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从制造业企业的股权激励强度,激励模式和业绩评价标准的严格程度三个方面对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把2014~2016年A股市场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当作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的股权激励强度与盈余管理正相关。不同激励方式对盈余管理有不同的影响,与股票期权模型相比,限制性股票模式下企业盈余管理水平更高。股权激励业绩衡量标准的严重程度与盈余管理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2003—2011年我国上市企业的7 921个观测值为样本,对股权价值高估企业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选择进行研究发现,在股权持续高估前期,管理层选择调增利润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且分析师跟进对管理层的上述行为扮演着过度压力提供者角色。而在股权持续高估期间,管理层选择调减利润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将股价回归至内在价值,以免自身和企业遭受更严重的损失,分析师对管理层的上述真实盈余管理行为采取监督行为,但监督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外部监管环境的变化影响公司盈余管理成本及操控手段的选择,文章采用2009-2013年间大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样本,检验了在股权质押的特定情形下上市公司真实性盈余管理与应计性盈余管理的替代效应。研究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债务融资引入了质权人这一外部治理角色,强化了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抑制上市公司的“应计性盈余”操控行为,使其盈余管理方式向更加隐蔽的真实性盈余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4.
盈余管理是公司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公司上市后的股权再融资(Secondary Equity Offering,SEO)中通常会存在盈余管理。本文通过横截面估计方法,对2006年至2008年间有股权再融资的公司进行操控性利润的分离估计和检验,验证其是否存在盈余管理现象,并通过上市公司的盈利数据及累计超常收益率的回归检验,揭示市场对股权再融资和非股权再融资两类公司公布的财务状况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发达国家,CFO与CEO拥有相同的法律地位,负有监督CEO的责任,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拥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盈余管理角度研究我国CFO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并比较CFO与CEO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发现:尚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其CFO股权和期权占总薪酬比率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关系,而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其CFO股权和期权占总薪酬比率与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显著变弱;尚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其CFO股权和期权占总薪酬比率对盈余管理抑制的程度显著小于CEO。这表明,正式实施股权激励会诱发盈余管理行为,其它类型的CFO持股则会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并且CFO股权激励的积极治理效应显著小于CEO。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2014~2018年沪深主板上市民营企业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股权结构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得出结论:股权集中度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抑制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股权制衡度和真实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邵春燕 《山东经济》2010,26(5):70-76
本文选取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5-2008年的1862个非均衡样本为对象,对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影响企业盈余质量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终极控制股东影响企业盈余质量的动机是股东间利益冲突,其前提是金字塔式股权结构的广泛存在。终极控制股东股权投资成本的差异使得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研究还发现,终极控制股东的性质及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均影响企业盈余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企业改革的需要 ,鼓励和促进有正常经营需要的企业投资活动的健康发展 ,规范和加强对企业投资的资产增值转移等应税行为的管理 ,国家税务总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精神 ,近日向各地下发了《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对企业股权投资中涉及的有关所得税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关于企业股权投资所得的所得税处理 ,《通知》规定 :(一 )企业的股权投资所得是指企业通过股权投资从被投资企业所得税后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金中分配取得股息性质的投资收益。凡投资方企业适用的所…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产业》2000,(7):50-50
为适应企业改革的需要 ,鼓励和促进有正常经营需要的企业投资活动的健康发展 ,规范和加强对企业投资的资产增值转移等应税行为的管理 ,国家税务总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精神 ,近日向各地下发了《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对企业股权投资中涉及的有关所得税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关于企业股权投资所得的所得税处理 ,《通知》规定 :(一 )企业的股权投资所得是指企业通过股权投资从被投资企业所得税后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金中分配取得股息性质的投资收益。凡投资方企业适用的所…  相似文献   

10.
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密切联系,一般认为股权越集中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鉴于此,选取2008-2015年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利用门槛回归模型检验了股权集中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仅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处于13.77%~17.73%时,股权集中度的上升对盈余管理存在促进作用。同时,研究发现相比高持股比例激励大股东监管管理层从而减少盈余管理的发生,分散的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更好。  相似文献   

11.
王亮  姚益龙 《南方经济》2010,28(11):34-46
什么样的企业更容易发生大股东支持现象?企业内部股权、盈利状况等特征会不会对大股东支持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以2002—2008年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和获得流通权的公司发生支持的概率较大;集团企业作为大股东会比非集团企业作为大股东发生更多的支持,而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差别并不显著;企业当期盈利状况并不影响支持行为,但是过去两年连续亏损、面临“摘牌”风险的上市公司和过去两年连续盈利超过6%、具有潜在配股再融资资格的上市公司更可能获得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支持的“制度性驱动”假说。  相似文献   

12.
王炜 《中国经贸》2008,(20):75-76
股权激励计划是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一项长效激励机制,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公众对其不甚了解,但在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已经施行。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实施后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股权行权条件、长效激励机制设计和方式选择等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股权激励视角的管理层自利性财务重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股权激励视角出发,选取了2008年深沪两市发布更正公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股权激励与财务重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与财务重述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报酬契约动因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即在实施股权激励的情况下,由于会计业绩指标的固有局限性、股票市场的弱有效性、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缺位等,股权激励很有可能引发更正类的、坏消息类的财务重述。关键词:财务重述;年报补丁:股权激励  相似文献   

14.
王长莲 《科技和产业》2010,10(4):104-106
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层为实现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等目的,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调节公司盈余的手段。在我国特定的资本市场环境下,盈余管理的负面作用远远涵盖其正面作用,上市公司过多的盈余管理行为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有碍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分析入手,提出了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如珍 《科技和产业》2014,14(8):111-116
近年来我国证券法规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使得市场信息逐渐透明化,上市公司披露的报告中呈现出的信息质量如何,以及公司内部建设能否带来正的效应呢?通过采用不同样本形式多角度地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得出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普遍较高的证据。内控质量的引入探讨了上市公司已建立的内控现状,且实证检验结果中,混合样本和部分年度数据证实了内控质量低时盈余持续性较低,而没能验证内控质量高的公司所反映的高盈余持续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股票所有权的分割、流通及对投资银行业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 IntroductionSince establishment of the two stock markets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 the markets havegrown substantially to over 1,200 listed companies in 2003. The total stock marketcapitalization reached over 45 percent of China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as of April2000, a figure comparable to that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ccording to Fung and Leung(2002, p.100).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is critically important, because itenables Chinese firms to raise external capi…  相似文献   

17.
刘晓峰 《特区经济》2011,(4):114-115
私募股权投资,主要是指投资于非上市股权,或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近年来,中国作为亚洲最有前途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得到了众多国家大型投行的青睐。虽然私募股权投资在中国的发展有很大的机遇,但是由于政策法规不完善等因素,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还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简要介绍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基本运行原理和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2006年2月颁布的会计准则体系中,"资产减值损失一经计提,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规定,在专业理论界和实务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评论,不少学者认为其将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资产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降低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操控的空间方面。实践中新资产减值会计政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遏制作用、作用程度等,有待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