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每年的岁末年初是员工跳槽的"高发期",一年一度的职员与企业之间跳槽与反跳槽的"战争"表现出白热化,跳槽现象变得更加疯狂,考核、兑现、跳槽似乎已成了企业一些员工的年底"三部曲",使得  相似文献   

2.
当老板只是把员工当成一种帮助其赚钱的工具时,员工也就没法儿把自己和企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在咱们中国,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很忌讳频繁跳槽的人,只要一看简历,此人呆过不少地方就让企业倍加反感,似乎不论理由只要是跳槽频繁的就不被看好,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把跳槽频繁者打入"不安份"的行列.  相似文献   

3.
被誉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世界顶级企业松下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松下幸之助之名,可谓天下尽知.然而,其门下也有"跳槽"者.那么,他是如何对待"跳槽"员工的呢?惯于听取逆耳之言的松下幸之助认为,"跳槽"的员工总是希望到更好、更强、更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企业就职,这是有进取心的一种表现,而且这些人往往已经发现公司的某些弊端.为此,松下幸之助对主动脱离公司的员工不仅一律热忱欢送表示祝贺,还诚恳请求他们留下批评意见和建议.这项工作一般通过公司召开"跳槽"者欢送会或者话别会来完成.据悉,松下公司的许多决策便是根据"跳槽"者的临别留言改进的.松下公司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员工跳槽的转换成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员工的频繁跳槽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中的难言之痛。本文借鉴经济学中转换成本的概念,界定了员工跳槽转换成本的概念,并对其构成要素做了重新划分。文章认为,研究员工跳槽转换成本对于留住员工、降低员工流失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80后、90后员工成了企业管理中的热门话题.面对当今有些青年人在家庭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闪婚""闪离"、在职场中频繁跳槽的"闪辞""裸辞"等现象,传统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有的企业管理者甚至于陷入手忙脚乱或束手无策之中.那些个性极其显著的80后尤其是90后职工,让众多的管理者和商家大费思量.特别是仍然习惯于让员工一味服从"组织需要"、甘当企业的"螺丝钉"的企业领导者或管理者,更是视他们为"异类",大喊头疼、大加批评或大倒苦水.可是,无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们理解与否,80后、90后正以其不可阻挡的步伐,跨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主流队伍,逐步从生力军向主力军转变,并以自身的鲜明特点,给社会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交往方式以深广的影响,有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员工流失是当前困扰许多企业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民营企业面临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员工频繁跳槽的问题。员工的频繁跳槽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稳定性,还可能带走企业的客户或技术秘密,给企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员工流失问题已经逐渐为中国企业管理人士所关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员工跳槽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员工频繁跳槽不但会使企业的人才流失,阻碍业务发展,也会影响企业的形象及企业文化,甚至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经营。认清员工跳槽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员工流失,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企业核心员工是指那些拥有专门技术、掌握核心业务、控制关键资源、对企业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员工.他们一般具有创造和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够建立和推动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升级、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务实、忠诚、积极和有牺牲精神等特征.一般来说,企业核心员工会占到企业总人数的20%-30%,他们集中了企业80%-90%的技术和管理,创造了企业80%以上的财富和利润,他们是企业的核心和代表,是企业的灵魂和骨干.但同时,核心员工也是人才市场上主要的争夺对象,他们"跳槽"的机会最多、可能性最大,他们一旦"跳槽",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估量.因此,企业应明确核心员工的需要,并根据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赵聪 《人力资源》2008,(1):76-77
婚姻生活有"七年之痒",职场生涯则有"三年之痒",而且,"痒"的人很多是年轻的"80后"们…… 又到了年终岁尾的跳槽高峰期."80后"雇员视野开阔,思想活跃,追求时尚,喜欢刺激与冒险,因此,当他们出现在跳槽的"大军"中,就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民营企业普通员工有20%-50%的年度流动率,中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每年也有20%在流动.在这些流动中,大部分是员工跳槽炒老板的"鱿鱼",特别是在中小企业,员工频繁跳槽更为普遍.而由此带来的员工队伍不稳定、企业难以上规模上档次、核心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令民营企业的老板们大为头痛.  相似文献   

