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所有权的否定之否定--纵论制度变迁中的俄罗斯土地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俄罗斯近几个世纪的发展变革中,土地问题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对俄罗斯土地制度的变迁考察中,我们可以发现,与俄国集权传统相适应,俄罗斯的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都是由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强制推行的。本文分三个大的历史时期即旧俄国时期、苏联时期和俄罗斯当前时期,全面阐述论说俄罗斯土地制度否定之否定式的两次历史巨变。  相似文献   

2.
土地制度变革中俄罗斯的土地整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调整土地关系、组织土地利用措施系统的土地整理3工作在俄罗斯存在已久,但这一名词正式出现已是19世纪后半叶。由于不同历史时期进行土地整理的目的不同,它所反映的经济关系和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不同的。在苏联发展时期,它成为调整土地关系,组织充分、科学、合理、有效利用土地,提高农业水平,保护土地的国家措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土地制度产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赋予土地整理新的内容。1俄罗斯的土地制度变革还在苏联解体前即199O年下半年,俄罗斯开始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改革的口号是主人回归土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从"私有私营"到"公有公营"再到"公有私营"几个历史时期,每一时期的土地改革始终围绕所有权及其派生的经营权、收益权的归属问题展开;从产权角度,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轨迹可以分为"产权各项权能统一"时期、 "两权分离"时期和"两权分离基础上权利进一步分解"时期.不同时期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权利重新界定和相关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对不同时期土地产权结构及绩效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对当前农村土地产权新的结构演进"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农村金融是以农村金融的需要与供应为中心的资金调剂活功。这些资金的融通,部分是由个人或机关团体借贷、预支预付,部分是农村金融机关、组织部门办理存款、贷款、汇兑、代理收付和转帐结帐等等来实现的。这些资金融通的实质和方式方法,尽管各历史时期不同,但其融通活动是延续的。本文则着重叙述我国解放前后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农村金融及一些史史,以供研究农村经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鱼文化具有丰富的隐喻意象,其历史演化亦折射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轨迹。通过文本分析法、图案比较法和符号互动论,本文抽提出鱼文化的主要隐喻意象,即鱼喻女性、鱼喻男性到鱼鸟呈祥。经过对这些隐喻意象的分析,推论中国鱼文化的演化大致经历3个时期,即生殖崇拜期、脱神寓瑞期到寻常泛化期。本文认为鱼文化的历史演化轨迹,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中国众多动植物文化的历史发展轨迹,即这些动植物崇拜大都经历了由性而神、由神而瑞、由瑞而俗3个时期。  相似文献   

6.
在浙江,我们曾作过一些调查访问,翻阅了一些历史资料,发现许多农特产品产量的最高年份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其间虽然经历了革命阶段,社会制度亦发生了根本变化,各项生产建设事业都有了很大  相似文献   

7.
由于地域和工作的便利,笔者多次去俄罗斯学习考察,特别是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与笔者所在地黑河市一江之隔,鸡犬相闻,两地农业官员来往交流频繁,因而对俄罗斯农业现状进行了初步了解。前苏联时期,俄罗斯行政区划为49个州,6个边疆,16自治共和国,5个自治州,有1007个城市,2066全城镇。全俄罗斯国土面积为1710万平方公里,人口为1.48亿,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6人,城市  相似文献   

8.
正文化是经济生产方式下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不同的地域和历史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同样不应忽视对该时期文化的分析。美国乡村音乐作为美国本土音乐的重要流派,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范围内收获了大批的狂热爱好者。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乡村音乐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其发展态势与历史事件影响下社会心理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对美国乡村音乐的研究,不应仅局限于艺术学领域,还可以通过联系美国乡村音乐发展背景实现对乡村发展的研究。谢为群所著的《音乐之旅:美国乡村音乐》 (安徽文艺出版社)一书正是基于这一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9.
16世纪中叶以前我国蔗糖业生产概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正庆 《中国农史》2003,22(4):24-30
文章对16世纪中期以前我国糖业生产的情形作了一次简略的概述。认为:16世纪中期以前,我国古代糖业生产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分别是:粗糖期、沙糖期和糖霜期,并且对这三个时期的特点作了简要的总结。进而指出:我国的制糖业经历这三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甘蔗种植业的发展,促进蔗糖消费的不断增长,为以后的糖业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和民众消费基础。  相似文献   

