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江燕娟  李放 《科学决策》2022,(8):100-110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大增。文章以广西南宁市为调研案例,通过构建多值 Logistic 模型,分析各类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的条件特征分布,归纳各类养老机构提供的照护服务及价格水平差异特征,揭示各类机构存在资源配置状况高低不平的原因。研究发现,从老年人的失能程度来看,小型民办养老机构收住的失能老年人最多,其次是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第三是公办养老机构。从老年人的经济条件看,小型民办养老机构收住的老年人经济水平最差,其次是公办养老机构,第三是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通过进一步对机构进行剖析,发现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资源配置水平较高且收费低廉,公建民营机构硬件条件最好,但收费最高,小型民办养老机构服务资源配置最差,但收费最低。文章的结论是:各类养老机构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老年人在选择机构时表现出“偏好”,机构养老服务供给与老年人需求错位,建议公立养老机构发展起引领作用,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一道优先承担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职责,强化其公益性和福利性属性,同时,大力扶持小型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提高养老机构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建立民办养老机构与政府的博弈模型,探讨政府补贴与民办养老机构定价的关系,以及单层级服务与多层级服务选择问题,分析相关因素变化对政府与民办养老机构所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民办养老机构选择多层级模式时,应适当拉开服务水平层级差距;养老需求水平较高时,多层级模式优于单层级模式,养老需求水平较低时,单层级模式优于多层级模式;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服务偏好越大,选择多层级模式对政府及民办养老机构越有利;高服务成本的养老机构宜选择单层级模式,低服务成本的养老机构宜选择多层级模式。  相似文献   

3.
张琴 《科技和产业》2014,14(12):59-63
目的:调查南通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以期为促进南通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南通30家民办养老机构及入住的301位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民办养老机构的基本状况、经营管理状况、服务人员状况、入住老人状况等调查。结果:南通旧的养老观念根深蒂固;民办养老机构自身完善程度不足,不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社会投入不足;养老服务人员数量较少、素质较低。结论:理念驱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给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重视入住老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力度,加强专业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探索"养医结合"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公办养老机构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了大部分养老工作,由于社会历史发展原因,我国公办养老机构通常同时提供公共和私人产品性质两种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整体水平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呈现出总量不足、区域分布不均、改革动力缺失等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公办养老机构市场化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从公办养老机构现状入手,分析公办养老机构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国外养老机构能够给予我们的改革、改制经验,为我国公办养老机构的改革、改制路线选择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赖智慧 《新财经》2013,(11):42-43
在公办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满足养老需求的背景下,民营资本进入养老产业一直被看好,但许多投资人带着梦想进入,却在亏损边缘挣扎。“民办养老院盈利太难了,现在想来,当时创办养老院或许是个错误的决定。”曹明推开养老院办公室的玻璃窗,看着对面滔滔北去的湘江水,一脸无奈地说。楼下,有10多名老年人坐在院子中央的葡萄架下打牌。  相似文献   

6.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机构养老在我国养老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减轻养老压力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S社区100名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进行调查,根据老年人的不同特征与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进行交互式分析。当前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无论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机构养老意愿水平都较低,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普遍持排斥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养老机构面临着资源分布不均的严峻问题,养老机构的选址受到经济成本、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各类因素的影响。本文以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考察裕华区养老机构布局现状,并对该区养老机构的选址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影响养老机构选址的主要因素,最终为投资者或建设者养老机构选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养老需求增加,而养老服务供给仍无法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供需矛盾亟待解决。依托养老机构养老是养老服务供需不平衡问题的解决方式之一,对缓解我国养老服务压力的作用越来越大,养老机构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受到社会关注,影响养老机构建设的内部因素即品牌化建设也逐渐受到重视。服务品牌内化是品牌化建设的着力点,不仅能提升养老机构的竞争力,更能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增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需要入住专业化养老机构接受长期照顾和护理的老年人急剧增加。作为烟台市莱山区建区以来由政府直接投资最大的民生工程,烟台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探索归纳出公办养老机构良好发展的工作模式。