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月 《经贸实践》2016,(7):77-77
剩余收益估值模型能充分考虑投资人投资回报率,帮助企业的经营者更好地理解企业内在价值和实际的经营情况,本文选取DF电子公司对剩余收益估值模型进行运用研究,得出结论,进而验证剩余收益估值模型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基金"重仓股"特征及可预测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滔  李善民 《当代财经》2006,(12):39-45
基于对1999-2004年我国封闭式基金重仓持有股票的收益结构特征、财务和非财务特征以及重仓股的可预测性研究,结果表明:重仓股在季度末基金持股信息披露前后的累积超常收益(CAR)分化显著,在信息披露之前[-75,-15]内有显著正的CAR,而在信息披露之后[15,75]内有显著负的CAR;重仓股具有明显的可识别特征,基金表现出一定的择股能力;重仓股具有较强的可预测性,Logit模型的预测结果总正确率达到92.9%,通过预测的股票组合可以获得显著正的CAR。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累计超常收益法,利用1997年~2003年间的样本,实证研究了国内流通股市场对机构股权投资者收购公告的反应。结果表明:从上市公司发布机构股权投资者收购公告前2~3个月开始,目标上市公司流通股的累计平均超常收益就显著上升;而国有机构股权投资者收购公告的市场反应显著大于民营机构股权投资者收购公告的市场反应。通过相关关系检验和回归分析,发现目标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规模、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等变量对累计超常收益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初始排污权迭代组合拍卖模型,并结合EWA模型探究了排污企业的个体属性和学习行为以及拍卖竞争程度对排污权分配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参与竞拍企业的数量较多时政府可获得较高收益,当参与竞拍企业的数量较少时企业可获得较高收益;排污企业在竞拍中随拍卖环境调整报价策略越积极,其收益越高;排污企业的报价策略选择越依赖其学习行为,其收益越高。  相似文献   

5.
杨文 《技术经济》2006,25(1):68-70
本文借鉴西方关于股票上市后市场表现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股市的实际,选取沪市101只股票作为样本,计算上市公司上市后的超常回报率及购买持有回报率,并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得出,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后的短期、中期市场表现不优于市场的整体表现,但长期表现优于市场的整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3Q大战"为例,从竞争关系和社会距离两方面对危机事件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探讨,并首次证实了溢出效应具有异质性。具体而言,在竞争关系方面,竞争公司在危机事件中获得了正的累积超常收益而表现为竞争效应,而非竞争公司的累积超常收益则为负而表现为传染效应;在社会距离方面,距离最远的对立阵营在危机事件中获利,而中立阵营和联盟阵营则受损。文章不仅弥补了现有研究只关注混合的溢出效应的不足,也为未来深入探讨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李郁文 《当代经济》2005,(10):58-59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价值投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作为一名真正的投资者:在分析和选择证券的过程中,应该把上市公司的现金红利分配情况作为重要的考察因素之一,其重要性程度至少不亚于每股收益情况,因为决定项投资的效果和成败是取决于最终的股息回报率(每股派现额与股价之比),而不是收益回报率(每股收益与股价之比)或市盈率。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连续时间下家庭最优消费、人寿保险购买与投资组合选择。假定家庭可投资于一种无风险资产和一种风险资产,其中风险资产的预期超额收益服从均值回复的O-U过程,此外,还会获得人力财富——随机劳动收入,人寿保险的购买可以对冲家庭劳动者意外死亡带来的人力财富损失。根据凸对偶理论利用Legendre转换求出了CARA效用函数下的显式解。研究发现家庭人寿保险购买是风险资产预期超额收益的凸二次函数,是其波动率的增函数,随着超额收益的增加投资于风险资产上的财富值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9.
首先分析了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Hi-techVirtualIndustryCluster,HTVIC)投融资的主要特征,构造了投资预期收益模型,并对模型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了分解、归类。同时,从项目预期回报率出发,倒推出融资企业所能承受的融资成本上限,将其与投资方的预期收益进行比较;通过对投融资双方协商过程的分析,得到投融资合作成立时投资方收益与融资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之间的数量关系。最后,从集群层面为提高融资企业融资成功率、降低融资成本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上市公司的超常收益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事件研究法实证分析表明,股改试点公司股票在试点公司公布其最终股改方案后,复牌当天确实存在着显著的正的超常收益。其中,第一批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第二批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深交所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上交所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中小企业板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主板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对价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低对价试点公司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研究也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在某种意义上缺乏有效性。其中,上海股市比深圳股市更加没有效率;主板市场比中小企业板市场更加缺乏效率。  相似文献   

