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转基因大豆冲击中国大豆产业:过程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家琼 《南方农村》2009,25(3):49-52,64
受转基因大豆的冲击,1996年中国改变了长期以来的大豆净出口国的地位,成为净进口国。这一事实与跨国公司操纵转基因大豆有着直接关系。本文从跨国公司在转基因大豆技术研发资源获取、转基因大豆种植、转基因大豆销售及其在中国投资加工转基因大豆和加工产品就地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深入剖析,系统展示了跨国公司转基因大豆冲击中国大豆产业的详细过程,提出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相适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兵团加工蕃茄产业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番茄酱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显示出强劲的竞争力,新疆是我国番茄制品主产区和出口最多的地区。本文主要就国际、国内加工番茄产业的现状以及兵团加工番茄产业的基本情况和兵团加工番茄产业竞争力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兵团加工番茄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长远规划,科学布局,保持产业的规模竞争力;做稳基地,创新机制,夯实产业的基础竞争力;加强科技投入,产品升级,提高产业的效益竞争力;秉承优势,品牌营销,增强产业的现代化竞争力;延伸产业,强势扩张,提升产业的成长竞争力和扩大出口,培育国内市场,扩大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等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3.
一、把握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1、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中国正成为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制造基地。当今世界的产业转移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高技术产业中劳动密集型工序及非核心技术部门将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转移趋势呈现出三个新特点:转移环节呈现制造、研发、服务等环节联动转移的趋势;转移方式以跨国公司为主体,依托大型开发区,呈现地区集聚化趋势;就地区而言,国际产业转移向亚洲尤其是中国加速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前,跨国公司来华来沪投资已步出“试探性”阶段,投资项目和金额以及区域范围都有所扩大。因此,当前我们在继续创造条件,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前来投资的同时,应充分研究认识跨国公司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和产业发展将造成的多重影响,特别是负面影响,通过积极加强对其的政策管理,来提高我们利用外资的宏观效益。一、多重影响1.跨国公司投资内部一体化对东道国经济和产业的影响与冲击。跨国公司投资的最终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利润极大化。因此,只要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必然发生市场内部化行为。从正面效…  相似文献   

5.
关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多数文献是从国家和企业的角度进行分析,专门从产业层面分析的较少。本文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比例最高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例,针对跨国公司对我国电子信息业的影响,进行定性描述和特征归纳,最终为促进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全球化使得国际间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同时进行。国际产业转移,不再是单个项目、单个企业、单个产业的孤立行为,而是形成了一个以跨国公司为核心、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相互协调合作的组织框架。通过这些国际生产网络,国际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都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流动的飞速发展,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当代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获取区位优势等的重要来源:同时,跨国公司也对促进集群区域的经济增长和产业集群的国际化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跨国大企业主导与苏州IT产业集群演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集群已成为各级政府提升地方产业竞争力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拔。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产业集群已成为江苏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一个有效途径。江苏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省着力培育100个产业集群.提升县域产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力。现实的产业集群案例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9.
90年代以来,世界跨国公司、特别是一批名跨国公司开始在华大规模投资。跨国公司注重长远战略性投资。他们在华投资技术转让比较积极,经营规范,管理先进。注重人才开发,积极推进当地化。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不仅给中国带来了现代化建设所需资金。而且在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促进信息通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以及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原因,并对主要发达国家在华投资的区住选择进行了系统阐述,旨在掌握不同国家的投资规律,以便为落后省区所借鉴,最终缩短东西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0.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利用外资过程中必须要维护产业安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现实差异性是维护产业安全的前提;维护产业安全是各国的普遍做法,是对国际经验教训的总结,是维护我国根本利益的客观要求。为了有效维护我国产业安全,我们必须客观评价外资的作用,平衡利用各种外资方式,建立健全产业安全管理体制,增强国内产业竞争力,清理完善政府利用FDI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1.
(一)据统计,1995年8月底累计上海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2810个,阶议合同金额305亿美元.其中世界最大的100家工业性跨国公司中已有37家在上海投资,还有12家正立项待批;最大的50家综合商业胆务公司中,有12家已在上海投资,兴办了“三资”企业;最大的30家银行有15家也已在上海建立了分支机构。这些跨国公司投资项目有以下特点:一是投资规模较大、每个项目外方投资额平均在1000万美元以上,较全布利用外资每个项目平均投资额高出4倍多,可以看出跨国公司投资着眼于长期利益.考虑规模效益.经得起风浪;…  相似文献   

12.
区域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区域制定正确的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区域产业竞争力理论为指导,构建了一套适合于区域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权数决策分析方法,对徐州市域产业竞争力做了实证研究,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合理,评价方法较为简便实用,得出的结论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3.
在华外来投资不同阶段在投资战略、投资方式、投资规模、投资产业领域、投资区位等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仅从股权结构变化来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可大致划分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主要以合资或者合作企业为主;二是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主要以控股、独资为主。越来越多的合资企业在中国经营数年后,通过增资扩股,转变为外资控股或者独资企业,而新进入中国的外企则更多的选择了独资化进入策略。  相似文献   

14.
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粮食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中国粮食产业的特征,选用了适合中国特征的钻石模型来分析中国粮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针对中国粮食产业竞争力较弱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中国大中城市蔬菜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内涵特征,提出了进行城市蔬菜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蔬菜产业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并对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蔬菜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米加工业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中国大米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详细分析和阐述,结合大米加工业行业的特点,从促进行业发展的角度,展望了未来几年大米加工业的发展方向:“提升大米加工产业的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具有特色的粮食加工产业园区和集群;发展传统米制品主食工业化;着力推动粮食加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节能减排,减少大米加工电耗,提高稻谷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率;科技创新,推进稻谷加工关键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等。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以来,世界咖啡主产国和出口国主要集中在巴西、越南、哥伦比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而消费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等经济体。中国虽然在咖啡单产方面位列全球第一,但产量和收获面积仍不足全球总量的2%,且中国的咖啡原料、咖啡初加工产品和咖啡深加工产品均不具备国际竞争力。近年来,巴西、越南政府通过不断加大对咖啡产业的补贴力度、支持咖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扩大对外开放等方式来促进咖啡产业向价值链上游攀升。为促进中国咖啡产业发展,应建立以竞争力为导向的咖啡产业支持体系、加快咖啡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推动咖啡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阶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利用外资的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走出去”政策的鼓励,我国跨国公司将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以更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更好地利用东道国(地区)的区位优势。研究投资发展周期规律时,就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所处的阶段,以邓宁IDP理论实证表明:我国处于投资发展第二阶段的后期,正在向第三阶段初期发展。本文综合和扩展了我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阶段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来,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生产体系不断发展,并成为推动世界贸易与投资发展的主要因素。跨国公司通过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投资,将生产过程的不同部分,分布在世界范围内的不同区域,以利用成本、资源、物流和市场的微小差别所带来的好处。这就为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国内企业能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来学习跨国公司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在研发资源全球流动加速的背景下,首先回顾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投资类型划分的相关文献回顾,进一步系统综述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