11.
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员工跳槽现象较为普遍,这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明显的:一是使企业增加了重新招聘、培训人员的费用;二是劳动生产率很难保持稳定状态;三是很难保持稳定增长的客户满意度,更有甚者,频繁的员工跳槽极易导致客户流失。导致企业留不住员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员工频繁跳槽与当前许多企业的管理过于刚性、忽视人文关怀,尤其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忽视对忠诚这一职业道德的培养不无关系。于是,忠诚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忠诚管理的内涵企业忠诚管理的内涵既包…  相似文献   

12.
浅析旅行社员工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的旅行社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着旅行社员工频繁跳槽和流失率过大等问题.这不利于旅行社服务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也不利于其经营管理和经济收益的成功。文章分析了旅行社员工的角色定位不当给旅行社运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一些使员工能够正确进行角色定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每年的岁末年初都是员工跳槽频繁的时节。员工为什么跳槽?对企业不满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不少企业,企业经营管理者一味强调用户满意度,而很少过问员工满意度。其实,员工满意度与用户满意度以及企业的命运是直接相关的。员工满意度高,为用户提供满意服务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14.
姜博 《人力资源》2007,(22):26-30
人才若不为我所用,就很可能被竞争对手所用,越是核心的人才,就越是如此。近年来,许多知名企业高管人员离职,甚至集体跳槽,引起企业、甚至行业震荡的消息时常见诸媒体。因此,人力资源部门不得不经常面对员工的离职问题。在倡导和谐劳动关系的大背景下,企业开始采取措施管理离职员工,维系良好关系,以期这些人才在离职后还能为组织发挥余热。然而员工离职总会对企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离职之后再进行管理难免为时已晚,须从"管理离职员工"转向"员工离职管理"。  相似文献   

15.
当老板只是把员工当成一种帮助其赚钱的工具时,员工也就没法儿把自己和企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在中国,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很忌讳频繁跳槽的人,只要一看简历,此人待过不少地方就让企业倍加反感,似乎不论理由只要是跳槽频繁的就不被看好,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把跳槽频繁者打人“不安分”的行列。这种被认为是“不可任用”的员工在现实中的确不少,以稳定性胜过能力的用人方法也被许许多多的企业所推崇。  相似文献   

16.
员工跳槽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常见现象,跳槽原因既有薪酬体系、岗位职位设计不合理等制度因素,也有企业管理伦理、员工个人伦理品质等非制度性因素.对企业而言,跳槽的员工往往是在企业表现良好、业绩突出的优秀员工,此类员工的跳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和损失.如何避免员工跳槽,一般的企业都会从技术性的角度去探讨对策,而忽视对跳槽的深层次思考--从管理伦理角度分析员工跳槽.  相似文献   

17.
《科技与企业》2011,(1):41-42
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员工跳槽现象较为普遍,这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明显的:一是使企业增加了重新招聘、培训人员的费用;二是劳动生产率很难保持稳定状态;三是很难保持稳定增长的客户满意度,更有甚者,频繁的员工跳槽极易导致客户流失。  相似文献   

18.
对"80后"、 "90后"新生代员工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倍感困扰的一个问题.究其原因, "60后"管理层的"英雄式领导"和"80后"新生代的个体化倾向之间的巨大差异,导致在管理体制、领导行为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冲突.  相似文献   

19.
所谓"准员工",就是已经与用人单位签约,但尚未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在校应届毕业生.今天的"准员工"大多是富有朝气与梦想的"80后",企业该采取何种措施对他们进行有效管理.以规避各项风险?这是值得企业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由于全球劳动力人口的变化,在欧美国家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生的婴儿潮一代和中国生于50‐60年代的一批企业核心员工在5-10年都将面临着退休,而对于他们目前在众多公司内担当的重要管理岗位,却没有足够胜任的员工来接替,另外一方面,与接班人后继乏人和员工提出更多对企业的要求相比,更加严重的是员工频繁的跳槽,比如在国内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大城市,跳槽更成了家常便饭,跳槽给企业带来的财务成本的增加更是触目惊心,这种变化对于传统的雇佣关系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员工似乎拥有了更多挑选工作的权利,并对雇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怎样培养,寻找和留住人才就变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