11.
基金业绩与资金流量:我国基金市场存在“赎回异象”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内学者普遍使用基金短期(季度)回报率作为解释变量,基于平衡面板数据样本对我国基金"业绩—资金流量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我国基金市场存在"赎回异象"的结论。本文分别以基金中长期(年度)的原始回报率、市场模型及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调整后的回报率作为解释变量,运用固定效应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发现:基金滞后年度回报率对资金净流量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投资者总体上"追逐业绩"而非"反向选择","赎回异象"不过是一种假象。与此相关,本文还发现,与海外研究结论明显不同,我国明星基金不能获得超额的资金流入,投资者并不热衷于"追星"。最后,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实证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基金市场业绩激励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萍 《技术经济》2003,22(4):40-41
<正> 一、传统的基金评价方法及局限性 1.单一的以基金投资回报率作为基金业绩衡量标准及局限性。基金的总投资回报率是指基金每年投资的各种收益(包括股票股利、债券利息、再投资利息及资本利得)与基金年初净资产的比值,常以百分数表示。一般来说,各国的有关法律都有规定,基金每年至少公布一次基金的“业绩报告”,这种报告中均包含了该基金当年度各种收益、费用等重要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整理,是不难计算出基金的当年总回报率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实施前后两年进行债务重组的上市公司相关数据研究债务重组上市公司重组绩效与证券市场监管关系问题。结果表明,2006年发生债务重组收益公司重组后会计业绩显著提高,股票回报率与市场总体无显著差异,2007年发生债务重组收益公司重组后会计业绩无显著变化,股票回报率显著高于市场总体,说明证券市场监管政策的扭曲导致资源的严重错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建立成本与收益、容积率和增值税的计算模型,对本文的3个方案进行核算,为满足参筹者的购买意愿,根据满意度达到最大建立目标函数,满意度=所有房型满意套数/所有房型套数根据规划模型,设计方案2,计算方案2的投资回报率β2=PC?100%=19.24%<25%,不满足成功执行的条件.最后优化模型,对方案2的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加入税前利润最大,max z2=11∑i=1xiSiBi-1.1(11∑i=1xiSiC1i+h)-0.056511∑i=1xiSiBi建立双目标规划模型,设计方案3,使得投资回报率达到25%以上.  相似文献   

15.
影子银行在中国范围内迅猛发展,其成因令人深思.本文另辟蹊径,用博弈论的方法,通过对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投资回报率与贷款利率构建的支付矩阵的博弈结果进行判断,来详细分析影子银行存在发展的必然原因.得到最终结论,影子银行只有在中小企业项目投资中的投资回报率介于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放贷最低条件之间时才能够有所收益.也就是这仅有的收益范围促成了影子银行在中国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重仓持有股票的市场行为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本文依据行为金融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以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过去 6个月的累积超常收益来构造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 ,研究发现 :首先 ,在未来的 1 2个月 ,赢家组合发生了收益反转现象 ,而输家组合发生了收益惯性现象 ;其次 ,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未来 1 2个月的累积超常收益与组合形成期股票的流通股市值和基金持有该股票的比例成反比 ,但与公司每股收益成正比 ,存在显著的“规模效应”、“基金持股效应”和“EPS效应”。笔者认为 ,导致“赢家变输”和“输家更输”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基金基于市场上投资者“追涨杀跌心理”的“短期套利行为”和基金基于“自我控制心理”的“止损行为”。  相似文献   

