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笔者在参加省、市的农业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时,发现各地农业行政执法机构案卷制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处罚行为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法规正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执法人员对执法行为的合法化认识不足,存在瑕疵行为。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的主要内容。农业行政执法机构在进行行政执法的过程中,要坚决杜绝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行为,同时也要力戒瑕疵行为。  相似文献   

2.
张金兰 《渔政》2007,(1):27-28
自从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以来,依法行政日益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渔业行政执法是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行政执法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法规赋予了渔业行政部门审批、许可、检查、检验、收费、限期整改、调查、处罚、调解、监督等诸多渔业管理权力。从总体上讲,渔业管理已全面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依法行政的水平大幅提高。但渔业行政执法中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渔业的执法力度、执法效果与立法宗旨相距甚远,亟需引起各级部门的重视,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日,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称海南省建立了不合格食品追根溯源体系,不仅要对不合格食品的当事人进行严厉处罚,更要进一步追查不合格食品的来源和流向,及时阻止问题食品流入市场,彻底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守住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一、尽快出台粮食法,为行政执法提供法律依据依法赋予基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全社会粮食流通市场秩序、粮食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监督检查,依法赋予其依法处罚职责,打击粮食流通和粮食质量等违法行为,促进粮食流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
《渔政》2009,(2):29-30
【案例提示】本节通过一案例,对逃避、妨碍、抗拒渔业行政执法人员检查的违法行为适用从重处罚的情况作了介绍。并就从重处罚的裁量适用。以及渔政监督管理机构与公安边防部门对违法当事人关联的违法行为并用处罚的有关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行政复议法》的出台,对土地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中,现场勘察、立案、取证、告知、送达、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交待权利以及复议机关受理申请之日起的复议期限等程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行政复议法》是土地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县级土地部门把好行政处罚关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一般由县级土地管理部门作出处罚。在操作中要注意:一是着重调查取证;二是规范程序;三是适用法律、法规准确;四是交待被处罚人的权利;五是抓紧办案期限,包括地籍的申报登记、变更、发证和用地审批等。同时,要有被处罚人向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土地管…  相似文献   

7.
委托代理有规定编辑同志:我们土地部门在行政执法中,常常因为下发处罚决定等行为引起诉讼,有些诉讼活动牵扯大量时间、精力等,由于这种原因,也需要请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不知是否可以?有哪些规定?青海读者赵平赵平同志:按照行政诉讼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委托一至...  相似文献   

8.
告知制度     
<正>告知制度是指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应将有关事项告诉相对人的制度。告知的内容主要有:(1)告知决定。如告知受理或不受理、告知许可或不许可、告知处罚轻重或不予处罚等。(2)告知权利。如告知相对人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聘请律师的权利、申诉的权利、查阅材料的权利等。(3)告知其他事项。如告知听证会的时间和地点、告知申诉的期限和有关机关等。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告知当事人下列权利:(1)  相似文献   

9.
王宪璋 《渔政》2008,(2):25
尽管我国《刑法》早就有对非法捕捞水产品定罪的条文规定,1997年修订的《刑法》还特别增加了有关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条文,对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量刑从可判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修改为可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全国渔业违法违规案件数以万计,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定罪的有,而以破坏环境资源罪定罪的却极少。重经济处罚,轻刑事追究,甚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已成了中国渔业行政执法的软肋。这其中原因与法制建设不健全配套直接相关,以至渔业行政执法部门强烈呼吁“希望尽快出台相关司法解释”,使渔业行政执法者的腰杆硬起来。  相似文献   

