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独立董事制度源于英美国家,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并写进新《公司法》,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实践表明,“一股独大”的特殊国情限制了独立董事制度作用的发挥。本文基于这种认识,分析了如何实现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2.
独立董事制度是西方企业广泛采用的基本治理措施之一,目前我进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呈逐年上升之势。本在分析实行独立董事制度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在实行独立董事制度过程中面临的包括制度、化、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障碍,最后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林小浩  胡霞 《现代经济》2007,6(11):16-16,19
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为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从美英引进的公司内部治理制度。但是,我国上市公司中“乐山电力独立董事逼宫事件”、“伊利股份独立董事揭露公司国债投资事项”等事件已经表明独立董事所处的尴尬境地。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出发,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对我国独立董事的产生机制和期权激励制度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为我国证券法规的制定者和监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引入英美法上的独立董事制度是摆脱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内部人控制突出、董事会不独立以及监事会有名无实等困境的需要。然而,由于独立董事与我国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价值取向和监督职能上的冲突,我国引入该项制度时,必须从法律上统一公司治理的价值取向,并明确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各自的权限,从而协调二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本对我国推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独立董事的推选办法、赋予独立董事相应的权限和履行职责的条件角度制定出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并强调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董事激励机制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独立董事制度正在我国实施,但作用还有限,制度也不尽完善。要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智囊、制衡、监督作用,就必须发展和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必须解决独立董事制度实施中的法律制度、公司治理、人才培养与队伍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对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非常必要。但由于我国特定的环境因素,虽然独立董事制度已引入,但是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从相关方面来完善此制度,提高我国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独立董事制度是关于企业治理的制度,也是完善国家证券市场的有效制度。目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刚刚起步,存在着独立董事形同虚设、与监事会功能重叠等问题,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为此应学习国外成熟的独立董事制度,结合我国实际,尽快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竞争力的基本要素。随着企业生态环境的变化,适时进行公司治理的调整和改革,是公司发展的基本要求。独立董事制度在美国的创立,是对其传统公司治理结构缺陷的回应和补救。我国引进独立董事,实质上也是针对现有公司法所规定的公司结构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改良和制度上的创新,而不是一种盲目的移植。建立并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机制的自我完善,亦是我国公司法改革应予考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近几年推行的独立董事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应通过建立独立董事选聘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建立独立董事行业的自律体系等办法来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以其达到制约大股东的操纵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小股东乃至整个公司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中美的独立董事制度在法制环境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独立董事职能的发挥存在着较大的障碍。引进独立董事制度将与监事会的职权发生重叠,所以我国不应盲目引进独立董事制度;要完善对董事会的监督。关键是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强化和完善监事会的职权并赋予中小股东必要的制衡手段。  相似文献   

12.
环境的不同决定了在独立董事制度设计上的差异,也正是由于独立董事所面临的环境不同造成了同样的独立董事制度发挥作用的结果可能差异很大。通过比较中美独立董事所面临的制度环境差异,揭示了独立董事规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独立董事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一股独大”股权结构所引发的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在股权结构不合理的环境下,独立董事的有效性难以发挥。引入机构投资者使其与大股东抗衡,可以让独立董事真正独立。通过分析独立董事有效性以及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可以探讨引入机构投资者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影响,结合独立董事制度与机构投资者,可以提出解决公司治理核心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把独立董事的工作看成是一种高认知能力的服务,独立董事能否发挥监督职能取决于他们的决策行为过程。依据决策理论,得出了独立董事要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需要信息、知识和独立性三个要素的支持;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还得出独立性并不是影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有效发挥作用的最重要因素,相比之下,信息和知识却更加重要;报酬也不是影响我国独立董事的最重要因素,重要的是独立董事获取信息的能力。这些结论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视角去改进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15.
本对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做了介绍,分析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剖析了中国目前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国外确保董事制度有效运行的具体措施,希望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有助于加强对内部人的监督,降低代理成本。但是,独立董事自身也是代理人,也会产生代理问题。为了促使独立董事积极地发挥作用,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目前,我国针对独立董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均很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独立董事作用的发挥。因此,应对独立董事进行适当的激励,以激发其监督内部人、维护公司和全体投资者利益的积极性;同时,应加强对独立董事的约束,惩罚独立董事的渎职行为。  相似文献   

17.
从独立董事的基本特征、独立董事履行职责效果、独立董事激励机制、独立董事选择机制、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关系、独立董事人才市场建立六个角度出发,考察了河北省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执行情况,调查发现现阶段独立董事制度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独立董事专业结构和行业背景构成不是很合理、独立董事定位不明确、独立董事选择受大股东控制、独立董事与监事会职能重叠等。  相似文献   

18.
在考察独立董事兴起的原因及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人员构成现状及其带来的消极后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目前在独立董事制度中存在着独立董事对公司的关注不够,独立董事的信息劣势及独立董事构成偏低等问题。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当前要提高独立董事的任职能力,提高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成员中的比例,建立独立董事与中小股东信息沟通制度等。  相似文献   

20.
以2005~2008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独立董事治理对公司长期借款融资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独立董事比例和独立董事薪酬与长期借款比重正相关;在民营上市公司和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独立董事治理机制对上市公司获取长期借款的作用更为有效。这些经验结果说明,独立董事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制度安排,其对上市公司获取外部债务融资具有明显的治理效应,当公司外部治理环境较差时,独立董事能够成为公司外部治理的一种有效的替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