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汪素芹  周健 《财贸研究》2012,23(6):43-50
在分析1990年以来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状况的基础上,用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技术创新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是影响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最主要因素,技术创新变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最大将提高1.91个单位;R&D投入强度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波动性解释程度最大,达到56.33%,远大于其它因素的解释程度。因此,转变中国外贸发展方式,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尤其要加大R&D投入。  相似文献   

2.
朱明明 《中国市场》2013,(26):112-114
R&D投入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经济增长对R&D投入也有影响,本文选用福建省1987—2010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和R&D经费投入的数据,利用VAR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函数,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滞后一期的R&D投入与GDP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中的20%可由技术来解释,80%由经济增长自身解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同。并据此提出对于R&D投入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7-2009年披露R&D数据的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高管层平均年龄、性别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兼任以及管理层持股比例为解释变量,以R&D支出/主营业务收入衡量企业R&D投入强度,构建管理层特征与R&D投入绩效的模型。研究发现,高管年龄越大,企业R&D强度越小;管理层的性别多样化能促进企业R&D投入;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有利于企业R&D投入决策;高管持股比例则与R&D强度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赵楠  马星星 《中国市场》2015,(12):173-174
科技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R&D活动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因此,本文通过建立panel data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R&D投入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且各区域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有较大差异,并得出R&D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R&D经费投入[1]。  相似文献   

5.
选取2011—2014年公布了R&D投资数据的信息技术上市企业进行研究检验,探索董事会特征与R&D投入的关系。检验结果:董事会规模与R&D投资呈现正比例关系,规模越大,R&D投资决策效果越好;董事会年龄变量和R&D投入显著反向相关;董事会持股,两职兼任与R&D投入反比例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企业规模、市场及竞争环境因素、企业财务资源、企业产权制度、行业特征等方面对企业R&D投入进行理论分析,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提供的制造业60万个观测样本数据,利用Heckman两阶段分析法,对企业R&D投入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企业财务资源实力、企业集聚度和产业市场集中度等因素与R&D投入选择和R&D投入程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杠杆与R&D投入选择和R&D投入程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教育人力资本是影响人力资本存量质量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能加快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用反映青海经济增长情况的生产总值作为被解释变量,用青海在固定资产的投入、青海教育人力资本的投入和其他因素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青海人力资本存量、高校毕业生数量和青海人口受教育程度水平对青海经济的增长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1990~2005年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在注重R&D投入技术进步效应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有效促进R&D投入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实施适应新形势的R&D政策。政府还要加大对企业科研开发的后置式支持。  相似文献   

9.
不同公司被同一股东持有而形成股东社会网络,这适合运用社会学方法进行分析.本文利用2007年~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股东网络位置对企业R&D支出的影响以及区域文化差异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股东网络位置会抑制企业的R&D支出.具体而言,股东网络中心位置、股东网络中介位置都显著拟制企业R&D支出,这一结论在替换变量、替换样本以及考虑内生性后都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区域文化差异在股东网络位置与企业R&D支出间起显著调节作用.南北文化差异加剧了股东网络位置对R&D支出的抑制作用,文化多样性也强化了这种抑制作用,但是南北文化的交融能显著缓解股东网络位置对企业R&D支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娟  杨益民 《商场现代化》2007,(15):198-199
本文以近四年来江苏三大区域经济水平为例,仅考虑了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水平的影响,采用协方差分析法,证实了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较方差分析得到更加真实的结果。从而为政府部门在研究江苏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时,分析差异源泉、及源泉中各因素对差异的影响程度,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区域R&D活动的开展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起到重要推动作用,通过对2000年~2006年河北省R&D经费与人员的投入量,R&D活动相关产出成果现状的分析,并运用改进DEA模型对河北省2002-2006年R&D活动投入与产出效率的计算,发现河北省R&D活动存在投入资源剩余,产出效率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洪琳琳  黄良文 《商业研究》2011,(12):109-116
本文旨在分析不同途径下不同地区企业R&D投入和政府财税政策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从间接途径看,相邻地区的企业R&D活动对本地企业R&D投入有十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从直接途径看,其他地区的政府直接资助和金融机构贷款对本地区企业R&D投入有激励作用,而其他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本地区企业R&D投入有挤出效应。不管哪种途径,一个地区的工业总产值对于本地区的企业R&D投入存在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企业的R&D投入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相关。  相似文献   

