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混沌理论哲学观对旅游学混沌态及学科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淑华  沙润 《旅游学刊》2006,21(9):54-58
从混沌理论哲学观,对旅游学混沌态进行了分析,将其分为"前科学阶段"混沌态和"内在随机性"混沌态,认为旅游学的"内在随机性"决定了旅游学多学科、交叉性的特点.从混沌学的"初值敏感性"理论,阐明了旅游研究应以游客为初始路径的观点.根据混沌理论,确定了体验和服务是旅游系统的两个奇异吸引子,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旅游系统动力机制分析,提出了由体验维、服务维、影响维和信息、技术维等4个维度构成的旅游学科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哲学:旅游研究中的两种不同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与哲学,是人类知识史当中两个涉及本体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从历史上看,人类知识的积累过程经历了哲学与科学的同源分流过程,最终在当今的知识界形成了知识来源的两种不同路径:哲学路径和科学路径.旅游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也同样面临着其知识获得途径的选择和利用问题.对此,文章讨论了旅游研究中的“哲学路径”和“科学路径”,梳理了这两个路径对旅游知识贡献的意义和价值.文章的观点建立在东西方哲学传统有所不同这一基点上,进而指出由此带来的东西方现代科学发展的不同趋向及其在旅游研究中的意义.文章认为,西方哲学主流中的理性主义思想为现代科学带来了客观化的知识形态,促进了包括旅游研究在内的社会科学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固化的知识形式和知识成果也具有侵蚀人类谋变、应变智慧的风险.这一问题直接引发了旅游研究中现代与后现代的两次转向,并预示着进一步走向综合的可能性.旅游学研究应该是哲学与科学两个路径的贯通与融合.  相似文献   

3.
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属性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翟辅东 《旅游学刊》2006,21(4):18-22
文章通过对旅游六要素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贡献的回顾,说明旅游六要素不仅是旅游产业结构的主体,而且在旅游学科体系中也居于基础性的地位.旅游六要素有自己的概念和原理体系,使旅游学具有应用学科性质.除了旅游学之外,没有一门别的学科能系统地把旅游六要素及其相关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旅游学科体系结构由三个层次的系统组成:一是主体系统(旅游六要素);二是动力系统;三是支撑系统.建立旅游六要素理论的目标就是要创新理性思维去促使六要素产出的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化.文章还针对六要素结构系统中的主导因素变化分析了动力系统的形成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4.
旅游心理学:含义、对象与特点的再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心理学应用研究成果丰富,然而其基础理论研究却十分薄弱.旅游心理学不应是旅游的心理学研究,而应是关于旅游心理现象及其研究的科学;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不应局限于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而应指向整个旅游心理现象及旅游心理研究;旅游心理学的特点不但体现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还体现在研究意义和概念范畴上.逻辑起点选择有误是目前旅游心理学及许多旅游学分支学科定位欠准确、名实不相符、体系无特色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旅游科学是研究旅游的学科,是一门涉及经济学、地理学、区域科学、历史学、心理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与政策等多学科的综合学科。国内外不同大学对旅游学系的设置也有所不同,有些大学从区域科学角度出发,旅游学研究主要涉及的是区域科学领域,强调旅游学的区域管理方面的内容,研究旅游对  相似文献   

