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前对价值的理解从根本上都没有从理解人类历史本质去理解,从而是不彻底和不科学的。只有实践思维方式才是唯一科学的理解人类历史和价值问题的思维方式,只有它才是如实地理解实践即人类生活本质的思维方式。据此,文章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人类的实践生存方式的创造性体现的对象化产物。从客体角度理解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和负价值等概念都是虚幻的概念,只有从主体从而是实践角度理解的这些概念才能达到解释的完备性和一致性目的。  相似文献   

2.
稀缺性本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稀缺性是西方经济学分析逻辑框架的假设前提或起点。稀缺性在现实市场经济中表现为价格,是人们进行价格管理的基本原则。国内关于稀缺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的应用性研究也反映了其极端重要性,但需要深化对其本质的认识才能把握其规律性。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来看,稀缺性不仅仅限于经验意义上的现象分析,其本质蕴含于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资本关系之中,只有从这种本质出发,才能洞悉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稀缺性为原则形成价格实践的内在机理,从而深化我们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运动规律的把握,并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对实践科学认识上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矛盾体,它的发展动力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可以从多方面加以分析,如劳动或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及其变化的基本矛盾;阶级斗争之间的矛盾;认识与实践的矛盾,等等。而且它们各自有无穷多的层次。因此,解决矛盾的方法即自觉运用这些动力的治国方略也必须是系统全面的。  相似文献   

4.
“还原论”的超越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的哲学教科书习惯于按照“还原论”的思维方式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范畴,结果把精神现象这种复杂的运动形式简单化,抽空了人类意识的丰富内容,而且很容易坠入庸俗唯物主义。当代科学发展及其引导的思维方式变革,宣告了“还原论”的不合理性,启发我们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革命的辩证法、科学的实践观超越了“还原论”,它和当代科学思维方式并行不悖。按照当代科学思维方式,坚持对意识范畴唯物、辩证、实践的理解,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观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四个方面探讨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唯物论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对毛泽东哲学的核心命题“实事求是”的新发展;辩证法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对现时代的主要矛盾,即国际和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分析和深刻地把握与应用,对经济稳定和发展辩证关系全面科学的分析;认识论方面论述了邓小平把真理标准这个哲学问题,创造性地运用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实践标准;历史唯物主义方面明确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其划时代的重大发展和突破,着重论述在这一道路探索中使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深刻把握和卓越运用,还论述了在计划与市场问题上的重大理论突破,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和社会对立统一,国家和社会二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社会主义实践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和社会关系理论的科学性。理论和实践要求转型时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应当是双向互动、适度制衡、强国家、强社会模式。从国家和社会两个向度积极构建双向互动、适度制衡、强国家、强社会模式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当代公共精神生活是一个由当代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决定的,反映当代社会心理、个人意识、群体意识等发生、演变的内在规律的概念。它内部包含着总体的集权统一性和个体的分化多样性的矛盾。人类对它的认识和把握的方式在不断地发展。从认识精神世界到管理公共精神生活就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把握“精神”方式的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时空观——自然时空: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社会时空:实践活动的广延和持续;虚拟时空:人类存在方式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咸阳师范学院和陕西中医学院两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对比分析,认识到两校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指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教学中应从本校特点出发,加强实践环节。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消化,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准确定位,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基本矛盾的圆圈式认识运动考察的基础上,着重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理论上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将有勋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加深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上一直存在着本体论与认识论两种倾向,从而导致了把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化”与“实证化”,这种理解不自觉地陷入了传统形而上学而遮蔽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通过对于物质概念的政治旨向的阐释使得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解放的理论特质得以展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政治旨向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对于资本主义批判性、现实社会的实践性以及未来社会理想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的法的价值论的研究并用来指导我国的法治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马克思"以人为本"的法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法,应以普遍的人性为本、以自由为本、以权利为本、以个体为本。在此意义上说,法治的道德起点和最终归宿就是人本身,因此法治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制度,法治的历史便是人类对自己本身认识的历史,是追求人类自我解放和人的价值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人就是一系列社会关系的统一体。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备文化传统、社会关系等要素。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人”必须成为主体,才能认识和改造客体。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待关系,须在一元论的支撑下,发挥良性的互动。中国哲学中的“格物”观念能够有效地弥合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裂痕,能够回答行动者网络理论提出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公平与效率的动态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进入“黄金发展期”,但同时又处在“矛盾凸现期”——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各界开始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和政策进行反思,科学界定公平与效率的内涵,通过对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至十七大收入分配政策变化的回顾和对现状的剖析,动态、辨证地考察和解读公平与效率间的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致力于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了当前学界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几种“新定义”的基础上,提出把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理解放入马克思思想体系进行完整的、历史的解读。从“现实性”的视阈入手,进而从人类解放的视角去分析、把握人的本质,才能彻底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最终获得“人作为人”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6.
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的理论导向都存在思维片面性,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对立统一体。相关概念的争议误区,包括主权、治权与产权的混同化,"国"与"民"的概念教条化,国企—民企的片面对立化,国企功能边界论或国企反市场论,以及国企强势论—民企弱势论。相对于对立性的次要方面,国企与民企的统一性是主要方面。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并行不悖,国企与民企应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7.
侯外庐对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两点意义:首先。侯外庐的史学实践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史学观和历史观的转换,即确立服从政治需要、学以致用的史学观,和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历史观。侯外庐创造的历史体系尤其是思想通史体系,对思想史和学术史的影响都很深远。其次.侯外庐对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研习及其形成的诸多论断至今深有启发,仍不过时。特别是侯外庐的社会史与思想史并行研究的治史方法和“实事求是”、“独立自得”的治学精神成为后学者的典范。这些都奠定了侯外庐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8.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有影响的思潮之一,是20世纪在西方出现的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态学、生态哲学意涵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探讨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思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强调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指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制度,指认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共存的新态势,并阐明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可以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动态,明晰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和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其研究对促进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分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本文通过分析分工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五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分工理论是研究社会发展运行机制的重要线索,是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一般包括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本身的研究、对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与现实问题的结合研究等几个方面。2011年,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经济学体系内的具体问题、研究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且取得突破性进展;另外,学术界还与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对比研究,用马克思经济学的观点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这些方面对2011年马克思经济学的国内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和概述,以期达到了解研究动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