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颜秀玲 《云南金融》2012,(1X):142-144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整体上市需求越来越强烈,在各种整体上市模式中,换股合并需要现金流少,对于我国集团公司整体上市来说是较好的选择。本文通过对攀钢钢钒并购攀渝钛业和*ST长钢的案例分析,来阐述换股合并在集团公司整体上市中的方法和效果,总结其应用的特点,为后来者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任艳  张爽 《税收征纳》2023,(4):54-56
<正>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国内水电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2007年换股吸收合并控股股东,完成主业资产整体上市。2021年,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葛洲坝股票终止上市,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
徐大为 《时代金融》2014,(6):122+125
本文旨在从换股价格(换股比例)和现金选择权设置的合理性角度分析上市公司在B转A股的换股吸收合并背后的动机及经济后果。上市公司一方面通过换股吸收合并取得整体上市资格,在获得其非流通股的流通权的同时,减少了IPO的高额费用,同时通过换股价格的设置侵占小股东利益。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新形势下探析大股东利益侵占方法的识别与应对,完善公司治理以保护广大中小股东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浅议上市公司换股合并的会计方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98年清华同方换股合并山东鲁颖成功后,我国资本市场上又陆续有一些上市公司进行了换股合并。截止到2001年底,已经有10家上市公司通过换股合并了另外10家非上市公司。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之间的收购兼并将会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TCL集团换股合并其上市子公司TCL通讯,首开我国非上市公司换股合并上市公司之先河。TCL集团的创新性并购方案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可以预见,其方案将被越来越多的其他上市公司援为先例。  相似文献   

6.
虞战勇 《中国外资》2011,(8):163-164
文章简单阐述了两企之间(分上市和非上市公司)之间实施换股合并的目的、意义和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企之间如何通过换股合并实现企业战略并购。  相似文献   

7.
文章简单阐述了两企之间(分上市和非上市公司)之间实施换股合并的目的、意义和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企之间如何通过换股合并实现企业战略并购.  相似文献   

8.
合并案:TCL的阿波罗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宝珍 《浙江金融》2003,(10):31-31,37
TCL集团日前宣布了将吸收合并TCL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并整体上市的消息,随后有关上市公司TCL通讯将如何处理有关股票以及拆股定价等事宜就成为无数人关注的关键问题.TCL集团合并吸收上市子公司TCL通讯并同步上市,开国内换股合并先河."所谓的阿波罗计划现在已经完成了."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说.此次吸收合并与TCL集团的首次公开发行同时进行,互为前提.合并完成后,TCL通讯注销法人资格并退市.与此同时,TCL集团拟以人民币1元的价格受让其全资子公司TCL通讯设备香港有限公司持有的TCL通讯25%股票.该等股票连同TCL集团持有的TCL通讯31.7%股票在本次合并换股时一并予以注销.须经中国证监会同意,TCL集团向TCL通讯全体流通股股东换股发行TCL集团人民币普通股,TCL通讯全体流通股股东将其所持有的TCL通讯全部流通股股份按照折股比例换取TCL集团换股发行的股份,TCL通讯的全部资产、负债及权益并入TCL集团.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资本的属性理论、资本运营理论和资本市场功能效应理论阐述了整体上市中的国有资本增值的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整体上市中的国有资本增值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表明国有企业整体上市较好地实现了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资产整体上市模式是未上市国有企业整体上市的最佳选择;对于已上市国有企业而言,母公司IPO换股吸收合并已上市公司模式优于上市公司向母公司发行股票收购或以现金收购母公司资产模式.上市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国有母公司资产实现整体上市一般应选择在“熊市”向牛市的转换时期.  相似文献   

10.
吴嫱  干胜道 《会计师》2008,(11):12-13
<正>一、前言自从2003年9月TCL集团通过吸收合并子公司实现母公司上市开创了中国上市公司整体上市的先河以后,整体上市就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到目前为止,综合已经上市的几个典型案例:TCL集团、百联和中软,它们分别是采取:公开募股加吸收合并旗下上市公司、取吸收合并和上市子公司反向吸收合并母公司(或集团公司借壳  相似文献   

