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姚学颖 《物流科技》2015,(4):129-133
随着世界范围内国家与地区之间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贸易便利化已经成为影响贸易往来的热点问题,得到各国与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文章重在研究中国与周边主要大国贸易便利化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选取口岸效率、海关环境、宏观环境与电子商务4个一级指标与15个二级指标构建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测算中国、印度、俄罗斯、蒙古国和哈萨克斯坦5个国家的贸易便利化程度。测评结果表明:中国的贸易便利化程度最高,蒙古国贸易便利化程度最低。中国虽然整体实力在5个国家中相对较高,但其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基于增长极理论和现象分析,从人口、经济、用地三个方面总结省会增长极发展情况.结果 发现:全国27个省呈现单强核、多强核和无强核三种空间地理类型.其中,单强核省份15个,其多受自然条件、历史阶段和"强省会"政策影响;多强核省份7个,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无强核省份5个,多为中部地区省份.研究建议,因自然条件导致的单强核省份和无强核省份应继续强化省会增长极作用,其他类型省份可通过多中心策略促进省域均衡发展.新时代省域增长极打造应摈弃以土地开发为主导的发展思路,可通过人才、技术方面的投资进一步强化增长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才现如今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全面发展的核心。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已经成为我国各个省市的奋斗目标。论文首先阐述了人力资源强省的相关概念,构建出适用于人力资源强省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从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收集整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个指标数据,将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运用综合评价法得出各个人力资源强省的综合排名,并通过聚类分析将其分为三类,验证评价结果,使各个省市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重点的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标:研究中国企业参与垂直分工会对其技术创新产生何种影响。研究方法: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统计库匹配数据测算中国企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VSS),继而实证分析垂直分工对不同所有制、贸易类型及组织模式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企业的VSS从2000年的0.48下降至2013年的0.27;整体来说,中国企业参与垂直分工对其技术创新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区分所有制、贸易方式和组织模式后发现,垂直分工对外资企业、加工企业及外资加工企业的创新抑制效应最大。研究创新:在Upward等(2013)和张杰等(2013)关于VSS测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研究价值:支撑了中国目前实施的“做强一般贸易、扩大一般贸易规模”的政策。该政策虽然使得企业的垂直分工程度不断下降,但不会削弱其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对外文化贸易是国际贸易中一种特殊的服务贸易,它主要属于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贸易活动.文化贸易中包括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按照日内瓦WTO统计和信息系统(SISD)提供文献,服务贸易分为11大类142个服务项目,其中第10大类是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此类包括娱乐服务;新闻机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及其他文化服务、体育及其他娱乐服务.文化服务贸易还包括第一大类商品服务中F类的印刷、出版及第二大类通信服务中D类的视听服务.  相似文献   

6.
李峰  朱煦 《数据》2013,(7):54-55
背景故事:聚焦京交会什么是服务贸易?一句话概括就是,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服务贸易的统计类别主要包括运输、旅游、通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和宣传、电影和音像、其他商业服务等大类。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市服务贸易规模已经达到895.4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1.4%,随着2012年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京交会)的成功举办,北  相似文献   

7.
从存量和流量两个角度定义金融深化指标,利用2000-2015年我国东部地区八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F统计量计算方法,确定使用固定效应变参数模型.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八个省份金融深化存量指标和流量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性不一致;某些省金融深化存量指标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金融深化流量指标对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针对各省不同情况分别提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几年内,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在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主体和贸易的地理方向的变化,现有贸易融资业务已不能满足进出口企业日益差异化的融资需求。各大小商业银行业也将国际贸易融资看做其重要的业务来源,将其作为利润增长点。但是国际贸易融资也存在巨大的风险,主要有国家风险、外汇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欺诈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本文通过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的现状进行简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贸易是城市的重要功能,更是中心城市的重要功能。交通发达和区位优越的中心城市需要选择以贸易带动经济的发展之路。郑州发展贸易的优越条件,展示了其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广阔前景。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贸易发展的功能效应是多方面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壮大城市经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形成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推进中原经济振兴和全国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目前在我国的国家中心城市中,郑州的贸易规模及与贸易相关的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贸易功能,必须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打造强大影响力的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增强支撑贸易发展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强贸易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基地建设,优化贸易经营主体发展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国贸易失衡的结构特征和原因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占GDP比重与其他新兴经济体相比并不大,但对欧美的贸易顺差以及对日、韩的贸易逆差的绝对规模处于上升趋势;从地区层面看,贸易失衡主要由贸易规模最大的几个省份引起;加工贸易占比越高的行业,贸易顺差规模越大。本文的政策启示如下:随着引进的外资类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我国与欧美的贸易顺差会逐步减小;我国与欧美国家的"非对称投资关系"是引起贸易失衡的重要原因,发展更为对称的投资关系是缓解贸易失衡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今后的经贸谈判中,提高欧美国家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准入仍是我国需要突破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肖丹  刘联辉 《物流技术》2011,(11):101-103,112
