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着示范和表率作用,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对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应尽快“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研究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对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提高政府执行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司法诚信,是指司法机关在司法适用过程中必须严格诚实地适用法律,忠于宪法和法律的司法行为准则。诚信是司法存在的道德基础和制度规范。司法诚信代表了国家司法机关在广大公民心目中的公信力。司法信用不足,也将使社会信用体系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3.
《商》2015,(22)
司法公信力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一个国家的司法制度的基础,更是人民法院的权威的象征。本文通过司法公信力的内涵为切入点,认为司法公信力是指社会大众对法院所做出的对司法裁判的信服以及对其公正性、权威性的评价。并且经过对司法公信力的现状的具体分析;进而就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措施提出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李瑶 《中国商办工业》2010,(18):221-222
现代社会中,司法不仅作为纠纷解决的一种方式而寻在,而且是作为实现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信力的建立是人们信任法律,乃至信仰法律的基础。从中国从古至今的司法发展论及司法公信力对当今中国的重要性,主要从树立司法公信力观念、完善立法、整合内部机制以及司法职业化几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司法公信力的构建之路。  相似文献   

5.
司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司法信任和尊重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程度的标尺。目前,由于法律本身的瑕疵,以及受法官自身、社会公众与大众传媒等因素的影响,冤假错案发生的概率还比较大,而社会公众主要从人民法院的司法工作中感受公平、正义,这显然不能让人更加信服司法。我国司法公信力建设正处在不断上升发展的阶段,未来司法公信力的提升,需要强化法官队伍建设,提高人民法院办事效率;强化民众法律意识,实现法律与社会的和谐;做好媒体宣传,规范新闻舆论监督,努力让社会公众信服每一个司法案件。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中,司法不仅作为纠纷解决的一种方式而寻在,而且是作为实现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信力的建立是人们信任法律,乃至信仰法律的基础。从中国从古至今的司法发展论及司法公信力对当今中国的重要性,主要从树立司法公信力观念、完善立法、整合内部机制以及司法职业化几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司法公信力的构建之路。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的本质是信用危机,它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导致经济衰退.要遏制金融危机就要重塑信心、恢复信用.因此政府要提高公信力,增加社会对政府的信任,将政府信用注入经济体,实施金融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8.
政府公信力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高低、强弱直接关系到政府合法性的基础,维系着政府的存在、持续、稳定和发展。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田莉 《消费导刊》2012,(4):92-92
我国目前的社会信用体系处于起步阶段,现在市场交易主体信用缺失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积累了大量社会财富的同时信用体系也出现了众多问题。会计作为企业信用乃至社会信用的重要链条,近年来一也产生了相当的信用诚信危机。本文分析了会计败德行为背后的职业道德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刻思考了我国当下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0.
如今社会“信用危机”已不是书本上才能看到的现象,而是随气处可见的现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只能无奈地慢慢去适应,仅有少部分人会尽力地抗争。笔者以为“信用危机”的转变应是匹夫有责,如果大家共同守信,一定会建立一个高度信用的社会,那么事事都能轻松地去面对,并不需要处处防备遭暗算。以下是笔者对“信用危机”问题之浅见: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公信力反映的是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它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和灵魂。政府公信力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强公众的社会信任感和归属感,巩固政府合法性,维护社会稳定与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严峻形势下,行业信用建设和企业社会责任工作都面临着新的课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了解行业、熟悉企业的优势,积极推动行业信用建设和企业社会责任工作,非常必要,也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13.
有着“诚实守信”传统美德的中国,今天正遭受前所未有的严重的信用危机。市场经济需要诚信,厂家、商家的立身之本都要构建一个人人放心的交易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诚信企业。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就是在当前中国广告业不断拓展,高校广告教育的迅猛发展形势下,中国的广告业、广告教育正经历危机。作者认为,当前相当多的消费者不喜欢广告,中国的广告面临公众信任的危机。造成广告业缺乏社会公信力的三大原因来源于广告业的三大主体:1媒体未能抵制不良广告;  相似文献   

15.
县域政府在我们国家的治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政策的执行者,因此县域政府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县域政府的信用在社会中具有极强的示范性,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占据着最基础的地位。从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因素出发,梳理大量文献资料并做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级指标,包括公信力基础、公信力保障、公信力能力和公信力效果以及四个一级指标所属的二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赋权,确定指标权重,形成科学客观的县域政府公信力评价指标体系。不过该指标体系是参考,政府自身的能力建设是关键,公众的认可是基础,数据的质量是难点,县域政府的负债是公信力评价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赵先要  ;乔宝川 《商》2014,(50):197-198
面对我国不断加剧的利益冲突,让法院现有的司法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推进和实现法官职业化建设,法官员额制成为了重要的突破口。其主要目的是建设正规化、职业化、精英化的法官队伍,以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而提供人才保障。因此,本论文主要是以提升法官选任条件、分流管理,以及完善其职业保障与惩戒机制等来消除司法中公信力低和司法权威缺失等弊端问题。  相似文献   

17.
信用危机,像一颗毒瘤,深深地侵蚀着我们的经济肌体;信用,已成为全民族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问题。很多学者站了出来,向国人论证着信用的重要和信用的建设等,更有我们的企业家,结合各自的切肤之痛诉说了信用危机的罪恶。本刊记者特搜罗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言论,以期加大一点唤醒企业信用的声音,使中国经济加快摆脱信用危机阴影的速度。  相似文献   

18.
诚实守信是中国社会经济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点所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由于信用体系制度缺位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所以,我们迫切需要构建社会主义信用体系。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信用体系建设是处在初期阶段。县域信用体系是中央和省市信用体系的最基础载体,也是规范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针对县域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本文简要的提出县域信用体系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9.
信用危机的产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完善。二、中国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传统明到现代明的化断裂。解决信用危机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完善现代经济制度,在商业领域中营造一种“诚信至上”的商业化氛围。第二,加强国民道德建设,强调学校在营造诚信化氛围方面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传媒在社会信用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传媒是信用意识的培育者,信用道德的规范者,信用文化的传播者,是社会信用建设的倡导者、引领者、记录者、监督者,应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引导作用和监督作用.首先,要确立传媒信用观念,建立传媒业诚信机制,打造信用传媒,构建传媒公信力,真正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其次,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全社会树立诚信观念,增强信用意识,引导市场主体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信用,引导社会舆论,培育和传播信用文化,营造信用环境:再次,要充分发挥好新闻舆论监督的纠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