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导言:湖南三位资深翻译家孟晋、谢祖均和盛之教授将1776年出版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原著用现代经济学语言重新翻译,并于2003年由中南大学出版。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经典理论验证了所有西方工业化国家市场经济的成功,可见“看不见的手”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认为,把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仅仅归结为市场起基础性作用还不够,还应加上一条,即“政府为主导”,这样,内涵才算完整。因此,应当明确地把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概括为“市场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的模式。这是政府与市场在现代市场经济包括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具什么作用,又如何发生作用的坚实的理论基点。  相似文献   

3.
刘德凤 《进展》2021,(1):22-23
本文把光补偿点、光饱和点、二氧化碳补偿点、二氧化碳饱和点等相关问题通过比喻进行巧妙的分析,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了此类题型的全新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同时也为高中生物“课堂变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关村一大批具有相当潜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创业投资乳汁的“哺育”,未及“英年”.即已”早逝”,令人扼腕叹息。而解决这一问题又有相当难度,以至有人把它形象地比喻为中关村的”哥德巴赫猜想”。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解决这个“猜想”?笔者通过认真研究境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金融监管的历史上,每当发生更为严重的银行或金融危机,政府就从金融监管的“宽柔之手”转向“大手覆盖”。当前爆发的金融危机,促使各国政府从倡导金融自由化,向谨慎监管的理性回归。事实证明,在一个现代金融服务的复杂化程度日益提高,以及金融风险无处不在的金融世界里,更多地使用“大手覆盖”而较少地使用“宽柔之手”,更有利于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一西方国家宏观调控理论发展史通过分析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带规律性的历史现象,就是在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而不断加强,而不是削弱。 (一)西方市场经济初期,古典经济学家们否认国家干预和宏观调控古典经济学是指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70年代之前的西方经济学。鉴于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政府不应干预经济,应放任自由,让“看不见的手”调节经济运行,使其自动平衡。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把在“自然自由的制度”下的国家职能归结下述三方面:(1)“保护本国的社会安全,使之不受其他独立社会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明确市场经济的含义出发,指出把市场经济视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是难脱“教条”之嫌,进而介绍当前学术界关于市场经济含义的诸多表述;论述了现代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及其内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当代西方国家实行现代市场经济的几种类型;文章重点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和重大意义,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最后,指出了两种误识应予纠正:一是要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一提法;二是把计划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8.
布罗代尔认为 ,“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制度之间没有必然的等号关系 ,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存在深刻的分裂与对抗。市场经济以竞争为特征 ,其交换是平等的。资本主义以垄断为特征 ,是等级制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义利观"与现代商业伦理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先秦儒家“义利观”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商业经营思想,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我国现代商业伦理体系和矫正企业经营伦理有着重要的历史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乔姆斯基的最简方案入手,分析现代汉语中的“把字句”的主要特征,试图把“把字句”的研究与其他相关句式的研究结合起来而取得研究的统一性。汉语“把”具有相同的最大投射,即Larson提出的动词短语嵌套。汉语中的“把字句”研究只有和其他的相关句式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对“把字句”的方方面面的疑难问题有所交代。  相似文献   

11.
通过综合分析经济学理论关于"看不见的右手"(市场)、"看得见的左手"(政府)、"看得见的右手"(企业)和"看不见的左手"(权力及利益集团)的功能、缺陷及发挥各只"手"的功能所必需的约束条件,可以看出,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各只"手"必须各司其职,发挥其长处、规避其缺陷,在其有效边界内运作而不是畸形发育,并处理好"四只手"之间的比例、结构和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性地论述了经济学的“手”的理论——“看不见的右手”(市场)、“看得见的左手”(政府)、“看得见的右手”(企业)和“看不见的左手”(权力及利益集团)的功能、缺陷及发挥各只“手”的功能所必需的约束条件,指出要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各只“手”必须各司其职,发挥其长处、规避其缺陷,在其有效边界内运作而不能畸形发育.并处理好“四只手”之间的比例、结构和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扮演着双重角色:向社会提供人才产品(毕业生)的工厂角色和向学生提供教学服务的服务机构角色。为了增强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竞争力,高校必须树立“大学经营”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条件下,厂商将其供给量调整到合理水平所需的费用可称为微观调节成本。由于存在微观调节成本这种特殊的经济运行费用,因而传统分析中宏观层面上的就业均衡中心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社会就业一旦进入该区间,市场机制便不可能再对其作出调节。确认“市场均衡就业区间” 的存在,将使我们在更深层次上认识和把握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市场的运行特点:劳动市场是“连续非出清市场”;劳动市场的波动是供求总量波动的“减幅谐振”;劳动市场存在两个层面的运行失衡;劳动市场的调控需采取多种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经济危机根源于市场经济中的供求不对称性质,而市场经济中长期普遍存在的供大于求不对称现象.其内因是需求动力弱而供给动力强.这可用两种新论点来解释:一是在货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物品专用性边际效用递减较快.同货币通用性边际效用递减较慢之间产生矛盾所致;二是将历来分开研究的供求关系和公私产权性质结合起来研究发现,不同的产权性质由于产生不同的交易价格而同供求动力的强弱存在密切关联.只有不断地产业创新,才能克服上述不断出现的供求不对称矛盾以及专用性物品边际效用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格局变动基本上是沿着"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迹运行的,这其实就是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中国的税收理论也正是围绕着这一进程不断展开、深入、创新和发展,自始自终贯穿并服务于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从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税收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自由市场的"无形之手",与政府干预的"有形之手",往往并不能实现同一个目的。本文选取了几个西方历史上政府对价格控制的典型案例,分析了价格控制导致的福利损失。政府通常出于市场价格过高的缘故而对价格实行控制。其实,在某些情形下较高的市场价格可以通过市场的方式来解决,而不是诉诸于政府控制。这将对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政府对价格的控制提供一个新的参考视角。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中国人对个人财富似乎有一种先天的“过敏反应”,往往认为“为富不仁”,甚至视“财富为万恶之源”。遗憾的是,我们的一些知识精英、理论家和作家也如此是观。这种几千年农耕社会遗留的小农经济观念显然与现代市场经济观念是格格不入的。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培植全民的财富积累和资本增殖的理念,有赖于创造适合民营企业家创业和大显身手的环境和土壤。  相似文献   

19.
自由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性机制,但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政府的干预.价格管制包括政府对价格水平、价格变化、价格结构和价格行为进行的规定或者限制等内容,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将价格管制划分为多种类型.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垄断、外部经济效应、信息不对称、公共物品、市场投机、群体性的非理性行为的存在,以及实现社会保障的需要和存在政府投资,使得价格管制成为必要.在市场经济中,合理的价格管制是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组成部分,因此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极为重要。市场经济的可驾驭性与不可驾驭性的矛盾,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和提高驾驭能力的直接动力。只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达到加快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