10.
包平 《中国农史》2006,25(4):31-37
我国现代农业教育发端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经历刚刚过去的百年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教育体系。回顾20世纪的发展轨迹,有筚路蓝缕的艰辛,有曲折动荡的苦涩。也有辉煌成就的慰藉。本文以20世纪中国农业教育的思想变革和学制发展为主线,尝试将百年农业教育划分为四个历史发展时期,并研究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和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1.
回眸三北防护林工程第一阶段23年的风雨历程,在工程建设理论与实践上,经历了单一生态型、生态经济型和生态与产业并举三个时期。其发展的历史轨迹表明: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走生态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是发展所向,时代所趋。  相似文献   

12.
养老保险是国家为保障劳动者离休、退休后的基本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由于适用人数多,基金数额庞大,因而构成了社会保险制度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对保持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使得改革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显得尤为迫切。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于建国初期,迄今已有53年的历史。根据不同时期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和内容,可以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一)中国养老…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上人类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在这块土地上劳动和生息的世代人民,为我们谱写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历史本身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有三四千年,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几个阶段,中国财税的历史也同样经历了数千年漫长的历程,在理财思想上也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我国古代的某些理财思想,从维护封建统治、理顺财税分配、协调国家与农民、需要与可能等诸多关系出发,在各个时期的理财领域发挥了突出作用。学习和研究几千年来中国财政思想的…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较长历史发展时期。到2005年,全省初步形成了农业种业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我国采取了不同的旅游价格规制模式,经历了加强规制、放松规制和规制变革三个阶段。在目前的规制变革阶段,应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加速规制体系创新,包括规制目标的创新、规制工具的创新以及规制机构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社会经济背景的不同将民间审计的产生发展分为四个历史时期,简要回顾了各个时期的重大审计失败案件,分析了对民间审计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定格记忆、重现历史,传承家风、昭示情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前夕,党委组织部在总行机关举办"述说老物件故事、传承农发行家风"专题展览。展出的40件老物件故事,是在全行离退休干部报送的462件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它们记录了农发行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场景和重要事件,再现了老一辈农发行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感人事迹和光辉形象。难得一见的老物件、生动精彩的好故事,  相似文献   

18.
试论农地制度变迁的原因及其绩效的衡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中,完整的社会制度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个相互作用的不同层次组成的。其中经济基础是原生的,它决定着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制度的基础。它决定社会制度的生产、发展和灭亡,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制度安排,马克思在  相似文献   

19.
世界高等农业教育约有250年历史,经历创立、兴盛和重构三个发展时期,是高等教育组织适应社会需求的产物。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旧大学的批判,启蒙运动和第一次产业革命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催生了欧洲早期的农业专门学院;近代科学革命向生物学领域的延伸和第二次产业革命,促进了美国赠地农学院的建构和大学化;第三次产业革命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重构了世界高等农业教育系统。中国近现代高等农业教育有100余年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晚清至民国的综合化时期,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的专门化时期和改革开放后的多样化时期。中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应面向经济全球化和正在兴起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探索实施"新农科"教育。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系统性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空间治理实践的历史变迁,总结建党百年以来党的空间治理的主要特征和历史经验。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空间治理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4个阶段的历史变迁与演进,各时期面临的主要矛盾、空间治理重点和治理手段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2)中国共产党百年空间治理历史经验为:主要矛盾与空间治理之间形成正向反馈机制,空间治理中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空间治理主体结构和手段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研究结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对空间治理的探索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应以坚持党的领导为前提,推动空间治理体系和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平衡空间治理中的多元取向,优化衔接空间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