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1年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河南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保障。长期以来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严重影响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在了解中原经济区范围的基础上,深刻探究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采取旨在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河南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本文确定了新型城镇化对三化协调发展的引领作用,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经验进行总结,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资源公平的解决方案.以期对我国各地区不断深入三化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徐君 《技术经济》2012,31(3):72-75
针对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问题——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简称为"三化")的协调发展,建立了相应的"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原经济区18个主要城市的"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8个城市整体的"三化"发展程度较低;省会郑州与其他城市的差距不明显,其核心城市地位不突出。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的亮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河南省在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涌现出郑州都市区规划建设、中心城市新区建设、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网络化发展、县城的快速扩张、特色镇的崛起、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突破等亮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涌现出移民搬迁型、产业集聚区建设集中型等六种模式.研究认为: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亟待土地政策法律突破和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牢牢把握为农民创造利益的大方向,还要在先行先试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市民化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推动南阳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一体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南阳作为一个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城镇化的比率比较低。因此,从南阳农民工的特点、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了深刻论述,然后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实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3,(7)
中原经济与我国各经济区建设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是富民强省,动力是深化改革,方法是统筹兼顾。税收管理如何适应后金融危机时代区域内、外日趋激烈的税收竞争,如何加强区域经济建设中的税收政策管理,把中原打造成新型工业化的试验区、新型城镇化的示范区、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区,在支撑中部地区崛起和服务全国大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已成为新时期全国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郑州市新型城镇化问题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郑州市被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成为了政府现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其核心城市区域,郑州市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也加速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尽管如此,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和矛盾,尤其体现在耕地变动与农民权益的保障方面,制约着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并结合日本城镇化的先进经验与教训,分析了郑州市某行政村新型城镇化在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而提出适时的政策建议,对于加速社会转型,促进城乡共同发展、中原崛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对于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三化”协调发展,面临有利机遇,必须着力抓住机遇,构建现代化城镇体系,强化产业支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妥善处理“三化”协调发展关系,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城镇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9.
中原经济区农村城镇化金融服务的供求矛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载体,城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的表现.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进程的前行和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金融需求的变化.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水平关系着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近年来,中原地区农村基础性金融设施和服务建设取得极大进步.首先,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其次,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也在建立之中.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政策不断完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机构出现,在贷款规模方面也逐步增长.与此同时,和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需求相比,中原经济区农村金融的服务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供求矛盾阻碍着城镇化的进程.中原经济区要实现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必须得到金融服务的重要扶持.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中原经济区城镇化中农村金融服务的供求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金融服务供求矛盾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杜庆霞 《时代经贸》2013,(24):163-163
新形势下中原经济区国土开发问题面临诸多挑战,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增加等都增加了用地需求,因此,科学解决区内国土开发问题迫在眉睫。本文即结合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特点与国家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意见,指出对中原经济区进行科学的主体功能区规划设置的必要性,从而坚定主体功能区规划策略,推动中原经济区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关于市场主导型城市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春生 《生产力研究》2004,(8):26-27,31
市场经济是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制度前提 ,市场主导型城市化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城市化的普遍选择。目前 ,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在城市化发展中 ,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 ,才能促进城市化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发展知识经济可以有效解决中国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文章探讨了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理论、城市与现代经济的关系、中国发展知识经济的路径选择,提出中国发展知识经济的空间结构是“升岛成陆”,即以各级有条件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为主先行发展知识经济,然后带动其它地区,扩大发展知识经济的区域,从而最终像地球科学中的升岛成陆造地运动一样,实现全国发展知识经济。同时,要通过行政区划制度创新促进这一进程,要将一些大城市升格为直辖市。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中国城市化道路与对策构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伸小敏 《经济地理》2000,20(3):54-57
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世纪之交,中国城市化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本文从城市化内涵 和中国国情出发,以中国城市化现状问题为突破口,借鉴国际经验,结合现代化城市发展趋势,提出中国城市化应该实行农村城市化与城市内涵化共同发展的战略,构建与区域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可持续的多元化城市化道路模式。  相似文献   

14.
辽西走廊地带是连接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重要纽带,也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一环,其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意义重大。在充分研究辽西走廊地带的区域特征基础之上,分析了辽西走廊地带城镇化的发展特点,探讨了辽西走廊地带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辽西走廊地带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中城市化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官卫华  姚士谋 《经济地理》2002,22(5):579-584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东西部差距,是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了西部地区城市化的现状特征,针对其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城市化进程应该注意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笔者认为西部大开发其实就是西部的城市化,西部大开发战备的具体落实应该体现在城市之上。而西部大开发也应当以城市化为先导,以城市化作为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现代历史时期城市(仅指建制城市)数量增长作为中国城市化的重要侧面,结合中国城市化动因分析,探讨了城市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通过对中国现代历史时期及现代化过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各个阶段城市数量增长状况及增长原因分析,认为区域城市增长及城市化进程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提出我国今后建制城市设置应主要基于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关系科学规律基础上,限制城市数量的盲目增长。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传统城镇化的弊端日益显现,以促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致力于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成为非常明朗的发展趋势。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以郑汴都市区为增长极,以中原城市群为依托,着力构建由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省级区域中心城市、县(市)域中心城市、特色城镇和农村新社区构成的新型城镇体系,坚持紧凑型城市布局方针,努力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乡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道路,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基地。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率达50%以上,郑汴都市区人口集聚规模800—1 000万,中原城市群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中西部地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配套完善,建设城市立体交通系统,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城乡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城乡社会和谐局面初步形成,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珠三角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初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金龙  谢玲玲 《经济地理》2011,31(2):242-246
城镇化的本质就是通过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产生较高的资源配置效率,以此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珠三角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城镇化不仅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镇化的缩影,更是代表了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城镇化应该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在新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基础上,对珠三角城镇化可持续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年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改革开放30年见证了珠江三角洲瞩目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成就.农村城镇化是珠三角在当时全国展现的一种全新城镇化现象,其中,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是农村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对外开放是农村城镇化的加速器,而国家执行的有关政策,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关键的激励因素.在这30年之间,珠三角城镇化的空间模式从"小集聚,大分散"向"大集聚,小分散"的格局演变,城镇空间演变的动力也由原有的外商直接投资向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转变.展望珠三角的未来,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是珠江三角洲的必然趋势,同时珠港合作格局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以广州和香港两大城市为核心的环珠江口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必将以全新姿态崛起于世界地理版图之上.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部地区人口城镇化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开泳  陈田  董玛力 《经济地理》2008,28(3):353-356
中部地区成为国家近年来关注的热点地区。中部地区人口众多,城镇化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文章基于GIS和数据分析,总结了中部地区人口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基本特征,包括人口城镇化速度快但水平低;各区县人口规模相差很大,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城镇化的区域差异明显;都市经济区和人口—产业集聚带初步形成;各省的离心化倾向明显,表现出一定的核心—边缘结构等。中部地区的城镇人口空间分布的集聚态势明显,城镇化区域差异将进一步扩大,最后针对中部地区城镇化空间格局的优化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