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对沪深300指数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正坤  张勇 《宏观经济研究》2014,(3):100-108,135
本文借鉴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研究股票收益率(Rst)、债券收益率(Rbt)和利率收益率(Rct)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通过建立非对称三元对角BEKK模型研究股市、债市及货币市场指数的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对股票市场存在均值溢出效应;当期三个市场的波动都具有明显的ARCH效应,其波动受自身的前期冲击影响明显;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的联合波动效应显著为正,政府或者监管者在制定政策时可选择适度盯住债券市场,改变股票市场收益率情况,避免股市出现较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2.
王擎  张恒 《财经科学》2010,(10):41-47
本文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和二元GARCH模型等实证方法分析了国际热钱流入与我国股市价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际热钱与我国股市价格有一定的相关性;我国股价短期会影响国际热钱的流入,而热钱的流入会在较长时期内影响我国股价;国际热钱和我国股价不但有波动的ARCH效应和GARCH效应,而且还具有明显的波动溢出效应,所以,防范热钱流入对股市的冲击仍是当前政策上需要加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1996年12月26日—2010年11月12日中国股票市场的总体收益率和交易量为研究对象,从非预期交易量变化角度对牛市行情中所呈现的正向非对称进行解释。研究显示,由于牛市行情中单位正向信息冲击相比熊市行情中单位负向信息冲击对非预期交易量影响更大;当在波动方程中加入非预期交易量后,牛市行情中的正向非对称性得以消失,并表现出和熊市行情相一致的负向非对称性。这表明投资者在牛市行情中的交易行为特别是非预期交易量变化,是造成中国牛市行情波动正向非对称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H股指数期货作为与中国内地股市关联度最高的海外股指期货,它对现货市场的影响是观察沪深300指数期货对现货市场影响的重要窗口。本文基于混合分布假说,分别利用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与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H股指数期货推出前后现货市场内部交易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显示:现货市场交易量与收益率之间不仅存在双向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并且在股指期货推出后,现货市场交易量推动价格波动的能力更强,由此表明H股指数期货降低了现货市场信息不对称,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则低估了交易量与收益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信息与股价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投资学研究的重点。与以往此类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引入了投资者基于网络信息对某一类事件的关注,并研究这种关注与重要信息及股价的相关关系。具体来说,一方面我们研究投资者关注程度与股价波动的相关关系,看能否根据关注指数的变动率来预测几天之后的股指变动率和股票交易量变动率;另一方面,考察重大政策出台前后关注指数的变化情况,研究关注指数与官方出台政策的联系。本文的基本结论是:1、网络信息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财经动向的重要信息来源;2、关注指数与上证、深成股票指数、股票交易量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3、关注指数与上证、深成股票指数有着大致相同的重大变动点,并且具有明显的先行特征。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上证价格指数、S&P500股价指数和WTI石油价格资料和t分布的GARCH模型研究了美国股价指数和石油价格指数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对中国股价收益率和波动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发生前,美国股价收益对中国股价收益和波动的影响尚不明显,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股价收益对中国股市的收益和波动的影响都是显著正向的;虽然石油价格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对中国股票价格收益均有负向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能对股价的过度波动做出反应吗?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分三种情形讨论货币政策是否能对股价的过度波动做出反应 :( 1 )完美市场中的资产选择模型表明 ,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 ,股价没有高估或低估的情况 ,市场完美的调节机制不需要货币政策的干预 ;( 2 )完美市场约束条件修正后的资产选择模型表明 ,在信息费用的约束下 (信息费用是约束条件下的极小化 ) ,一是市场自身有纠错的功能 ,二是央行干预的种种前提不成立。 ( 3 )中国特定约束条件下的资产选择模型表明 ,股市高的预期收益率主要由高的风险报酬和高的交易成本所抵补 ,利率调节对股市上升中的高收益率和下跌中的深度套牢没有任何影响 ,货币政策干预股市过度波动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股市收益率为例,研究通胀和非通胀时期资产价格对物价的不同表现,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物价在通胀时期对股价的解释能力更强,脉冲响应函数的估计结果则显示通胀期间物价的上涨对股市收益率的负面冲击强烈而持久,非通胀时期物价的上涨,短期内对股市利好,但中长期仍会蚕食股市收益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股市收益率为例,研究通胀和非通胀时期资产价格对物价的不同表现,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物价在通胀时期对股价的解释能力更强,脉冲响应函数的估计结果则显示通胀期间物价的上涨对股市收益率的负面冲击强烈而持久,非通胀时期物价的上涨,短期内对股市利好,但中长期仍会蚕食股市收益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GARCH模型族的上海股市波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证综合指数为研究对象,采用GARCH模型族对2000—2006年中国上海股票市场的波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上海股市具有明显的ARCH效应,股指收益率具有显著的"尖峰厚尾"特点,存在波动的集群性,市场"杠杆效应"显著,期望收益与期望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应用GARCH模型族对沪深300指数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沪深300指数的波动存在明显的GARCH效应,股市波动存在持久性和弱杠杆效应;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条件方差是平稳系列,股市具有可预测性,用EGRACH-M(11,)模型能很好预测股市的波动。  相似文献   

