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鲍晓玉 《董事会》2014,(1):64-65
正在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十三年后的今天,虽然国内上市公司都按《意见》聘任了独董,但独董的履职情况大多流于形式,"花瓶独董"比比皆是。对此,作为媒体人,我们深感责任重大。2013年,中联重科独董发起的国内首例独董独立调查使我们感到耳目一新。为了全面了解事件背后的故事,还原当时的情况,我们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写出  相似文献   

2.
严学锋 《董事会》2014,(1):71-75
正因媒体报道"三一重工迁都"一事而被涉及其中,中联重科的权益受到了损害,中联重科的全体独董"被逼"发起、主导了独立调查,以弄清楚事实真相,并公告了调查结果,是为A股首例独董独立调查。日前,记者采访中联重科独立董事独立调查事件的时候,独董钱世政对《董事会》表示,"我们独立董事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当初独董王志乐提议时,并不清楚这次独立调查是  相似文献   

3.
冯荫 《董事会》2014,(7):22-22
正设置独立董事的重要制度初衷即在于对大股东形成制衡。然而,在其去留由大股东左右的前提下,恐怕也只能有"想留下来请做花瓶,不想做花瓶的请离开"这唯一结局了今年以来,天目药业相继上演年报两度推迟、独董对年报说不、罢免独董、修改公司章程等一连串事件,引发外界极大关注,其中最具争议的当属公司股东大会对独董的罢免。  相似文献   

4.
陈英 《董事会》2014,(2):74-76
上市公司的内部人(主要是大股东)垄断着独立董事的提名权,而且独董也从上市公司领取报酬,即使是名人,也不过是一只更为精致的"花瓶"。广大的中小投资者,不应被独董的名人身份所欺骗而放松对上市公司的考察和监督  相似文献   

5.
梅慎实 《董事会》2013,(10):34-34
独立董事亲自出席会议比例竟创出9年来新低。不少独董以工作原因,采取通讯表决方式参与董事会会议;而股东大会则认为与独董无关,更不参加。有的上市公司反映,有时也会出现那些威望很高却不懂公司经营的"官独董"对公司指手划脚,实在无法收拾此次中国重汽上演独董风波,那么,我们的独立董事制度有什么问题?为什么退休省部级独立董事候选人临阵脱逃而  相似文献   

6.
曹中铭 《董事会》2007,(10):30-31
今年8月份,深交所对康佳集团提名朱武祥为独董候选人的资格提出异议,此事件再一次将独董制度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此前,朱武祥已在六家上市公司中担任独董职务,早就跨越了"独立董事原则上最多在5家上市公司兼任独立董事"的"红线"。  相似文献   

7.
皮海洲 《董事会》2007,(10):34-35
今年8月初,深康佳公司的一则《关于深交所对公司独立董事任职资格异议函的公告》把一名"独董专业户"朱武祥推向前台。鉴于深康佳董事局面临换届选举,有股东提名朱武祥为公司独立董事候选人,为此,深交所发出《关于对朱武祥独立董事任职异议函》,对朱武祥作为深康佳独立董事候选人的任  相似文献   

8.
《董事会》2013,(5):40-41
尽管离公众期待的还有距离,但中国独立董事大多已不再是"花瓶"。自2001年中国证监会颁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12年来,我国独立董事群体迅速壮大,成为上市公司董事会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9.
谢永珍 《董事会》2013,(5):42-47
因制度设计先天不足和市场化水平有限,独立董事在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定位和作用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在现有法律与制度框架下,如何进行制度改良、机制完善,让独董制度这个舶来品真正接上地气,成立独立董事协会、推进独立董事职业化是提高独董制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曾斌 《董事会》2023,(5):54-57
<正>股权激励本质上是公司整体业绩提升对公司高管和员工的一种激励,独董任职难道只是来挑刺而不是期望公司业绩增长?如果这一逻辑符合,那让独董获取股权激励又如何妨碍了独董的独立性呢?2023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独董意见》),中国证监会同步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行意见征求,  相似文献   

