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发生在我国的跨国并购日益频繁,这使我国自主品牌受到了冲击,也给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案例,总结出我国自主品牌应对跨国并购的策略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企业现阶段跨国并购的特点和动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琳  吴嵋山 《商业时代》2006,(15):30-32
本文通过描述我国企业开展跨国并购的特点,结合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认为当前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动因是寻找国际化通道和获取品牌、技术和稀缺自然资源三大战略性资产。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供了能够提高我国企业当前跨国并购成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跨国并购中,并购双方品牌资源的整合是跨国并购整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购方可以选择的品牌资源整合策略主要有:品牌收购、品牌租赁、贴牌、使用自有品牌、树立本土化的新品牌等。在对各种整合策略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为样本,选择MNL离散选择模型,对企业跨国并购的品牌资源整合策略选择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兵武 《广告大观》2007,(2S):46-48
近年来,众多本土企业试图借并购世界知名品牌的部分业务,来达到提升自身知名度,跻身于世界品牌的目的。 然而,我国跨国品牌并购可谓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获得教训的学费昂贵得令人咋舌。到底什么原因让跨国品牌并购难成正果呢?是因为企业文化、品牌文化的隔阂终究难以消除,还是因为忽略了被并购品牌背后的上帝:消费者?并购是我国品牌挺进国际市场的必然环节吗?我们需要的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跨国并购是企业进行发展、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途径。随着跨国并购的数量与金额持续增加,本文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促进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动因主要包括政府政策的鼓励、国际市场与品牌的获得、对于资源与能源的需求以及获取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今,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方式,而跨国并购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顺利实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深化,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行为越来越多。但是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后的品牌经营和管理存在很多问题:皮尔卡丹、花花公子等世界名牌在中国纷纷落水,最近又出了PRADA拒绝中国企业的并购。自此,又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问题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张波 《商场现代化》2005,(21):134-135
跨国并购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IT业的跨国并购也时有发生.跨国并购这种战略在推动我国IT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风险.如何解决IT业跨国并购中的问题及降低并购后的经营风险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日趋融合,跨国并购已开始在我国悄然升温和流行。但还存在着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容易形成市场垄断,丧失国有民族品牌,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等问题。要建立健全跨国并购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国有资产的评估管理,努力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保证跨国并购在我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开展跨国并购。企业开展跨国并购有利于获取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短缺资源和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品牌和市场。目前,国内国际形势和国家政策导向都十分有利于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并购。但由于我国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及国内外文化环境、政治经济环境差异大,企业跨国并购也面临许多障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在并购主体、目标市场、并购行业、并购对象和并购方式等方面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同时,我国政府也需要出台一些相应的扶持和鼓励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杨镭  潘悦 《财贸经济》2003,(12):5-10
垄断或寡占的威胁是跨国并购最重要的负面影响,对跨国并购实施有效的竞争规制则成为各国外资并购规制中的首要目标.本文分析跨国并购的竞争效应,评述跨国并购竞争规制的国际趋势,阐明外资并购对我国竞争格局和竞争主体的影响,评介我国竞争规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规制我国外资并购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2.
天勤 《中国品牌》2008,(3):40-57
日前,由北京市投资促进局、国际并购联盟以及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7北京国际并购研讨洽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会上的信息表明,上个世纪末以来,全球跨国并购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方式不断创新,正在日益成为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种带有主流特点的投资形式。跨国并购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投资形式。经济全球化为跨国并购提供了可能的条件,跨国并购加快了资本、劳动力、技术、竞争力等要素在世界范围的流动,加快了国际间产业的跨国转移,加速了各国各地区经济的融合,扩大了各国和企业间互利合作的发展空间。有专家认为,在新一轮全球并购浪潮中,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间接资本(私募基金等财务资本)大规模参与跨国并购,致使FDI(外国直接投资)呈现间接化的动向。与产业资本投资或并购项目20~30年的经营周期相比,私募基金并购在东道国的经营周期大大缩短,一般仅为5~10年,因而,很难给东道国带来技术、管理等"一揽子"资源,并对东道国的相关政策和监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品牌发展的角度,回望近年来外国资本对我国自有品牌的并购,把品牌并购与资本流动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也许会为我们提供一些品牌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吴晓芳 《财贸研究》2007,18(5):153-154
跨国并购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是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有着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外资在华并购会在近几年内取代绿地投资,成为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是不争的事实。跨国并购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推动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也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民族品牌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趋势、特点及战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邱欣欣 《商业研究》2004,(19):52-54
目前,对国内企业的海外跨国并购(M&A)的讨论,较之对我国企业的被并购而言似乎要少得多,然而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实现跨国并购是在全球化经济发展中,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讨论我国企业的海外跨国并购应采取的战略很有意义.由此,结合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实例对跨国井购的趋势、特点及战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跨国并购是一项复杂工程,近年来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出现了驾驭法律风险能力的不足,如何处理在既能搭上跨国并购这个"发展班车"又能娴熟处理法律风险方面问题,是摆在每个计划跨国并购企业面前的首要议题,本文试图在此方面做出探析.  相似文献   

16.
跨国并购海外品牌,必须量力而行,不仅仅是资金实力,更是控制能力资金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对于中国企业的跨国品牌并购。这一点,在近几年中国汽车品牌海外并购那些"没落贵族"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早期的双龙并购失利、上汽吃下罗孚、吉利蛇吞沃尔沃,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与趋势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瑞莉 《商场现代化》2005,(32):177-17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吸引国外投资的同时,也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从未来发展看,跨国并购将成为我国企业进行跨国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动因,并结合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探析了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经济下滑,车市大幅萎缩、通用等跨国汽车巨头不得不破产重组的形势下,作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吉利控股的产销量却大幅增长,并成功收购沃尔沃。但由于我国本土企业跨国并购后整合失败的居多,因此本文采用折现现金流量(DCF)模型对收购沃尔沃之后的吉利进行价值评估,以初步判定收购效果。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可谓风起云涌。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实现跨国并购是在全球化经济发展中,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企业应充分意识到跨国并购是风险与机会并存的。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面临的四方面主要风险,并指出我国企业应正视自己的弱点,理性对待跨国并购,并针对跨国并购的成功实施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彦 《商业研究》2011,(6):106-111
通过选取2003-2008年的25起跨国并购事件作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绩效。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并购当年绩效有着显著的提高,但是在并购后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绩效出现了逐渐下滑的趋势。跨国并购绩效的不稳定主要是由上市公司跨国并购能力不够导致的,应从促进行业内资本集中、实施合适的并购战略以及提高国内并购能力等几个方面入手,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