优地更优"机制。为实现"控制面积、提质增效"的政策目标,文章认为当前全疆实行统一的与交售量挂钩的补贴方式更为合理,若其他农产品支持政策借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方式的相关经验,须结合相关农产品的具体特性,并建立相应的农业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新疆实施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分析了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的背景,解析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的内含,阐述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后可能对棉花种植、收购加工、公证检验、棉花流通、棉纺企业造成的影响,提出了棉花种植、收购、加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王真  李尽梅 《山西农经》2024,(4):172-175
通过简述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背景,介绍了玛纳斯县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以及实施效果,分析了玛纳斯县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一、江苏省今年棉花收购政策有什么变化?为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发挥市场调节机制,根据中央1号文件要求,经国务院批准,2014棉花年度国家取消连续三年的棉花临储政策,在新疆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完全放开内地棉花市场。今年,江苏省棉花市场完全放开,新棉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企业随行就市收购棉花。二、什么是目标价格补贴?今年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地区有哪些?所谓棉花目标价格,即:生产者  相似文献   

19.
2014年国家开始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政策,对我国棉花产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棉麻流通经济研究会组织业内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为此进行了专题研究,对新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政策的实施情况及试点政策对内地棉花生产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并据此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国棉花生产的合理规模、国家储备棉的合理库存以及相关扶持政策的建议,包括进一步完善目标价格试点政策、开展棉花价格保险试点和对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给予补贴等。  相似文献   

20.
<正>2014棉花年度,国家取消棉花临储政策,在新疆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新棉价格完全由市场形成,农发行棉花信贷工作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为了深入了解国家棉花市场化改革的政策措施,了解农发行在贯彻国家政策意图、调整完善信贷政策方面的工作部署,本刊记者分别就国家棉花市场化改革政策和农发行信贷政策采访了供销总社棉麻局副局长、中国棉花协会副秘书长王建红和农发行总行客户二部总经理狄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