11.
皮海洲 《董事会》2007,(8):34-35
如果独立董事买股票的话,那么"独董不独"的问题同样会体现出来。不过,这时的"独董不独"不是看大股东的脸色行事,而是看股市的涨跌行事  相似文献   

12.
严学锋 《董事会》2014,(5):26-27
正"重视独董制度的公司会得好处,不重视的会自受其苦。我对独董制度是比较乐观的。据我了解,很多非上市企业,包括不想上市的企业,也试图尝试建立独董制度,这是个好现象。"不知道独立董事为何物之时出任独董,历12年,先后履职10家中国公司独董,戚聿东完成了从"不懂"  相似文献   

13.
严学锋 《董事会》2013,(10):24-25
如果完全由大股东决定独董,独董可能成为大股东代言人。董事会层面差额选择独董候选人,是有意义的。任何事情,没有竞争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事情就不一定做得好。"通常向董事会提交的投资议案都会阐述得较好,朱林楚却指出,一个项目的好坏不是投下去、产出来就行的,而是要变成相应的利润回来。"我说话、表决不用看谁的脸色。"上海耀皮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朱林楚对《董事会》直言,"真正要做好独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首先自身要过得硬。"  相似文献   

14.
郦锡文 《董事会》2013,(6):100-101
这些批评、指责,有的只看到一些现象,实则并不了解独董的苦衷和抱怨。开明的董事会和董事长,一般都能从这类独董的帮助、指点中获得教益和提高,这不是付出年薪就能获得的经过12年的发展,我国部分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当然也被外界有各种各样的误读。在现阶段,要想发挥好独立董事的作用,应该  相似文献   

15.
严学锋 《董事会》2014,(11):24-25
正现实中,独董能够对一些重大问题表表态、提点不同意见,就已经很到位了。希望各方为独董履职创造更好的平台、机会,保障独董能独立、理直气壮地履职有的大学教授,明确对任职高管的硕士生博士生说,你到我这里读书,我必须做你公司的独立董事,你毕业后我就不当了:除了说明每年须给多少独董费,还许诺帮助解决毕业论文的写作。在北京科技大学经  相似文献   

16.
谢永珍 《董事会》2013,(5):40-47
尽管离公众期待的还有距离,但中国独立董事大多已不再是“花瓶”。自2001年中国证监会颁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12年来,我国独立董事群体迅速壮大,成为上市公司董事会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7.
郭洪业 《董事会》2014,(6):40-47
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一直承受颇多非议。然而独董自身也有诸多委屈。不争的事实是:独董对公司价值的创造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进一步完善独董制度,更好地发挥独董的作用,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8.
严学锋 《董事会》2013,(4):76-79
独董当真只是开开会、举举手、拿拿钱的"花瓶"?事实上,这会不好开,手不好举,钱还不好拿。尽管行权环境艰难、不独立,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独董还是有一定的方法和能力来发表自己的意见的,相信此次独董调查在规范公司行为、改善公司声誉、维护公司利益、保障中小股东权益方面会有一定的作用。而在制度建设上,独董制度还需从强化独立性和有效激励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严学锋 《董事会》2014,(3):24-25
正独董制度要达到预期效果,选人最关键;独董必须有使命感、责任心、良好的眼界。内地公司选独董时,很多人总是选自己比较放心的人,总觉得选独董不要给自己找麻烦,这种心态不对全球金融危机开始不久,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层决定减薪20%。身为公司独立董事的贝克伟想,信心、士气、团结最重要,于是他在董事会上提议独董与公司共度时艰:降低津贴。得益于外部董事在董  相似文献   

20.
郭洪业 《董事会》2013,(10):28-29
2013年7月,中国重汽一份靓丽的独董名单——三名副部级退休官员位列其中,引起了资本市场的轩然大波,最终以三名独立董事声明拒绝接受任命终结。从全球看,退休政府官员出任独立董事并不是稀奇事,但在中国,却因为过于普遍而备受公众质疑和忧虑。据一项2011年进行的调查显示,在总数达5593位的独立董事群体中,约10%的独董有政府官员背景,12%有行业协会背景。有人质疑,退休政府官员究竟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