10.
《江苏农村经济》2010,(4):30-30
金坛市农林局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在农业行政执法中引入“处罚协商”机制,在查处涉农行政违法案件中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充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与行政相对人形成良性互动,使违法必究与人性执法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分析政府管制、土地违法与土地财政之间的影响机理,为理解和应对土地财政问题提供重要参考。研究方法:面板数据联立方程组模型。研究结果:政府管制对土地违法、土地财政具有重要影响,土地财政与土地违法两者间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机制。研究结论:政府对农转非的产权管制本身并不直接产生土地财政,只是为地方政府获取土地财政提供了权利依据。政府对农转非、土地出让环节的价格管制,以及主导收益分配是形成土地财政的根源。为了追逐土地财政收入,地方政府有显著的土地违法冲动,但考虑土地违法查处的风险,土地违法并不必然带来土地财政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argues that food adulteration is constitutive of capitalist food production.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plasticity of legal reasoning on food regulations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in Britain,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e key role of the state in enforcin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legal and illegal forms of food adulteration, which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contemporary dynamics in food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3.
国有森林资源的法律管理是依法治林的重中之重,但林业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一些领域还存着空白、执法程序规定不够完备,新法与旧法存在冲突。通过立法、执法、法律监督三个方面选取了影响国有林区林业法律实施效果的17个指标,应用德尔菲法组织15位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打分取得的数据,利用模糊聚类原理进行计算。研究表明:影响国有林区法律实施效果的因素依据其影响程度分为5类比较合理;在分析分类依据的基础上,评价了国有林区林业法律实施效果,找出了法律管理的薄弱环节,在完善国有林业立法、健全林业执法、加强国有林业法律监督3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破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生动物保护法》将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并规定了管理、保护制度。 1 997年《刑法》新增了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和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 ,从而完善了我国对野生动物的法律保护体系。本文就两个罪名的法律构成 ,以及司法实践中的有关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运用滚雪球方法系统地梳理野生动物非法贸易及犯罪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全面地分析野生动物的法律概念界定窄且不确定、“保护”与“利用”初衷存在偏离、协同监管体制不完善等治理困境,得到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非法贸易治理遵循生物多样性规律、完善整体性保护的思路、创新非法贸易的治理举措三大治理需求,提出从重塑立法理念、科学界定野生动物概念、完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非法贸易治理体制、优化执法队伍建设体制等治理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非法贸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探究在现行征收法律规则下居住权人获得补偿的路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现行法 仅赋予用益物权人在征收中获得补偿的权利,无论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还是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均未规定用益物 权为独立的征收客体,征收补偿中亦未单独针对用益物权规定补偿类别,实务中用益物权人可以通过征收补偿分配程 序获得相应补偿。研究结论:现行法中,居住权人在征收中不享有独立补偿地位,需从法定所有权补偿类别中主张相 应份额,应以市场价值为主要参考依据。居住权人在征收中应享有程序性权利,以保证实体补偿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资源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农业资源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水资源短缺,这给我国经济发展、粮食的安全供给、社会稳定等方面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防范农业资源风险,可以采取诸如强化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更新观念、发展高新技术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沈文星  马天乐 《林业经济问题》2000,20(4):207-209,113
《森林法》是我国林业建设的基本法 ,它既是一部护林法 ,又是一部兴林法 ,保护森林资源是森林法的宗旨。但现实中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时有发生 ,我国《森林法》专章规定了对违反森林法规定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违反森林法律规范是产生法律责任的前提 ,法律制裁则是法律责任的必然后果。根据违反森林法律规范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不同 ,森林法中的法律责任主要分为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责任种类差别决定执行处罚的机关不同 ,而不同机关对违法行为处罚所适用的程序法和实体法也不同 ,因此各种责任在适用中会出现竞合情况。正确处理好各种责任之间的衔接 ,首先要区分违反森林法律规范的性质 ,即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 ,这是处理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适用衔接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方政府耕地保护事业的绩效审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探究审计在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绩效中的运用,为丰富和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提供新的视角。研究方法:公共受托理论与审计学相关理论。研究结果:(1) 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绩效不只体现在数量规模的能控性方面,还体现在耕地保护资金的使用情况、耕地保护中的区域公平情况、耕地保护行为的守法情况等方面;(2)地方政府保护耕地实质上是履行其受托责任,地方政府耕地保护事业的绩效审计就是对其履行受托耕地保护责任绩效的一种审计;(3)基于公共受托责任构建了地方政府耕地保护事业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论:地方政府耕地保护事业的绩效审计制度安排可以最大程度地显化委托人的监督权力,从而降低代理成本,增加代理人违约风险。  相似文献   

20.
完善我国林地保护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林地保护的立法状况,阐述非法占用林地的法律责任,分析了我国《森林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在执法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从立法、执法及其管理的角度上对我国林地保护提出对策措施,为《森林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的修订提供理论依据,为林业司法、执法及其规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