6.
关于旅游学科发展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健 《旅游学刊》2008,23(3):19-23
本文提出了中国旅游事业以及高等旅游教育与科研近30年发展中几个主要方面问题:旅游和高等旅游教育科研的所得和所失、旅游的基本性质、高等旅游教育的定性、旅游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旅游学科体系的建设、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成、旅游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及内容的确定,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根源.在此基础上集中阐述了作者对旅游学科定性和定位、旅游学科理论体系结构、旅游学科的研究方法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等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旅游政治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它以旅游学与政治学为母学科,同时吸纳二者的理论与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并将政治学的宏阔视野纳入旅游研究,大大拓宽了旅游研究的范围,丰富了旅游研究的内容,为旅游研究提供了众多崭新的视角.旅游政治学应在深入探讨中国政治与旅游问题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学科定位,确立自己的研究框架,为中国旅游研究与实践做出积极贡献,推动中国旅游学与政治学以及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旅游学科核心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旅游学科发展至今,国际和国内旅游学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都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公认的学科核心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目前的研究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导向色彩,忽视了环境和社会方面的研究,其片面性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证实。旅游学科体系框架的构建需要将环境、社会问题纳入框架的核心。本文试图通过对现有理论的审视,基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从发生学、系统观视角来讨论旅游学的核心,尝试建立旅游学科的框架体系。从发生学角度看,旅游的核心是旅游活动,其中,既包括旅游者活动,也包括旅游供给方的各项活动,可将其归纳为旅游经济系统、旅游环境系统和旅游社会系统。与此对应,以旅游活动为核心的旅游学科体系也应该以旅游经济学、旅游环境学和旅游社会学三者并重的方式进行探讨和研究,不仅应考虑旅游产生的各种经济现象、社会关系和环境影响,也应考虑把其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研究对其他子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应天煜 《旅游学刊》2004,19(1):87-92
旅游作为一门跨多个学科领域的应用科学,其学科发展往往会涉及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各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而目前旅游学研究中具体实证研究有余而基础理论工作相对不足的局面已经阻碍了旅游学作为一个学科体系的确立、完善和向前发展。本文试对社会心理学中新兴的“社会表象理论”(Social Representation Theory)以及近年来国外学术界将该理论引入旅游学研究的基本情况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以期能够为国内旅游学界的相关研究工作起到一点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才 《旅游学刊》2000,15(6):64-67
本文首先探讨了旅游现象基本矛盾的涵义及其定位,然后阐述了基本矛盾的发生基础、表现形式及运行机制,最后分析了研究旅游现象基本矛盾的作用,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旅游现象和旅游学的发展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文章指出,在当今世界,各学科都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旅游人类学也如此。人类学与旅游学之间的关系不存在学科独立的问题,而应该是互补关系。人类学介入旅游研究已成为必然。唯有如此,旅游学才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由于旅游现象的复杂性,旅游研究为多学科介入提供了丰富的对象资源。也正因为如此,关于旅游研究是一门单一学科、多学科还是跨学科的问题,人们仍有大量的争论和误解。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对于旅游学科以及学科标准的争论,提出只有确立旅游学科中被纷纭争论所打乱或掩盖的内部逻辑以及逻辑起点,才能寻找到促使旅游研究进化到一门独立学科的途径。不管研究者们从何种学科角度对旅游进行研究,笔者都认为,多学科研究是旅游学这门新兴学科不可或缺、不能跨越的必经阶段,而跨学科则是之后整合学科的一个特殊发展阶段。文章重新审视了跨学科在旅游学科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旅游学科建设将得益于这种问题导向的知识生产方式。同时研究认为,通过探寻类似于"旅游体验"这样的逻辑起点,旅游的跨学科融合以及随后的独立旅游学科的建立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旅游学术研究前沿的"二元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学术研究的前沿取决于旅游学的学术基础,这也可算是一种学术“路径依赖”。由于目前的旅游学属于库恩科学哲学理论中“前范式”阶段,对于旅游学的学科性质仍处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态。我们可以从旅游学的最基本定义开始梳理。尽管学术界对于什么是旅游,也就是旅游的定义有着各种版本的表述,除了世界旅游组织的技术性定义外,从理论上定义,不外乎“经济活动说”和“社会现象说”两大类。这两类学说都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非惯常环境作为旅游的核心概念,阐述了非惯常环境与惯常环境的特征以及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此重新解释和推广了利珀模型和普洛格模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旅游现象和本质,并试图以非惯常环境概念来重构旅游学研究的学科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5.
休闲旅游:围堵还是推波助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艳平 《旅游学刊》2006,21(12):6-7
1.休闲旅游有没有核 休闲研究不要重蹈旅游学覆辙,申葆嘉先生如是说(《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No.2,马惠娣).旅游学曾画个圈将研究对象圈起来,并设想圈内有个核,圈和核之间也可能还存在丰厚的果肉.那么,休闲旅游有没有硬核?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回顾准术语"tourism"词源、在学术研究中的概念变迁及其中文翻译现状,发现"tourism"各种概念都大多被翻译为中文词汇"旅游",但二者概念体系并不是完全对应关系。"旅游"一词对应的三个概念"游客行为维度的概念""经济维度概念"和"多元系统整合现象"在"tourism"对应的概念体系中都有对应项,"tourism"表达的概念之一(tourism as a study of…)与中文的"旅游研究/旅游学"这一名词对应,但在"旅游"一词诸多学术定义及其表达的概念中还找不到对应项。二者所表达概念的非对应项为解决"tourism"或"旅游"概念含混提供了一个跨语言的解决思路——使用同义替代性的单义词语对"tourism"或"旅游"所表达的不同概念进行差异化命名,以形成一词一义的旅游研究术语。  相似文献   

17.
旅游学概论教材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其合理架构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卫宁 《旅游学刊》2006,21(Z1):98-104
目前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建设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内容安排的混乱和对一些相同问题的阐述在角度、层次、范围和程度上的差异.本文立足于旅游学的基本问题,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在最后就建立旅游学概论教学内容体系的合理构架提出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8.
从旅游学的研究角度看旅游高等教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 ,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被进一步关注 ,而旅游行业本身的特点 ,对旅游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多要求。本文着重从旅游学的研究角度 ,包括理论方面和研究现状 ,尤其是旅游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分支和学科成熟度等方面作了分析 ,提出对旅游学研究的把握是旅游高等教育安排中要深入考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体育旅游"在中国逐渐成为一个热词,并逐渐被赋予了学术品质。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到来,相信体育旅游在其产业发育、教育发展和研究展开方面,必然出现更加红火的局面。这一点,如果把"体育旅游"也当作一个知识领域或学科来看待的话,未来的"体育旅游学"与其母学科之一"旅游学"相比,会有完全不同的历史际遇--中国的旅游产业、旅游教育和旅游科学研究,在历史上曾同时开启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20.
张斌 《旅游学刊》2012,27(9):106-112
《旅游哲学引论》以其创新性填补了国内旅游哲学的学术空白.该书本着反思和批判的研究态度,以旅游概念作为逻辑起点,试图由此建立旅游哲学的体系.文章认为,由于作者未能坚持反思的批判的研究思路,在构建旅游哲学时出现很多问题.文章对该书的逻辑起点、论证思路的逻辑走向以及旅游哲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和评论,指出以旅游概念为逻辑起点,要坚持对其进行前提追问、反思和清理,才能在此上逐步构建起以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为主体的旅游哲学体系.这种建立在哲学逻辑之上的研究体系,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旅游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