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公开发行(IPO)前后普遍进行了盈余管理,借以高估企业赢利能力,提高股票发行价,这使得IPO后企业的经营业绩普遍出现大幅下滑。本文分析了就创业板上市规则及盈余管理的主要特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法,提出了降低创业板公司IPO盈余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创业板市场的壮大,创业板市场IPO盈余管理问题日益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过程中,为了使投资者高估企业盈利能力,提高股票发行价格,往往会进行盈余管理。然而严重的盈余管理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为有效控制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IPO盈余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创业板市场的成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创业板IPO盈余管理风险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旨在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的动因及存在性,并提出相关防范措施与建议。对在创业板首年上市的50家公司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的IPO盈余管理幅度不明显,仅在IPO前一年存在通过可操纵流动性应计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型的上市公司比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型的上市公司在IPO前一年的盈余管理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4.
赵兰 《现代商业》2011,(9):264-265
本文应用修正Jones模型,对2009年10月到2011年2月创业板上市的186家公司IPO时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时普遍存在盈余管理,且盈余管理程度平均高于主板上市公司。最后,本文从监管部门的角度对降低企业盈余管理动机,提高IPO时会计报告信息可靠性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248家制造业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创业板制造业公司IPO抑价率和IPO前盈余管理程度的计算,引入影响因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对创业板制造业IPO前盈余管理与IPO抑价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得出IPO前正向的盈余管理程度越大IPO抑价就越大的结论,并据此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宁莎莎 《商》2016,(4):11+7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并将创业板上市公司区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非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文中采用Jones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及创业板公司IPO及IPO前后年度的盈余管理程度进行估计比较,发现创业板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高于创业板平均水平;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是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回归分析发现,上市公司IPO年度盈余管理程度与是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8,(1)
创业板市场完善了我国资本市场,促进了部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然而创业板出现了公司IPO后业绩下滑的现象。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公司上市前的盈余管理、募集规模与资金使用不合理、监管体系不完善均是其发生的原因。为了缓解创业板IPO后业绩下滑的现象,本文建议应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升创业板IPO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保荐机构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的证券市场基本是由政府管制,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证券企业为了得到健康发展,只能获得IPO的发行许可。从盈余管理出发,结合资本市场动机,两种假设:IPO企业同时实施两种盈余管理方法会提高其股票发行价和与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未来的损害较大,并选取在2007到2012期间沪深两市的699家IPO上市企业样本,通过引入不同变量、创建回归模型、对回归结果分析得出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均有利于企业提高IPO的发行价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应用会对IPO公司的长期业绩产生不利的影响。可见,两种盈余方式对于促进IPO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0年1月到2009年10月中国A股市场首次发行上市的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IPO公司盈余管理对上市首日股票的开盘价、成交均价和抑价率的影响,发现我国A股市场存在高抑价现象,且IPO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表明开盘价和首日成交均价与企业报告盈余的相关性均胜于实际盈余,且首日抑价率与IPO企业盈余管理水平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我国内地创业板市场的69只股票IPO折价的实证分析发现:发行市盈率、招股数量、上市首日换手率对我国内地创业板市场IPO折价有显著影响,其中发行市盈率与该市场IPO折价率呈负相关,招股数量与上市首日换手率与该市场IPO折价率呈现正相关,三者对该市场IPO折价影响的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上市首日换手率,发行市盈率,招股数量.浓重的投机氛围存在和投资者的非理性预期,是我国内地创业板IPO折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自从我国创业板从2009年10月建立后,创业板企业的IPO存在显著的折价现象.本文通过对303家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进行统计性描述和比较,实证分析了首日换手率、上市前市盈率、申购中签率、发行规模等方面与IPO折价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9~2014年间在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392家IPO公司为样本,对风险投资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揭示风险投资是否对上市公司IPO过程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是否可以降低IPO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通过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指标直接检验风险投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运用拓展的琼斯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计量经济学软件Stata11.0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与没有风险投资背景的IPO公司相比,有风险投资背景的IPO公司上市前一年的盈余管理程度更低。  相似文献   

13.
对于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问题,国内外会计和财务学界已关注多时。很多研究已表明,IPO公司为满足上市条件,普遍存在对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包装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以此获取更高的发行价格、筹集更多的资金。然IPO只是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当中的一部分,这一动机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有何影响,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包括IPO过程中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动机分析以及进行的是哪些盈余管理、不同行业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有何差异、如何遏制IPO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18家在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当天股价上涨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创业板推出初期上市的公司存在严重的IPO抑价。中国创业板近70%的公司有风险资本背景,但是创业企业的风险资本对抑价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上市公司本身的特点和财务业绩因素对IPO抑价影响也不显著。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严重的原因是创业板市场运行机制不成熟,二级股票市场投机情况严重。另外,付市盈率、中签率、换手率等对IPO抑价水平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私募股权投资特征与IPO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上市过程中的盈余管理一直是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随着私募股权投资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其在一级资本市场的高活跃度和对公司治理的高参与度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私募有意愿并且有能力影响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然而国内在该方面的实证研究却几乎空白。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2003~2011年间上市A股为研究对象,首次探讨私募股权的具体特征——私募股权性质和私募股权股东个数——对企业IPO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外资私募,内资私募对于IPO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强,并且只有单一私募股东入股比有多个私募股东并存的治理效应更好。  相似文献   

16.
创业板的开设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融资渠道和发展路径,但如何在创业板成功IPO成为困扰企业的首要难题.本文通过对自创业板开板至今86家IPO被否企业中选取的75家样本企业进行深入分析,得出IPO被否主要涉及成长性、独立性、财务和规范运作方面等问题.同时,本文进一步找出企业上市犯错率高的细节成因,并结合样本案例警示拟上市企业须引以为戒,以促进创业板IPO过会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私募股权投资入股期限与IPO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上市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的影响日益成为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然而由于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且数据不易获得,国内在该方面的全面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2003~2011年间上市A股为研究对象,首次探讨不同期限私募股权对企业IPO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私募股权投资能够发挥正面的公司治理效应,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在IPO前一年的盈余管理行为。其中,长期私募股权投资能够抑制正向盈余管理,发挥公司治理效应;而短期私募股权投资抑制负向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目前创业板市场上存在的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现象,分析了企业上市发行价格的形成机理,首次提出了盈余管理是影响发行价格至关重要的因素,并进行了实证回归分析以及显著性检验,结论支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9.
创业板与中小板市场IPO抑价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开通,它跟中小板市场一起为中小企业提供方便的融资场所。通过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IPO抑价率等相关指标的统计性描述和比较分析,以及各自抑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与比较分析,以求证两个市场IPO抑价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区别与联系,以期有利于中小企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初次上市融资。  相似文献   

20.
创业板首批的28家企业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106%,IPO首日的高抑价现象(首日收盘价相对于发行价的涨幅)是否源于发行定价偏低?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方法来测度IPO定价的效率,从而判定发行定价是否合理。研究表明,在我国创业板市场的IPO定价中,不存在发行人故意折价行为,IPO抑价与定价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