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高等教育财政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对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高于社会收益率研究的深入.以及各国教育财政状况的普遍恶化.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受教育者通过缴纳一定的学杂费承担一定比例的教育成本.已经成为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一个重要手段。依据这种理念.我国于1997年对公费、自费、委培生进行并轨.并开始对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员开始收取费用.改变了原来高等教育完全由国家财政承担的方式.使得家庭、个人也分担一部分高等教育成本。针对我国现在的财力水平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是高等教育财政的最佳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成本问题研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就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问题的现状.提出了解决时策.  相似文献   

3.
李爱芬 《会计之友》2012,(35):42-43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有待完善。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发展与完善,需建立在合理的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基础上。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职院校的数量及其毕业生的就业规模大幅度增长,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完善,教育经费的不足以及成本管理的不到位又使一些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陷入了困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促进了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教育规模的加大,教育投入无论从总量上、还是生均预算内事业费上看仍然存在问题。面对未来十年教育体制改革中教育投入目标,高等教育投入需要进一步增加,建立成本分担机制,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保障教育投入稳定增长,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社会问题。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影响因素及其分担主体进行了剖析,其目的在于降低高校培养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7.
1.我国现代人才培训成本分担的现状 世界性财政危机和高教规模扩张导致高教经费紧张,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应运而生,1954年,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创立公共产品理论,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产品性质的认识也有了变化,如把它视作准公共产品,即高等教育判断虽然具有正外部收益,但受教者从中得到的个人收益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入手,分析我国高校独立学院特别是江西省独立学院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现状与问题,提出深化和完善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的建议,包括加大政府对独立学院投入、引导社会捐赠、提高自身创造收入和融资能力、完善助学贷款和奖学金制度等,以促进高校独立学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高等教育收费属性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收费是指高等教育的主办向受教育收取的学费和杂费的总称,其中,学费占主要部分。1994年,我国开始高教收费制度改革,各高校逐步实施和建立了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按照国际上大学教育成本分担的一般规律,以不超过生均总成本25%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国际化的发展,财政、社会及受教育者合理分担教育消耗,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必然要求.本文在引入高校教育成本和作业成本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成本的作业流程.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既是满足高等教育不同投资主体对投资回报的客观需要,也是合理建立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必然选择,但因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目前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尚未有效的开展。本文在阐述教育成本相关理论及框架结构的基础上,从高校自身认识、宏观制度和微观技术性等方面,对影响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经费短缺影响了我国高校的办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教育捐赠是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主要补充渠道之一.文章针对我国高等教育捐赠税收政策存在的政策瓶颈,借鉴美国经验,构建我国教育捐赠的税制激励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成本各分担主体—政府、高校、个人及家庭中,高校是进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主体,其行为直接决定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的进展和实施效果。但长期以来,我国许多高校没有进行成本核算的积极性,缺乏成本效益观念,缺乏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动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高职院校的数量及其毕业生的就业规模大幅度增长,但是,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职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完善,教育经费的不足以及成本管理的  相似文献   

15.
沈珍  徐赟 《企业导报》2012,(5):23-24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中央与地方财政性支出以及学杂费等,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提高,教育成本也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属于拥挤性的准公共产品,基于公共选择理论与成本分担理论,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要求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即国家增加财政性投入,高校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增加收益,开发校园文化产业,鼓励社会慈善捐助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原则,对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的相关规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了解高等教育成本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是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高等教育成本问题的既有文献评述入手,在分析高等教育职能的基础上归纳了高等教育成本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在层次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及成本核算问题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萍 《财会月刊》2008,(5):80-82
本文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原则,对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的相关规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影响因素透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高校教育成本进行核算既是满足高等教育不同投资主体对投资回报的客观需要,也是合理建立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必然选择,但目前因种种因素的制约,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尚未有效开展。本文在详细阐述教育成本相关理论及框架结构的基础上,从高校自身认识性因素、宏观制度性因素和微观技术性因素三个方面对影响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地分析,并得出了为保证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顺利进行而应采取的几点切实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成本是指高等医学院校为培养医学人才对所需资源进行的货币支出,即指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支付的实际费用的总和。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实行国家、受教育者、社会共同分担机制,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成本是高校教育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教育所发生的高校成本支出也必须由受益主体来共同承担。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相比,医学教育具有投入多、学制长、教育质量要求高、实验实习费用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