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跨国并购的基本情形与一般程式 跨国并购形式多样,在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产权制度多种多样,并购企业所处情形多种多样,由此引出跨国并购所取形式的多样性.粗略地浏览一下近一、两年以来见诸媒体报道的中国企业参与的跨国并购案例,至少可以归纳出7种情形:中国企业收购或兼并境外外国企业;中国企业收购或兼并境外企业在华子公司;中国国内企业收购或兼并境外中资企业;在华外资企业收购或兼并境外中资企业;在华外资企业彼此兼并或收购;外国在华子公司收购或兼并中国国内企业;在华外资企业子公司收购或与境外外国子公司合并.  相似文献   

2.
黄中文 《商业研究》2004,(18):17-2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跨国并购活动空前活跃。对并购公司来说,关键是要设计一个好的交易譬构,以符合东道国的法律安排。存在两种基本交易结构:跨国法定兼并和股票要约收购。跨国法定兼并有两种衍生形式:三角兼并和换股收购。跨国并购中发行新股是近年来交易结构的一种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3.
一般说来,企业海外直接投资不外乎两种方式:一种是新建投资,也称为绿地投资,即在东道国建立一个新的企业,或独资或合资,另一种是跨国并购,即通过跨国收购或合并来控制东道的一家企业,收购是指通过公开收买一家企业的股份或资产从而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合并主要是指从法律角度上讲的吸收合并(即兼并)与新设合并。  相似文献   

4.
何晓春 《浙商》2008,(6):68-69
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收购风起云涌,但收购后往往陷入了无限的麻烦之中无法自拔。在跨国收购的过程当中,中国企业可能会遭遇什么样的风险?在并购之后,他们又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民营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数量增加,研究跨国并购绩效的因素尤为重要。本文以中国进行跨国并购的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沪深A股民营企业发生的100起跨国并购交易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当东道国制度环境优于中国时,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收购股权比例越大,并购绩效越好;当东道国制度环境劣于中国时,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收购股权比例越小,并购绩效越好;企业自身规模越大,跨国并购绩效越好;东道国制度环境越优越,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绩效越高。因此,民营企业应当慎重考虑标的企业所在地制度环境,衡量自身规模以及根据不同制度环境选择不同的收购股权比例。  相似文献   

6.
杨曦  杨力 《商》2014,(1):109-110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西方发达国家企业面临巨大的财务问题,陷入了窘迫之地,这却为中国企业创造了一条通过跨国并购走向世界的捷径。然而,事与愿违,本文以中铝收购力拓的案例为出发点,通过梳理此次收购的全过程,深度分析中铝收购力拓的目的、动因,揭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出发点,并总结中铝收购力拓失败的原因,为我国企业应对跨国收购的机遇之时能够知己知彼提出一些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成败并购     
薛长青 《新财富》2006,(8):10-10
中国企业目前正处在并购高发期,尤其是“打进来”和“走出去”的跨国并购。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收购,尤其是国际化的收购,对收购者来说蕴藏风险:一是信息不对称导致估价失真,一是收购后的整合变数多。输赢往往在收购过后的一段时间改写,收购的大赢家,成为投资大输家,这被称之为“赢家诅咒”。  相似文献   

8.
正近些年来,在国际投资与跨国并购案例中,中国生物医药企业通常是被跨国医药企业收购的一方,少有我国国内企业跨境收购国外生物技术公司,在发达国家成功并购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然而,深圳华大基因公司旗下美国子公司Beta Acquisition Corpora-  相似文献   

9.
孙驰  田虹 《商业科技》2014,(9):106-106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以及跨国公司业务的逐渐壮大,企业跨境并购日益增多,成功率不高。本文基于对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及服务器业务和TCL收购汤姆逊的案例分析得出了人力资源管理在跨境并购中的作用。我们的结论是人力资源管理在跨国并购的三个阶段均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与巨人同行--促进外商在华跨国并购投资政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跨国投资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投资方式是新设投资,即所谓"绿地投资",投资者在东道国设立新的企业,新设企业可以是独资企业,也可以是合资企业.另一种投资方式是并购投资,并购是企业合并和收购的简称."合并"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的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收购"是指一家企业通过收买另一家企业部分或全部股份,取得另一家企业控制权的产权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11.
在跨国并购中,并购双方品牌资源的整合是跨国并购整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购方可以选择的品牌资源整合策略主要有:品牌收购、品牌租赁、贴牌、使用自有品牌、树立本土化的新品牌等。在对各种整合策略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为样本,选择MNL离散选择模型,对企业跨国并购的品牌资源整合策略选择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跨国并购的发展及其对东道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一、跨国并购是最近一轮直接投资增长的主要原因 在过去的十年中,大多数国际生产的增长是通过跨国的兼并和收购(包括由外国投资者收购私有化的国有企业)而不是通过新建企业完成的,通过并购完成的交易额已从1987年的不足1000亿美元增长到1999年的7200亿美元。在所有的跨国并购中只有不足3%被正式确认是兼并,其余的都被认  相似文献   

13.
全球已经进入了第五次跨国并购的浪潮,而中国在这次浪潮中将占据重要位置。跨国并购将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联想收购IBMPC的案例分析,说明合理安排融资结构对企业实现成功并购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对外投资已成为我国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形成跨国公司的重要形式。虽然我国对外投资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对外投资却在快速的发展。随着全球并购浪潮的来临,跨国并购逐渐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方式。我国的投资方式也由“绿地投资”逐渐向跨国并购转变,并购的规模和金额也在不断的增大,尤其是近几年,大规模的跨国收购浪湖正悄然涌起。我国企业应根据企业自己的能力和经营目标,来作出正确的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15.
尽管有学者对全球并购行为的研究结果显示并购实际上不能创造财富,但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仍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分析了推动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主要原因,并对我国企业在内在扩张冲动和外部政策推动下进行跨国并购的利与弊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建议我国企业针对个案全面分析跨国并购的收益和风险,采取审慎的态度进行跨国并购。  相似文献   

16.
许多中国买家一直低估跨国并购中出现的问题,所以在外资收购方面陷入困境的中国买家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2000~2015年期间804起中国企业宣告的跨国并购交易作为样本研究发现,并购目标的选择会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完成的可能性。从宏观层面来看,东道国/地区的制度质量与跨国并购交易成功的可能性正相关。从目标方企业特征来看,作为目标企业,如果是私人目标会增加跨国并购交易完成的可能性。从交易特征来看,如果收购采用现金支付方式会减少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完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万达集团收购AMC和美国传奇影业为案例进行分析,从万达集团的成功并购,分析出我国企业将面临的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冲突,以及文化整合方式,并提出以下建议,即通过对收购企业所在国的文化研究,制定有效的文化整合计划;加强对跨国并购后的文化培训;谨慎对待对方企业的高管,希望能够为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 (一)国际动因 跨国并购是国内企业并购的延伸,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的兼并和收购。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中,企业并购已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了一个多世纪,作为直接投资的一种普遍方式,跨国并购却是起始于二战以后,在上世纪60一70年代迅速发展,并且在8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中,掀起了第一个高潮,在从1994年开始掀起的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中,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令人瞩目的主要角色。从起源及发展史看,跨国并购的国际动因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般来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新建投资,也称为绿地投资,即在东道国建立一个新的企业,或独资或合资;另一种跨国并购,即通过跨国收购或兼并方式来控制东道国的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