结合城市物流系统的特点,以民用汽车拥有量、通车里程和物流业从业人数为投入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和货物周转量为产出指标构建了城市物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E-DEA评价模型,以广东省21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各城市物流系统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超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物流效率值相对较低的城市物流系统建设与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孟为  张宇 《财务研究》2022,(1):77-91
本文采用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探究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企业外汇衍生品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设立后,试验区内及其所在地上市公司外汇衍生品投资倾向显著提升.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这一关系在面临风险更高、资产周转能力较差、多国化经营程度较低、处于激烈竞争行业以及面临融资约束的样本中更为明显;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西藏)的装备制造业及其七个子行业的产业竞争力进行测度并排序。通过安徽省与其它省份和地区的该产业竞争力现状的对比分析,从强化优势产业,增强多方合作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能够有效提高安徽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思  刘鹏 《物流科技》2012,(7):36-39
在我国商贸流通加快发展的大环境下,通过对2009年河北省商贸流通与全国先进省市商务流通的数据比较和计算.采用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得出河北省商贸流通与全国先进省市商贸流通的差距.并针对这些差距对河北堵的商务流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旨在加快转变河北省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河北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业体系。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九省二市现代化水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各界学者对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自选了评价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对长江流域九省二市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估 ,按照它们的得分将其划分为四个层次 ,提出了长江流域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几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物流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重点。通过物流设施建设、拓展物流业发展的新方向,促进地区融合、加强多边贸易、加速互联互通,是我国现行经济格局下“一带一路”重点建设省市物流发展的新走向。文章从政府行为、社会效益、服务水平三个维度构建了包含地区经济、物流政策、数字物流等14个指标的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法对我国“一带一路”重点建设省市的物流绩效进行评价,发现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地区差异大、服务水平过低的现象。结合地方政府的政策解读,发现我国地区物流绩效水平呈现出一定的政策相关性,可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促进地区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ductive efficiency of 141 public hospitals from 1998 to 2004 in two Canadian provinces; one a small province with a few small cities and a generally more rural population and the other a large province that is more urban in nature, with a population who mainly live in large cities. The relative efficiencies of the hospitals, the changes in productivity during this time perio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fficiency and the size or scale of the hospital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he mode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lth care use case mix adjusted hospital discharges as the output, and nursing hours as inputs. We find clea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provinces. Making use of ‘own’ and ‘meta’ technical efficiency frontiers, we demonstrate that efficient units in the larger and more urban province are larger than non-efficient units in that province. However, efficient hospitals in the smaller and more rural province are smaller than non-efficient hospitals in that province. Overall, efficient hospitals in the larger more urban province are larger than efficient hospitals in the smaller more rural province. This has interesting policy implications—different hospitals may have different optimal sizes, or different efficient modes of operation, depending on location, the population they serve, and the policies their respective provincial governments wish to implement. In addition, there are lessons to be learned by comparing the hospitals across the two provinces, since the inefficient hospitals in the small rural province predominantly use hospitals from the large urban province as benchmarks, such that substantially larger improvement potential can be identified by inter-provincial rather than intra-provincial benchmarking analysis.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背景下,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从区域物流业的投入水平、产出水平、区域经济活力的显性水平、潜在水平四个维度选取16个物流业对区域经济活力的影响因子,分析物流相关指标与经济活力之间的关联度。针对23个省市,运用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建立区域经济活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先进、良好、中等、落后四个等级的划分,广东、江苏、山东位于区域经济活力前列,并针对不同等级分析影响其经济活力的成因。研究表明: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和非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之间的经济活力存在着较大差异。最后为提高区域经济活力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先决条件,面对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和谐社会的建设要以西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为突破口。从区域创新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西部12个省域进行了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并提出了和谐社会建设中提高西部省域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朱新球  赵慧达 《物流技术》2021,(3):45-49,58
以福建省为例,主要从经济能力、物流发展潜力、服务能力和地理要素等四方面提出了影响福建省水产品冷链物流网络的指标,运用灰色聚类的分析方法,将福建省主要的9个地级市作为物流节点进行水产品冷链物流网络的总体规划,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布局方案。结果表明,将福州、厦门、泉州和漳州四市作为冷链物流园区节点城市;将龙岩和莆田两市作为物流中心节点城市;将三明、南平和宁德三市作为配送中心的节点城市。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福建省地理要素和物流网络经济性,对水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布局予以细化,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