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股东代位诉讼制是由股东代表公司对侵害人提起诉讼的制度,其产生主要是源于保护小股东利益的需要。股东代位诉讼中的原告是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股东,被告是任何侵害公司利益而公司无正当理由拒绝或怠于对其行使诉权的侵害人。公司的诉讼地位则应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原告一方参加诉讼。  相似文献   

2.
股东知情权即法律赋予股东通过查阅公司设立、经营、解散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以及询问与上述有关的问题,实现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业务活动的权利,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建立了完善的股东知情权制度,我国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作了较原公司法更为详尽的规定,加强了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但我国公司法在股东知情权范围及保护机制上的法律还有待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前理论界对公司治理的界定存在较大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公司治理的中心在于确保股东的利益,确保资本供给者可以得到其理所当然的投资回报。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放在与股东相同的位置上,因此公司治理研究是包括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之前的关系,以及规定他们之前关系的制度安排。文章着重围绕股东对所有权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目前理论界对公司治理的界定存在较大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公司治理的中心在于确保股东的利益,确保资本供给者可以得到其理所当然的投资回报。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放在与股东相同的位置上,因此公司治理研究是包括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之前的关系,以及规定他们之前关系的制度安排。文章着重围绕股东对所有权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赵晨 《企业研究》2011,(1):31-31
2005年《公司法》承认了一人公司,并对一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等问题进行了规定。一人公司的最大弊端是股东利用一人公司的有限责任,将公司人格与股东人格混淆,损害交易相对人的利益。为防止的混淆损及交易相对人的利益,对一人公司的监督必须到位。本文基于新《公司法》对监督机制的相关规定,着重讨论自然人股东一人公司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小股东利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在企业并购重组行为中频频发生。为了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免受侵害,证监会出台了并购重组双方要签订业绩补偿协议的规定,规定要求被并购方要对业绩产生的差异进行补偿。然而,随着业绩补偿协议的广泛应用,其初衷并没有体现,中小股东的利益依然被控股股东以各种方式侵害。标的公司高估值、高溢价、高承诺是并购重组交易的"标配"。然而,众多研究表明,"三高"的背后往往伴随着承诺期标的公司完不成业绩目标、承诺期大幅亏损以及承诺方利用各种掏空手段进行利益输送的行为。本文首先梳理了关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和业绩补偿承诺的研究文献,指出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之处,以表明本文的研究意义。接着以奥瑞德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签订业绩补偿协议从市场反应和财务状况两个方面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业绩补偿协议中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迟忠波 《中外管理》2014,(1):113-113
公司与公司股东的利益是一致的吗?其实,二者看似有相同的利益,但当公司实际运作起来后,人们会发现,有时候股东利益与公司利益是冲突的。甚至个别股东会为了自身利益,损害公司利益。  相似文献   

8.
股东知情权是有效行使其他股东权利的基础,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重要手段。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由于查阅权是股东知情权的最重要的内容,因此,本文主要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的主体资格及对现实中存在争议的几种股东是否享有查阅权这两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9.
张波  杨春然 《企业经济》2007,(1):162-164
公司的价值是有限的,而公司侵权所带来的后果可能是严重的,公司可能成为投资人进行风险投资的工具。在没有控制股东的情况下,公司管理层不愿意进行这种风险投资。当控制股东出现时,控制股东有可能利用其控制地位使公司从事风险活动。公司通过取得风险利益与承担责任的时间差来逃避法律责任,使自己获得巨额利润,而将经营成本外化。有限责任规则阻止第三人越过公司层追究控制股东的侵权责任,而刑法典规定的单位犯罪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即通过科处控制股东的责任来控制公司的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0.
公司聚集着社会的大量资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物质基础。完善的公司制度是推进公司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法律并非万能,再先进的法律也有其局限性与滞后性。一些人为达到追逐经济利益的目的,以名义股东等形式避开《公司法》对成立公司的主体条件和股东的限制。由于名义股东的产生,导致围绕以公司为核心所建立的关系模糊不清,从而产生大量的纠纷。如此就极容易威胁到交易市场的安全与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2014年最新修订的公司制度中没有相应的法律条文直接对名义股东的法律地位进行认定。即使在2014年最新修订的《公司司法解释(三)》有粗略的规定,也不能完全解决在司法实践中所产生的纷繁复杂的法律问题。因此名义股东的法律地位的认定问题导致的争议在商事领域屡见不鲜。要厘清因股东身份的认定不清引发的错综复杂的问题,就必须先明确股东的法律地位。因此,如何确认名义股东的法律地位,解决这一类纠纷,保护公司利害关系人的相关利益,维护市场的稳定性,是司法界和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相关法律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都有相应的规定,特别是新《公司法》,更突出了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基于现状,仍有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股东派生诉讼是公司法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而对传统的当事人范畴的一种修正,允许股东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为公司利益对相关责任人员提起诉讼.对这-机制的设计,应坚持有利股东提起诉讼和防止恶意诉讼中取得价值平衡.  相似文献   