17.
煤炭资源采矿权随机便利收益估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资源采矿权的有偿取得和转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科学合理有效地对煤炭资源采矿权进行估价,是煤炭资源采矿权有偿取得和转让的关键和前提。煤炭资源采矿权具有和股票看涨期权一样的期权特性,本质上是一种按年度执行的多期看涨期权。便利收益的变动将直接影响煤炭资源采矿权价值,固定不变的便利收益或不考虑便利收益都不能准确地反映煤炭资源采矿权价值的变化。假定便利收益服从均值回复过程,文献[7]建立了便利收益和煤炭价格均随机变动的煤炭资源采矿权估价双因素模型,但该模型很难获得解析解,只能简化处理。本文界定了便利收益的内涵及其对煤炭资源采矿权价值的影响,运用鞅定价理论建立了基于随机便利收益的煤炭资源采矿权估价双因素模型,获得了解析解,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运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较DCF方法和煤炭资源采矿权单因素模型更能体现资源所有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18.
房产在中国家庭的资产配置中起绝对的主导作用,而风险金融资产特别是股票的占比过低。现有文献大多刻画了中国家庭资产配置“重房产、轻风险金融资产”的特征事实,但这种配置结构是否有效,还没有被深入研究过。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和资产历史表现数据,本文首次发现了中国家庭实际资产组合收益率的均值—方差与经典投资组合理论中有效资产组合收益率的均值—方差并不一致,提出家庭对房产收益分布的预期回报率持有错误的认知可能是导致此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进一步将这一假设引入标准的均值—方差投资组合理论框架,构建了一个具有主观认知的资产配置结构模型,实证检验了这一假设并定量研究了其对中国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构估计的结果表明:中国家庭普遍高估了房产的预期回报率,且平均高估2.8个百分点。更为重要的是,家庭对房产预期回报率的认知偏差在城市级别层面存在差异:一线城市家庭低估了房产预期回报率,而非一线城市家庭则高估房产预期回报率最高达4.9个百分点。反事实分析表明,高估房产预期回报率使中国家庭的财富平均减少了相当于5.2个百分点的家庭年收入,而在非一线城市则减少了最高达8.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Jegadeesh和Titman(1993)的研究发现惯性策略可以获得显著的超常收益,这表明股票价格在较短期内存在继续朝同一方向变化的趋势,即存在“惯性现象”。对于这一现象,有效市场理论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本文对1997—2002年我国上海股市342家上市公司发行的A股进行“价格惯性策略”和“盈余惯性策略”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样本股票价格同样也存在短期的惯性现象,因为采用价格惯性策略,即买入前6个月高收益率的股票组合而卖出前6个月低收益率的股票组合,在组合形成后一年内可获得显著的差额收益;采用盈余惯性策略,即买入意外盈利的股票组合而卖出意外亏损的股票组合,在组合形成后半年内可获得显著的差额收益。这些发现验证了行为金融学提出的“反应不足模式”,这可能是因为投资者存在“保守性心理偏差”而对与价格变化和盈余变化相关的“公开信息”反应不足,或是因为与价格变化和盈余变化相关的“私有信息”在投资者中“扩散缓慢”导致反应不足。  相似文献   

20.
连续时间资产收益模型普遍应用于金融市场领域分析当中,近年来国内外金融市场飞速发展的同时出现波动的频率也在不断加剧,金融风波、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等等问题的发生,给金融界人士构成了极大的困扰。为了使金融资产领域内的现象发生机制以及具体含义更加清晰化、更具操作指导性,为了单位以及个人规避金融风险的能力与水平,贝叶斯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分析进一步深入化,本文将对其在资产收益模型构建方面的应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