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税收优惠的实质是通过税收体系进行的一种间接的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直接给支出单位拨款,而税式支出是通过财政支出预算将国家应收的税款不予征收,以税收优惠的形式给予纳税人。为使我国税收优惠政策更加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稳定性、规范性、严肃性和刚性,建议加强税式支出研究,建立“税式支出”制度,将大量散乱的税收优惠条款进行科学梳理纳入税式支出预算,进行统筹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税式支出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通过制定与执行特殊的税收法律条款,给予特定纳税人或纳税项目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以减少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而形成的一种特殊财政支出。税式支出作为国家实现其政策目标的一个重要政策工具,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制定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基本内容。它不但影响着国家社会经济政策的实现,而且也直接影响着税收制度的正常运行和税收负担的分布,而我国现行的税收优惠并没有在财政支出中加以反映,在严格意义上还不能称为税式支出,因此,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税式支出管理制度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马宁  刘玮 《保险研究》2015,(7):90-97
商业养老保险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通过让渡政府税收收入,激励居民个人参与商业养老保险的一种财政手段。但是由于不同的税收优惠模式产生的激励效果和税收成本不同,受二者的影响,税收优惠模式的选择成为政策实施的主要问题。因此特别选用消费者最大消费效用表示政策收益,税式支出表示政策成本。利用离散时间的动态规划和现值公式测算现阶段我国采用不同税收优惠模式下的产生的政策成本与收益。为方便比较,再引入税率弹性概念代表政府和消费者对税率变动的敏感程度。通过具体数值的测算,税式支出对于税率变化富有弹性,而消费效用对税率变化缺乏弹性。  相似文献   

4.
徐灵 《财政监督》2013,(1):56-59
一、税式支出制度的相关概念界定税式支出,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通过制定和执行税收制度中与一般的或称规范性的条款相背离的特殊税收政策、法规条款,以牺牲一定的税收利益为代价,给予特定纳税人与纳税项目以各种税收优惠,以减少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促进和扶持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的政府支出。税式支出制度,是指实现各种税  相似文献   

5.
地方税收优惠政策泛滥是中国财税领域长期存在且饱受争议的问题,积弊已久的税收优惠政策已经严重干扰到了市场资源配置与竞争公平性。2014年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对地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清理,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求坚决取缔一切不合法、不合规的地方优惠政策,忽视了地方政府利益现实诉求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未全面调整处理好优惠政策背后的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导致执行半年的清理行动搁置。因此,接下来的税收优惠清理行动需要兼顾地方利益诉求与央地关系调整,围绕建立税式支出预算监测报告机制,使税收优惠的作用及因此减少的税收收入显性化,并纳入预算管理程序;统筹结合税制改革,调整税收优惠清理路径;研究赋予地方一定税收优惠立法权的可行性,完善转移支付机制等顶层设计,以全面深化税收优惠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税式支出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政治经济目标通过对基准税制的背离来鼓励特定经济行为而给予纳税人的优惠安排。是税收制度中政策性非常强的内容,也是政府贯彻其产业政策、科技发展政策、投资政策和消费政策意图,调节经济活动的一个特殊工具。但我国目前在税式支出分析制度方面绩效十分低下,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尚未建立规范的税式支出管理制度,对税式支出既缺乏事前充分的成本估算,也没有事后严谨的绩效分析。  相似文献   

7.
税收优惠是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对税收优惠政策的管理直接关系到税收优惠的政策效果。在推动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的大背景下,应当对税收优惠政策逐步开展绩效管理。结合对域外税收优惠政策及其税式支出绩效管理经验的梳理和剖析,在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绩效管理机制建设中,应当以制度建设优先,形成事权划分的工作机制,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全过程绩效管理,正确运用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8.
900我国现行有效的税式支出项目约有900项,支出目标包括三农能源、交通等税式支出是国家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政策目标,通过制定与执行特殊的税收法律法规条款,给予特定纳税人与纳税项目的各种税收优惠待遇,使其减少税收负担的一种特殊的政府支出。税式支出制度是对税收优惠按照税收法定原则和财政法定主义原则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税式支出实质上是财政的一种间接支出。尽管各国对税式支出下的定义多种多样,但有几个基本要素却是广为接受的,即税式支出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或社会目的.通过对基准税制的背离,减少特定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而发生的政府支出。税式支出概念的提出,是对税收优惠理论认识的一次深化,它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把大量的税收优惠用预算形式管理控制起来,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缺乏严格的法律规范,管理混乱,其政策目标的实现是以削弱资源配置效率和大量的税收流失以及高税收成本为代价的。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负面效应的评析,从税收优惠政策的目标、结构、规模和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调整税收优惠政策的基本思路,并主张通过构建税式支出制度强化税收优惠管理。  相似文献   