13.
王婧 《会计之友》2008,(9):67-68
利益冲突无处不在,公司也不例外.股东利益的冲突是公司中最为普遍和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关注重点之一.股东利益冲突的根源之一,在于股东之间存在异质性,即股东具有不同的利益获取方式,这种异质性在股东概念形成之初就存在.本文以股份制公司的起源及演变为研究线索,分析股东异质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公司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中小股东已经成为公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公司的经济运行当中,仍然存在着中小股东的权利受到侵害的现象,利用股东表决权控制中小股东的意志,进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这些现象威胁着中小股东的利益,也一定程度的影响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采取对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措施和完善中小股东利益制度可以使公司得到合理有效的运行,从而保障市场经济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张仁建 《会计之友》2007,(6S):82-82
本文结合家族企业情况,通过对股权结构与控股股东的相关理论的回顾,分析了控股股东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指出了基于控股股东利益的中国家族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相关特点。  相似文献   

16.
公司法实施以来,有限公司股东权的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诉至人民法院的纠纷中,相当高的比例是股权纠纷。如何确认股东权,在股东权的确认中,股东名册和公司登记机关的登记各具有何种意义?公司法修订草案第32条第二款规定“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但是,股东名册所记载股东未经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这一规定是现行公司法中所没有的,它将对认定股东权产生影响。本文试就股东名册登记和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不同意义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张锋 《集团经济研究》2007,(14):170-171
公司对股东名册的置备,各国公司法一般都有详细的规定.我国公司法虽然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应置备股东名册,但对股东名册的置备机关及其法律责任未作明确规定,对股东名册的记载事项的规定也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18.
公司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组成力量,想要保证公司不断发展进步,就必须切实保障公司内部股东的权益不受侵犯和损害。1993年的《公司法》是我国在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末期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在保护中小股东方面几乎未做相关规定。2005年《公司法》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方面做了很多方面的规定,通过具体的法条补充和改进,切实保障了小投资者的利益,增大了中小股东的权利。虽然较之前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方面有了改善,但仍存在一些缺陷。本文从现行的《公司法》入手,了解目前中小股东权益面临的困境,依据实际情况分析现行法律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存在哪些缺陷,结合中小股东特有的性质及其面临的困境,提出针对性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维护公司稳定发展,平衡各方利益,促进国民经济健康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小股东的股权比较分散,权利得不到根本保障,这在我国公司中是很普遍的问题.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差别表现为持有股份之绝对比例,而实质差别则是股东控制公司事务能力的大小.公司的大股东往往利用优势地位滥用权利,侵害中小股东甚至公司的利益.这一问题已经严重损害了公司的社会融资功能,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探讨如何保护中小股东权利,不仅是对实践困境的回应,也是遵循现代商事法理价值的必然要求.本文先分析了保护中小股东权利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利保护现状,并分析了实现过程中若干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汝晶 《电子财会》2009,(12):12-16,58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系列制度安排,传统的公司治理目标大多是遵循股东至上的逻辑。而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股东至上公司治理的弊端随着现代公司社会性的逐步增强而日渐显现出来。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是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为公司治理的目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倡导利益相关共同治理。本文将从分析股东至上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人手,引出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的必然性.进而讨论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和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并对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