12.
史艳艳 《生产力研究》2012,(10):60-61,89
文章从市场层面来考察机构投资者能否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在现阶段的资本配置实践中,占主体地位的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并采用Granger因果分析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与股票指数收益率的相互关系。考虑到近年来股市的周期性波动,划分为全区间、上升区间和下降区间分别考察。结论表明,在股价上升区间内,市场指数收益是基金持股变动的原因,而在股价下降的区间内,二者互为Granger原因。因此,机构投资者助推了股价进一步偏离,并未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迅  吴相俊 《经济前沿》2009,(12):28-34
文中运用二元收益率BEKK—GARCH(1,1)模型,研究了我国在汇改后股市与汇市间的波动溢出。实证结果表明在两市间存在一个双向的波动传递关系,即股市与汇市均对它们相互之间市场“新息”产生反应。股市收益率对于它自身的波动不存在“新息”效应,而汇率自身过去的波动对当前收益率存在“新息”效应。汇市(股市)波动对股市(汇市)的冲击不存在持续性,即过去的波动对于预测未来的波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基于R/S分析的上海股市有效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上海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以1995年10月24日至2009年3月16日这一时间段的上证综合指数日收盘价对数收益率序列为研究样本,利用R/S分析方法计算出上证指数的Hurst指数,并对上海股市分形特征加以描述。实证结果表明,上证综合指数日收益率序列的Hurst指数为0.619607,明显偏离0.5,说明上海股票市场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股价的历史数据来获得超额利润,因而市场是无效的。最后,分析了上海股市无效的原因,并提出了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投资者会过度关注价格,而不是理性人理论认为的收益率,是造成股市过度波动的重要原因。投资者过于看重股价,导致低价股价格波动更为剧烈。借助创业板放宽涨跌幅限制的自然实验,本文发现改革后创业板股票极端波动加剧,主要来自低价股的贡献,且无法被收益率与彩票型偏好解释。利用低价股过度波动的反转策略能实现显著的月度超额收益,证实投资者更看重股价而非收益率,从而产生过度反应。此外,低价股在新闻公告日有更高的异常收益、更弱的盈余公告后漂移,进一步证实投资者过度关注绝对股价。交易软件、宣传榜单只显示价格而非收益率,可能加重了投资者的这一错误。设置灵活的涨跌停制度、注重收益率而非绝对价格的信息披露有助于减缓股市过度波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运用GARCH族模型对即将作为股指期货标的物——上证300指数进行间接实证建模研究。本文使用上证180指数研究上证300指数具有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上海股市股价波动确实存在显著的GARCH效应和冲击持久效应,并存在较弱的杠杆效应;收益率条件方差序列是平稳的,模型具有可预测性,GARCH-M(1,1)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与预测上证180指数。该仿真模型可以较好地实现点对点的长期高精度预测,克服了传统预测模型只能进行短期预测的缺陷。这不仅对于投资者规避风险,开拓利润空间,而且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货币反替代及其对中国股市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反替代是指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在本币坚挺且存在升值趋势下,普遍看好本币的币值或在本币货币资产收益率明显高于外国货币资产收益率时,改变原来对外币的偏好,从而抛售外币资产,持有本币资产,使外币过分集中于中央银行的行为和现象。在对热钱的内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分析货币反替代的目的和渠道,并对1990~2007年货币反替代率进行测度,进而实证检验货币反替代对中国股市的冲击。研究发现:货币反替代规模较大、流动速度加快、反转性强;货币反替代与国内股票价格正相关,即货币反替代会推动国内股价上涨;当货币反替代出现反转时,则会引起国内股价下跌。  相似文献   

18.
作为“金砖四国”中的成员,中印两国股票市场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比较分析金融危机发生后两国的股市波动性特征,对中国股市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借鉴意义。文章利用ARCH族模型对上证综合指数和印度孟买30指数日收盘价数据展开实证研究,比较解析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印两国的股市波动性特质,分析表明可变性和波动集簇性是两国收益率波动均呈现出的明显特质,而且印度比中国有更强的显示度;此外,中印两国股市收益正的风险溢价表现不显著;杠杆效应在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和印度孟买30指数收益率中均有体现,而且杠杆效应在印度股市的影响要高于中国股市。这对于确保中国股票和证券市场持续、稳定、强劲发展具有显著的理论说服力及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甄增荣  李双成 《现代财经》2004,24(9):38-42,46
首次引入广义混合分布假说(MDH)理论,并利用中国股票市场数据检验其是否能够解释日收益波动与交易量的动态关系。结论显示:对数交易量的非预期成分是日信息流很好的工具变量;日收益波动序列可以分解为预期成分和非预期成分,非预期成分是由日信息流对市场的冲击产生的,预期成分主要由滞后的收益冲击所趋动;日收益波动包含传统GARCH模型不能反应的很大随机成分。  相似文献   

20.
中国股市的波动性及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基于GARCH模型族的计量分析,对上证A股综指、道指、富时100指数和日经225指数收益率序列有关波动性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比较,并得到基本结论:1998年7月至2008年7月期间,上海股市的总体波动性水平要高于其他三个股票市场:上海股市较高的波动性表现在日收益率序列、周收益率序列以及月收益率序列等多个时间维度上;同时,上海股市较高的波动性还表现在波动的幅度上和波动的频繁程度上。本文还指出,中国股票市场较高的波动性不能简单地从宏观经济波动性或对外金融开放角度来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