11.
吴礼信 《会计师》2009,(6):10-11
<正>2007年2月13日,SST幸福与名流投资、华远地产签署了《资产负债整体转让暨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协议书》,根据此协议书的约定,SST幸福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SST幸福以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华远地产,本次换股吸收合并中,经与华远地产及其股东充分协商,华远地产现有股份的换股价格确  相似文献   

12.
许英博 《证券导刊》2014,(43):73-74
一汽轿车年初以来仅上涨3%,显著弱于汽车行业指数32%的涨幅,具有一定安全边际。参照此前整体上市案例,在IPO的同时通过换股吸收合并原有上市公司的方式,将能够在一次性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的同时,直接实现资本市场融资,或将是企业的较优选择。  相似文献   

13.
自 1999年 4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宣布取消权益结合法以来 ,合并会计方法的取舍问题成为国内外会计界的讨论热点。本文在回顾有关文献的基础上 ,考察了我国已有的 10例换股合并中权益结合法的使用对主并企业的财务影响 ,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现状 ,对上市公司的换股合并能否采用购买法作了分析。最后对上市公司换股合并的会计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整体上市"的方式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TCL集团换股上市和武钢股份增发成功,在当前证券市场上,"整体上市"已经成为一个市场关注的焦点."整体上市"具有产业整合功能,有利于消除关联交易,控股股东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等市场痼疾,有利于为金融创新拓展空间.相比较而言,"武钢模式"更适合市场现状.  相似文献   

15.
方勇 《时代金融》2014,(11):148-150
本文以2006至2011年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通过增发方式实现整体上市的104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分别就整体上市对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市场价值、协同效应以及股东财富效应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整体上市给集团公司带来的关键影响是促进了集团公司协同效应的有效提升,对公司盈利能力、市场价值和长期股东回报并没有产生积极影响。最后,本文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集团公司上市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2月12日,攀钢钢钒在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派发的8亿份认股权证正式在深交所挂牌,存续期为两年.在2007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首次行权后,还剩下6.14亿份认股权证,第二次行权时间则是2008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2008年6月前后攀钢钢钒公司(下简称铜钒公司)推出了资本重组的整体上市方案,印通过定向增发、吸收换股合并攀渝钛业、长城钢铁股份进行整体上市.为了获得流通股股东的通过,由第三方鞍钢集团提供现金自动选择权,即攀钢钢钒、攀渝钛业、长城钢铁三公司不愿意参与换股的流通股股东可以特定价格将所持股份出售给第三方(下简称第一次现金选择权).  相似文献   

17.
权益集合法与购买法:吸收合并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借鉴国际惯例的基础上,分析国内证券市场新近发生的两起市场化吸收(换股)合并案例发现,第一百货吸收合并华联商厦案例对于我国企业合并更具普遍意义.我国已具备使用购买法的环境,但应作适当修正以适应我国股权分裂的现状,最关键的是以账面净资产作为计量购买支付对价的依据,重点考察非流通股换股比率,而不考虑包含流动性溢价要素的股票市价及相关的流通股换股比率.  相似文献   

18.
换股合并是吸收合并的一种形式,其合并是采取股票支付方式,即用收购方的股票来换被收购方的股票。根据换股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增资换股、库藏股换股、母公司与子公司交叉换股等,比较常见的是并购企业通过发行新股从被并购公司原股东手中购买股票来实现。换股合并比现金合并节约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2009年度并购重组资产评估专题分析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资产评估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核心要件 2009年度,沪、深两市参与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总数及交易资产总量均创下了历史记录。并购重组整体呈现出涉及行业广、交易金额大,热点领域集中等特点,市场涌现出多起控股股东借助上市公司平台整合核心资产实现整体上市.以及跨沪深市场换股吸收合并等影响力空前的并购重组案例.体现了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黄睿竹 《会计师》2021,(15):58-59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分拆上市逐渐被企业所摒弃,各企业开始走上了通过吸收合并来整体上市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将优质资产引入上市公司,对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在吸收合并和整体上市完成后获得了正向的经济效应.本文以万华化学吸收合并万华化工实现整体上市作为研究案例,探究吸收合并后对其当期财务报表的影响,以及对企业本身和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希望为其他计划实施整体上市的企业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