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翻译不仅是双语之间的语言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环境文化、心态文化、历史文化、思维文化和语言文字等方面。通过对两种文化差异的对比,可以提高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意识,并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最终实现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翻译与语言文化密不可分。由于语言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翻译过程中不考虑语言的文化,翻译就无从谈起。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英汉文化差异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本文从哲学和思维等方面比较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指出中西差异本质是文化差异,因此翻译之难就在于跨越文化的障碍,翻译思维最重要的是文化思维。  相似文献   

3.
影响和制约翻译的文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在翻译交流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各种各样源于文化的干扰和制约因素.影响和制约翻译的文化因素有译者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并揭示了翻译活动的一些内在规律,并阐明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习语承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文章分析了英汉习语的几种常见文化差异,并谈了有关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英汉语言是两种具有悠久历史且表现丰富的语言,在文化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大量的谚语,英汉两个民族因其思维和表达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体现了英汉谚语表达特点的共性和个性.根据这些特性,提出英汉谚语翻译采用直译、意译、直译兼意译和释译四种翻译模式.  相似文献   

6.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手段。认识英汉两种语言隐喻的文化异同,有助于加强英语学习者对异族语言、异族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手段。认识英汉两种语言隐喻的文化异同,有助于加强英语学习者对异族语言、异族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是英汉两种语言中民族文化特色较浓厚的部分,也是翻译中容易产生误译的部分,因此加强对英汉习语文化内涵差异的了解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探讨了英汉习语文化内涵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种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借用法、增删法和注释法.  相似文献   

9.
习语是一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化的结晶。通过对英汉习语语言特征、文化差异的对比和分析,全面地了解英汉言语风格和文化差异,深刻地了解认识英汉民族文化内涵,将对中西文化交流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制约着语言的使用。在英汉、汉英翻译实践中,由于存在中西文化差异,译文中会出现语用失误,从而导致信息误导或信息错误,只有认识到产生语用失误的文化差异的诸多方面,并且在翻译实践中,重视中西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加强英语、汉语两种语言的功底,才能使翻译真正成为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信息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必要方式。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出发,探析国内外新闻报刊英译中国文化负载词语时通常采用的翻译策略、方法以及译文所体现出来的浓郁的"中国味"在传递异域、异族特有文化内涵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旅游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当把中文旅游文本译成英语时,往往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表达方式,也就是文化不可译性。针对这种现象,通过分析旅游文本文化不可译性的成因,在"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翻译技巧,帮助实现文化不可译性向可译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转换,也是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文章以劳伦斯·韦努蒂的翻译理论为依托,以霍克斯译本和杨献益夫妇译本为蓝本,分析了《红楼梦》英译本中文化因素翻译策略,进一步指出阻抗式翻译策略在向强势英美文化介绍中国文化时,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英、汉语的文化差异,中国英语学者在日常交际、写作和翻译中常出现一种不规范英语。西方人称之为“中式英语”,而中国英语属于规范英语,它用来描述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自然、风土人情等,对丰富英语内涵、介绍中国文化等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文化差异与英语词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中西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也有所体现。本文用对比法分析了中西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的体现,说明了掌握英语词汇文化内涵的重要性,指出英语词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文化敏感度,提高跨文化交际水平。  相似文献   

16.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正确、恰当地运用英语.而大学生在实际交流活动中往往因为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够了解而无法达到这一目的.因此,完全有必要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详细的研究.而习语反映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各民族文化的精髓.本文以大量的例子作为论据进行分析,以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并正确使用习语,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英语习语作为英语语言和文化的精华,在翻译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英语习语翻译既应保留原作的风采,也要符合中国读者口味。英语习语翻译技巧有助于中国英语学习者了解英美文化及其背景,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由于英汉两民族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语言逻辑,造成了翻译中的各种语篇重构现象。《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杨宪益译本和霍克斯译本),因不同翻译策略的运用,使译文语篇发生重构,产生与原文在结构上的差异,较好地传递了原文的语用信息和内涵。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文化两者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翻译不仅涉及到源语与译语两种语言的交流,而且更关系到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汉语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众多的文化负载词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为翻译平添了不少难度。文章基于文化及文化对比视角,对《红楼梦》两种译本中某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进行探究与评介,以期对汉语文化负载词汇的英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翻译对等理论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共有的语言现象,又因其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信息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习语的翻译会因为英汉文化的差异而有别于其他语言材料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