13.
基于DEA模型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技术创新效率的现状研究,建立了基于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对2006、2007和2012年进行松弛变量分析,得出结论:黑龙江省2006年、2007年和2011年这三年为非DEA有效,并且通过对这三年的松弛变量分析,虽然四个投入指标都对结果产生影响,但是R&D经费投入是影响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而四项产出要素中,专利数量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是影响因素,还可以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黑龙江省应扩大R&D经费投入,提高经费使用率;增加专利数量,提高成果转化率;建立R&D人员流动机制,优化人员结构;增加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提高资金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提高科技投入的利用效率及扩大科技产出值。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经理自主权和政治成本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经理自主权总体上对企业R&D投入强度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其中,以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为特征的职位权和以营运资金或自由现金流为特征的运作权均与R&D投入强度显著正相关,但以高管薪酬差异为特征的薪酬权与R&D投入之间的关系不明显。政治成本对R&D投入的影响复杂,其中,公司性质和行业垄断性的影响明显,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或国有法人股的企业的R&D投入强度明显更高,垄断行业的R&D投入强度却显著更低;企业规模与R&D强度之间总体上呈显著的U型关系,但这一关系明显受到企业性质的影响,在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或国有法人股的企业里这种U型关系首先削弱,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化,R&D强度的变动幅度相对较小。另外,R&D强度还与总经理持股比例、资产负债率以及是否为高科技行业等因素显著正相关,而与股权集中度、经理变更、资产收益率、年份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间的深层区别往往体现为具有不同的文化,文化则成为决定地方经济差异的一个最终解释变量。  相似文献   

16.
企业研发(R&D)投入是创新的基础,而企业研发投入又取决于企业家的决策,其中企业家精神是影响其决策行为的关键因素。为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探究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驱动因素并如何增强其影响是现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5~2009年数据为样本,通过主成分分析量化企业家精神的三个方面:经营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之后实证考察了企业家精神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家经营能力会减少企业R&D投入,而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则会显著增加企业R&D投入。并且,知识产权保护会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家精神,金融创新则会放大企业家精神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而所有权性质的不同也会影响企业家精神。本文从企业家精神的角度分析企业研发投入的驱动因素,为实现产业升级与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如江苏这种经济强省,人力资源流动频繁,则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人才有了更多的需求。本文以2008—2016年江苏省数据为本,从经济发展水平和行业发展水平等方面选取了四个解释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分析影响该专业人才需求的因素。经过研究发现,区域经济总量、行业规模、工资水平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加强人才资源的流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相当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虹 《中国市场》2014,(1):41-43
为了研究中国高技术产业专利研发的影响因素,利用1995到2011年中国高技术产业21个行业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专利研发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行业总产值、R&D经费及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不同,R&D人员投入对医药制造业的推动作用不显著,对部分行业的成果产出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19.
相较教育资本投入作为唯一解释变量的教育投资回报模型,以高等教育为例提出了高等教育资本投入和高等教育人力投入(师资量)的双解释变量模型。基于该模型,对长三角和京津冀两个城市群六个省份的高等教育资源投入进行有效性分析。研究结果主要如下:第一,对京津冀三省只有高等教育资本投入对地区经济表现出显著影响,而长三角三个省份高等教育资本投入与高等教育人力投入都对地区经济有显著影响。第二,京津冀三省高等教育资本投入有效率略高于长三角三省。第三,建议经济基础好、教育水平偏低的省份(如沿海省份)可以加大高等教育资本投入,提高高等教育资源有效性;高等教育经费充沛的省份(如北京、天津等),GDP对教育经费投入已经缺乏弹性,可以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贡献能力。  相似文献   

20.
R&D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科技进步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增加,而R&D投入在科技进步中起到了核心作用。本文通过分析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研究R&D投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