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BOT项目融资模式是高校创新融资模式,其账务处理没有现成法律依据和会计制度要求,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也没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各高校对其账务处理方法不尽相同.本文首先对BOT项目融资模式进行了介绍,再从BOT模式在高校中的需求与发展、高校BOT项目融资账务处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结合BOT项目的特点及事业会计的有关要求,提出对高校BOT融资项目账务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BOT/PPP模式识别与选择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系统回顾与分析国内外BOT/PPP项目融投资模式识别、BOT/PPP项目融投资模式选择方法的相关文献和案例,介绍了有关BOT/PPP融投资模式识别的方法,以及基于BOT项目实施效率、基于BOT项目利益相关者、基于数学建模方法的BOT模式选择的方法,进一步总结了现有BOT融投资模式识别及选择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模式匹配决策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作为金融市场国退民进、充分发挥私人管理灵活性的融资模式,BOT项目有着很强的复杂性,该模式的历史衍生发展过程又依托于国际金融市场的成熟与完善。本文就BOT项目的本身特点及国际金融市场工具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速公路BOT融资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春生 《当代经济》2009,(16):156-157
近年来由于各地纷纷采用或准备采用BOT模式来吸引国内外资金建设高速公路,使得BOT项目融资热再度升温.本文试图对国内现阶段高速公路BOT运作情况进行总结,揭示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建议,以利于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顺利推广及应用BOT项目融资方式,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BOT融资方式下建设项目投资审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以BOT融资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走向实务并广泛开展,与之相适应的BOT投资审计也将走向实务.对BOT这种特殊的项目投资审计进行理论研究,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势在必行.本文结合BOT项目自身的特点以及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站在政府审计的立场,从维护国有权益的角度对BOT项目投资审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高速公路BOT融资模式及其风险特点着手,重点分析项目投资方面临的主要风险,结合目前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现状,提出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进一步阐述BOT融资模式在中国高速公路建设领域的运用及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速公路项目BOT模式中主要参与者的利益及行为进行分析,阐述银行在不同中标人(业主)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项目中应重点关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特点,提出银行高速公路BOT项目贷款在贷前、贷中和贷后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PFI和BOT都是项目融资中的典型模式,都属于PPP模式的范围,是解决政府财政资金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不足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产生背景、概念界定、组织结构、应用领域等方面对两种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两种模式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我国实施PFI和BOT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措施.  相似文献   

9.
BOT模式是当前国际上广泛采纳的一种应用于公共设施建设的融资方式,它对缓解财政压力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分析了城市土地整理项目的必要性和特征,指出了土地整理投资的不足,应引进BOT模式来解决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的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10.
一、BOT项目融资模式的特点 廉租房是政府解决住房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的重要举措,但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却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障碍。BOT模式主要是用于政府筹措基本建设资金,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较,BOT项目融资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刘兆元 《新经济》2014,(20):31-31
BOT是一种集项目融资、建设和运营于一体的模式,近年来已经被政府广泛的运用于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中,在广泛的实践应用中,对BOT项目的风险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找出各阶段存在的潜在风险并进行及时的防范有助于BOT项目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BOT模式的引进,给高校后勤设施项目建设带来一种全新而有效的途径,但在有效地解决高校后勤设施项目建设资金困难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本文分析了高校后勤设施BOT项目的风险,并提出了风险防范、化解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BOT模式是当前国际上广泛采纳的一种应用于公共设施建设的融资方式,它对缓解财政压力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分析了城市土地整理项目的必要性和特征,指出了土地整理投资的不足,应引进BOT模式来解决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的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14.
民营资本参与BOT项目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亚云 《经济师》2006,(2):68-69
BOT项目融资方式的进入,为我国基础建设投资问题的解决开辟了新的道路。但传统的BOT项目以引进外资为主,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文章分析了民营资本参与BOT项目的必要性、比较优势及可行性,并对内资参与BOT项目可能出现的障碍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BOT模式有效解决了公路建设融资难等问题,但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导致项目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增加了项目失败的风险.本文分析了BOT建设项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提高项目财务管理有效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浅议高校后勤设施BOT模式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OT模式的引进,给高校后勤设施项目建设带来一种全新而有效的途径,但在有效地解决高校后勤设施项目建设资金困难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本文分析了高校后勤设施BOT项目的风险,并提出了风险防范、化解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BOT/PPP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模式,对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解决政府财政压力、引进外资、促进民间资本投入和提高效率等方面有很大优势.然而,BOT/PPP项目同时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本文在详尽汇总原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BOT/PPP项目的特点,试图建立一套适合BOT/PPP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共有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20个,以方便评价人员依据项目的特点选择指标体系进行社会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18.
BOT模式是利用私人资本进行国家基础建设项目的方式。BOT项目的顺利运作涉及一系列的契约,其中,特许协议是BOT项目契约群的核心和灵魂。BOT特许协议是一种具有公私混合因素的特殊契约,在BOT特许协议的争议解决上,应由法院统一审理,不宜将统一的生活事实分“公法”、“私法”两段由不同法院审理。  相似文献   

19.
周培 《时代经贸》2013,(14):118-118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通常直译为“建设一经营一转让”,又称为“公共工程特许权”。BOT实质上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自BOT融资模式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来之后,世界各国纷纷开始了对BOT项目融资的探索和实践,并对BOT项目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BOT(即建造—运营—移交)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外兴起的一种主要依靠国外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管理模式,也可以说是基础设施国有项目民营化。香港是世界上最早应用BOT模式的地区之一,自1969年以来以BOT方式开发的五个大型BOT隧道项目,总造价约30亿美元,其中最早的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