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市危机特别是证券公司倒闭破产风潮催生了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基金制度相关办法已经不能适应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的现实需要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是我国金融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基本功能是补偿投资者因证券公司破产而导致的财产损失,从而维护投资者信心和稳定证券市场。与境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设  相似文献   

2.
社保基金是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动态往往能反映国家对证券市场的态度. 社保基金进入股市不是一帆风顺的,共有两次"试水".2001年7月全国社保基金首次试水,恰遇股市大跌,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3.
手头有闲钱该怎么投资?这个问题放在时下的市场行情中,实在难以找出理想答案. 广大投资者所熟悉的楼市、股票、基金等投资渠道,可谓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股市的低迷、楼市的不确定性,让投资者流露出迷茫、观望、恐惧等不同表情.在市场行情整体走弱的时候,投资者也应该"能屈能伸",果断放弃高回报的奢望,转而注重本金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在日本,为了给投资中国股票市场的日本股民提供更多的信息,日本媒体不放过任何有关中国股市的消息。2007年8月6日,当上证指数突破4600点时,《产经新闻》预计,在秋天之前,中国股市可能都会维持高位……其实,不仅在日本,在海外中国股票、基金也一直受投资者的追捧。  相似文献   

5.
在摆脱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国股市迎来阶段性的反弹,基金市场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壮大,基金投资者规模日益济增。在投资过程中,基金投资者如何对基金进行选择投资、以及基金投资者的申购行为受到哪些基金财务因子的影响等问题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本文对基金投资者申购行为与其关键财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2007年股市单边上涨的行情中,很多投资者申购基金,基金公司规模得到迅速扩张.但2008年股市暴跌后,大量投资者赎回基金.在基金公司没办法鼓动投资者大量申购买入基金之后,便开始着重推广基金定投,让投资者每次拿出较少的钱,但持续地投入,以扩大基金公司规模.  相似文献   

7.
《证券导刊》2012,(19):64-64
近日,郭树清强调在股市中要严厉打击弄虚作假、欺诈上市等违法违规行为,从制度建设上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作为与股市息息相关的基金行业,也越来越重视与投资者心与心的沟通。  相似文献   

8.
李琳 《时代金融》2007,(8):25-26
“粮食丰收之后,必须提防鼠患”——这句贴在农村宣传栏中的宣传语,如今成为了中国股市的形象描述。2006年中国股市掀起的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让投资者体会到了“粮食丰收”的喜悦,然而喜悦的背后却是“鼠患”横行。某些手握百亿元资金的基金经理们正在利用职务之便,大肆兴建“老鼠仓”,让投资者的钱为自己“抬轿子”。  相似文献   

9.
股市持续震荡,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倾向于选择基金定投,因为基金定投可以通过长期平均成本来回避短期市场风险.但是,在当前弱市环境,基金定投不当也会引起投资损失,因此投资者进行基金定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吴峻 《理财》2007,(5):23-24
2006年,中国股市出现了大牛市行情。在股票市场强劲上涨的推动下,股票方向基金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业绩,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09.83%,54只基金年净值增长率超过100%。基金的高收益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在基金巨大赚钱效应吸引下,越来越多新投资者开户加盟,许多老股民也纷纷转变成“基民”,基金投资者队伍迅速壮大,基金数量和规模也出现爆炸式增长,全年共发行了90只  相似文献   

11.
银行理财产品的选择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10年,理财市场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受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股市较为低迷,基金不断缩水,楼市也变得扑朔迷离.因此,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再次回到稳妥性较好的银行理财产品上来.  相似文献   

12.
在与市场发展的密切联系下,我国基金对于市场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显现,特别在2007年基金投资行为与市场变动之间形成共振效应更加突出。作为最具规范性和机制健全性的机构投资者,基金成为中国股市理性投资者的代表,并在中国股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吴东璇 《理财》2012,(6):50
前一段时间,当A股股市稍微有点起色的时候,许多人开始问:"买哪个基金好?"基金虽在中国问世超过10年,也在2006年开始为大众所接受,可惜在2008年的大熊市里又遭到了大众唾弃。可为什么要等股市像热水一样沸腾时才去关注基金,而在2008年末中止了基金定投的供款呢?其实,对于基金,许多投资者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看着股市买基金许多投资者购买的初衷是因为觉得买股票风险大,转而买有"专家理财"美誉的基金,相信基金经理及其团队能找到那些值得托付的好股票,从而带来好收益。至于何时买基金,他们会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4—2014年中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研究对象,从股市周期的角度探讨投资者申购和赎回基金的影响因素和"赎回异象"。实证结果表明:在不区分市场周期的情况下,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资金流量和历史业绩总体呈正相关关系,投资者表现为追逐业绩而相对忽视风险。不同股市周期下的投资者选择呈现出不对称性,即在牛市期间基金投资者表现为追逐基金历史业绩,在熊市期间表现为对基金历史业绩不敏感。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4—2014年中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研究对象,从股市周期的角度探讨投资者申购和赎回基金的影响因素和"赎回异象"。实证结果表明:在不区分市场周期的情况下,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资金流量和历史业绩总体呈正相关关系,投资者表现为追逐业绩而相对忽视风险。不同股市周期下的投资者选择呈现出不对称性,即在牛市期间基金投资者表现为追逐基金历史业绩,在熊市期间表现为对基金历史业绩不敏感。  相似文献   

16.
车小婵 《理财》2011,(4):54
证监会网站的信息显示,截至2011年1月25日,共计有11只保本基金等待在未来半年内完成审核。2011年上半年末我国保本型基金的数量和规模或可扩容一倍以上,被业内人士形容为爆发式的发展。纵观海外保本基金的历史,其获得快速发展都是在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低位,股市前景不明朗,投资者投资意愿低迷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亟须能规避市场风险、兼顾保值增值的投资产品出现之时。保本基金(Guaranteed Fund)产品通常设计为在固定的保本周期持有结束时(国内一般为3年,海外有长达7~12  相似文献   

17.
中国股市投资者在经历过权益受损之后,投资信心受到挫伤。因此在中国建立一整套系统完善的投资者保护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对中美两国的投资者保护制度从法律体系、市场主体行为方式、投资者保护基金的建立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中国如何进一步加强投资者保护基金建设的建议,以达到真正做到保护投资者的目的,保证中国股市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18.
田野 《时代金融》2007,(12):23-24
一个成熟的股市与“百年老店”的不断涌现是成正比,那么,在中国股市正在走向成熟的进程里,相信中国股市的“百年老店”同样会越来越多地走入投资者的视线,股市的长期健康繁荣发展是可以预期的,投资者长期分享优质上市公司发展的成果也是可以预期的。  相似文献   

19.
债券型基金既能回避股市的大部分风险,又能在债券收益的基础上,通过新股和可转债分享一些股票投资的收益。在3月份股市大幅下跌中,债券型基金以其较强的抗跌性获得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债券基金也由此成为投资者锁定利润、降低风险的不错选择。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检验了理论假设:股市波动对基金管理费报酬有积极的影响,基金业绩在股市波动对基金管理费报酬的影响中存在正的中介效应,即基金有能力在股市波动中发掘机会来提高业绩,从而提高管理费报酬。实证结果表明,在没有增加基金业绩情况下,股市波动对基金管理费报酬具有积极影响,此结论从股市波动的视角证明了基金管理费激励机制并不是激励相容的。根据实证结果,可以从基金类型多样化、扩大管理费率范围和加强投资者教育等三个方面完善基金管理费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