在此模式的基础上,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以烟台市老年福利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公办养老机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希望能进一步推动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建设,促进社会养老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未达成,我国却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的国情使政府难以独力承载养老服务供给的负荷,而老龄人口不断增多、人口流动逐步加快及家庭规模日渐缩小又严重削弱了家庭养老功能,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社保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冲击。发展民办养老机构能够有效弥补“政府”和“家庭”在承担社会养老责任中的不足,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有效缓解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同时.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也存在诸多困境与问题,本文就我国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进行了相应的探析,并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与企业养老保险框架相互衔接的制度,养老金替代率水平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论文通过构建保险精算模型,在给定条件下,模拟测算了视同缴费水平、过渡性养老金调节系数和退休年龄等对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有政策框架下,高收入人群的养老金替代率明显偏低,而低收入者的养老金替代率又过高,其中代表性参保人的养老金替代率仅为73%,而低收入者的替代率可能高达156%。因此,适当提高视同缴费水平,合理设定过渡性养老金,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和建立多渠道的养老保险补充渠道,是我国事业单位养老社会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研究我国企业年金覆盖面扩展的文献从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基本养老保险(公共养老金)覆盖面扩展、企业年金覆盖面扩展影响因素、企业年金覆盖面扩展方式。我国企业年金计划是自愿性的。今后应该加快推进企业年金覆盖面扩展的进度,以适应我国多层次保障体系中的第二支柱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内各界对我国养老金入市的忧虑问题,本文通过对国际主流国家养老金入市的具体做法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我国养老金入市有其必要性,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可行性,我国养老金入市是大势所趋,重点在于政策方面的选择,应该尽快设置独立的监管机构,放松"数量限制"规则并向"谨慎人"规则转变,推出独立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增加个人选择的自由度,并以资本市场为主要的投资领域,谨慎向其他市场拓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养老金投资与资本市场互动的视角,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资本市场发展数据为样本,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研究养老金投资与资本市场发展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我国基本养老金能否进行入市投资寻求证据支撑,实证表明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原因,结果支持我国基本养老金进行市场化投资。同时,运用资产组合原理,模拟成熟市场中的风险环境,通过测算得出,我国基本养老金入市投资承受与美国养老金投资相当的风险,其资产组合中股票配置的比例应控制在30%以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受到整个社会高度关注,机构养老模式不仅能减轻年轻人照顾老人的压力,而且还能让老人在同龄人群体中进行交流,建立一种社会支持网络,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从客户关系管理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管理有自己的特色。基于客户关系管理,建立绩效考评体系,对于提高老人的满意度、提升养老机构的管理水平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于金卉  王欣 《科技和产业》2022,22(8):167-171
养老机构数字化转型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养老机构发展的局限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对养老机构数字化转型进行文献梳理,结合企业、养老行业等的研究,从养老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内涵、阶段划分、实现路径、面临障碍分析视角和策略等维度构建养老机构数字化转型研究的基本框架,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转型的发展方向,为推动养老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养老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公建民营成为当前养老机构改革的主要方向。为了更好地推动养老事业的发展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基于SWOT分析模型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4个维度,对欠发达地区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模式内外部环境进行研究。在自身劣势与外部环境威胁的基础上分析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短板与不足,并有针对性地从机构的服务定位、人才队伍建设、政府监管、机构环境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报告分析了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行的格局的形成过程以及现状;并运用统计数据,从资金来源、人口老龄化以及企事业单位两种养老制度并存等角度剖析了现有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从这些暴露出的问题中找到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智利1981年改革存在的共同点,指出了并轨改革的可行性;最后说明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同时探索了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问题。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combines a traditional hypothetical worker approach with the techniques of stochastic forecasting to provide a better sense about the suitability of the pension system for formal sector private workers in Thailand. With regard to the proposed defined‐contribution pension, we find that workers with a 40‐year career can only expect a median replacement rate of approximately 13–14 percent of their final 5 years of income. Most of the pension benefits will still likely come from the unsustainable defined‐benefit pension system and further reforms will be needed to maintain suitable pens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