11.
税式支出     
是国家为了引导、扶持某些经济活动,刺激投资、消费或补助某些特殊困难而制定的各种税收优惠措施。其实质是政府以特殊的法律条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税式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可分为照顾性税式支出和刺激性税式支出。  相似文献   

12.
张雪 《财政监督》2007,(8):73-74
一、税式支出预算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一个没有覆盖税式支出的预算支出程序,根本谈不上是对政府财政支出的全面、有效地控制,无法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把税式支出和直接支出结合起来,共同纳入国家预算,以全面反映一国政府的总支出水平,有利于对政府财政支出进行全面控制和监督,较好地反映公众的意愿,  相似文献   

13.
税式支出是政府实施税收优惠所形成的税收利益的转移,其实质是一种隐性政府支出。现阶段我国税式支出预算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就业和再就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一、税式支出预算管理的意义1、有利于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一个没有覆盖税式支出的预算支出程序,根本谈不上是对政府财政支出的全面、有效地控制,无法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把税式支出和直接支出结合起来,共同纳入国家预算,以全面反映一国政府的总支出水平,有利于对政府财政支出进行全面控制和监督,较好地反映公众的意愿,从而找出共同的最  相似文献   

15.
一、税式支出管理的基本模式世界各国的税式支出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完全的预算管理,即将税式支出纳入预算,并报送议会审查和批准。实行这一模式的国家较少,主要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和西班牙等。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税式支出是预算的组成部分,预算报告中的税式支出数据比较详尽、规范,对税式支出的界定、统计方法比较完善成熟。政府对税式支出高度重视,议会对税式支出进行严格审议,并通过法律程序批准后生效。  相似文献   

16.
论税式支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税式支出王福重一、税式支出的概念和特点税收制度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一般的、正常的规定,如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期限等;二是特殊的规定,如减税免税优惠等偏离正常税制结构的规定。所谓税式支出,就是指国家为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通过制定与施行...  相似文献   

17.
高丽峰 《广西财政》2003,(12):87-88
税式支出是政府根据国家政策的需要,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和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它的调节作用是通过一些具体手段来实现的,主要有:税额减免、起征点和税收扣除;优惠税率、优惠退税、盈亏互抵、税收还贷和税收抵免;税收递延、加速折旧和特定准备  相似文献   

18.
税式支出政策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税式支出,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律,将一部分按标准税制结构规定应收的税款无偿地折让给纳税人,借助该种特定的税收照顾和激励实现其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的特殊调控工具。通过税式支出来促进社会和经济政策的实施,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制定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基本内容之一。国外税式支出政策的主要内容(一)实施税式支出政策,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1.税式支出政策的产业导向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国内市场狭小的国家,因此其税式支出政策的重点是鼓励资源的开发和节约。首先,设立免税的企业基金,鼓励能源开发。如1971年设立了资源开发投资损失准备金,主要用于海外新矿探矿费支出。其次,大力调整生产结构,对那些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的工业实行限制或不鼓励政策;而对资源消耗小、附加值高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废物利用企业实行减免税收和特别折旧政策,以鼓励、扶持其发展。2.税式支出政策的产业导向要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韩国上世纪60年代实行出口导向战略时,对两大类产业实行倾斜的税收政策,一是对出口企业与项目采取包括各种直接与间接的税式支出形式;二是对各种瓶颈产业与所谓“尖端与战略性行业”,实行多种税式支出政策。上世纪70年代,韩...  相似文献   

19.
税收优惠概念的界定并未取得学界共识。从词源和实践的角度出发,税收优惠的构成要件应当以征税对象具有可税性为前提,其本质为低于标准税收的税负待遇。税收优惠的正当性基础在于税法价值目标的二元性及相应实现工具的二元性,同时它也是对社会发展非均衡性的现实回应。当前我国税收优惠制度面临体系形式混乱、实质评估缺位的困境,应当通过落实税收法定、建立税式支出制度以实现税收优惠的法治化治理,贯彻公平竞争审查与设立税务法院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曹洁  但利琴 《税收征纳》2004,(5):10-10,12
税式支出制度是一项对税收优惠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管理的制度创新。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科学规范的税式支出制度,不仅是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制度的需要,也是我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建设和加入WTO后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