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国际制药企业继在中国开展“生产转移”后,又开始“研发试水”,纷纷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转移其研发业务。本文在分析国际制药企业向中国(北京、上海)转移研发业务的模式、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国际制药企业转移研发业务的实质,并为我国政府、制药企业、投资和研发机构等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外制药企业在药品研发质量管理方面优于中国,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制药企业的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对比,明确我国制药企业研发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要点,指出研发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构建完善研发质量管理体系的对策,我国制药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组织架构、加强质量风险管理、构建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加强相关人员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制药企业的科研机构管理特点与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浅析制药企业科研机构的管理在整个研发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办法。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制药企业科研机构管理的功能及特点,从满足科研人员差异化需求的角度入手,并结合作者自身工作实践,提出制药企业科研机构管理的新思路。结果与结论制药企业科研机构的管理工作应同科研工作一样不断进步、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际大型制药企业纷纷将新药研发业务外包到中国,推动着我国研发外包服务产业的发展.北京市作为国内科技资源和高技术人才比较集中的地区,也成为国外大型制药企业、研发机构选择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或寻找合作伙伴的首选.本文根据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登记的涉外合同数据库,分析了北京市医药研发外包行业的现状、特点、优势领域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际大型制药企业纷纷将新药研发业务转移到中国,推动着我国新药研发外包服务产业的发展。本文利用系统分析与典型案例剖析、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业务的模式、特点等现状进行了研究,客观分析了这种精矿转移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 国际制药产业的结构调整,对于我国民族医药工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前,生物产业已经成为与传统全整合型制药企业分庭抗礼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新药研发的产出上,生物科技企业相比传统的全整合型制药企业更具优势.目前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生物科技企业已经成为传统全整合型制药企业新药产品的重要来源地了.因此发展中小型的生物科技及研发服务产业对于促进和提高我国制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没有一个人否认药品研发对制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然而中国制药企业研发的重大成果依然稀少,大多数企业对仿制药或短平快的项目依然情有独钟,为什么?我们可以说出一大堆理由:资金问题、人才问题、政策问题、机制问题等,且个个在理。制药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高管制以及产业化周期长的特点,其中高风险是影响企业家投资取向选择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从企业对风险的态度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中国大多数制药企业依然不会积极进行研发活动,尤其是风险高、周期长的原始创新。  相似文献   

8.
一、市场导向的含义与作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市场导向,就是运用市场机制的要素来组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应该面向市场.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即用户或消费者的需求来确定产品,并根据这些产品组织设备工艺、原材料和劳动力配套的生产活动以及产品质量检验和科学技术研究等其它生产活动;同时,如果市场需求变化,企业应相应变换生产活动内容,以保证企业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企业活力与开拓市场的关系。作者认为,开拓市场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作者分析了企业树立正确市场观念的要求及其与其他经营观念的关系,指出,企业必须加速由生产导向向市场导向的转变。作者还论述了经营战略规划和企业信誉的重要意义。作者认为,制定市场经营发展战略规划是将企业搞活的保证;市场信誉能为企业带来无限的活力,是企业兴旺发达之本。  相似文献   

10.
在制药企业看来,药品研发和药品的销售是制药行业的两个大舞台,任何一方的缺位,都将得不到完美的舞台效果。偏重销售而忽视研发的制药企业很难有长足的发展。中国的制药行业在国家建立创新性社会的引导下很快会完成由销售驱动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变,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将是中国药物发展的巨大引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有效利用、整合现有资源,提升制药企业新药研究与开发能力提供参考,方法探讨虚拟研究与开发组织的理论及特点,结合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特点,对我国应用虚拟研究与开发组织模式提升新药研发效率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结果及结论虚拟研究与开发组织是一种适合我国制药企业新药研究与开发工作的新思路,制药企业可以选择三种模式进行虚拟研究与开发的实践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合作研究中心推动虚拟研究与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对中国医药行业研发(R&D)联盟的研究集中于理论模型和策略,对其实践状况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本文通过对中国医药行业R&D联盟的回顾性文献综述和相关信息的整理分析,总结医药R&D研发联盟近十年在中国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产、学、研”三结合研发新药;政府与商会进行协调;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R&D联盟市场化。  相似文献   

13.
从研发投入风险和决策者风险偏爱出发,以委托代理理论为框架,分析高管持股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股东比管理者更愿意进行R&D投入,高管持股对企业R&D投入有激励作用,但这种激励在持股比例很低时不显著,只有当高管持股达到0.1%时,R&D投入强度才显著提高。这说明对高风险的研发投入,只有那些与企业长远发展相关的利益群体,首先是股东,其次是持股达到一定比例的高管才有动机加大R&D投入.促进企业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我国企业转型升级和R&D价值创造为基础,通过问卷研究了我国企业R&D投入的困境与R&D资源获取的成本关系,信息不对称与R&D融资渠道的摩擦力。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对于粗放型发展中成长的"虚胖"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来瘦身;企业寄期望的R&D融资渠道并不畅通,原因是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信用缺失,出现很大的摩擦力。对此,企业需要首先通过自有资金,分步骤地通过R&D价值创造来取得不同阶段R&D融资的信用证明,并通过研发合作网络,才能有效地降低获取R&D资源的成本并不断地积累企业研发价值创造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企业转型升级尚无明确定义,理论更处于探索中。从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看,企业、政府、政治和市场是促成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对此,本文以政治关系和市场化进程为纽带,研究了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外部环境。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企业政治关系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助于企业转形升级;政治关系对研发的促进作用只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显著,产生的是诱导效应,在国有控股企业中不显著,产生的是替代效应,这反映出民企通过政治关系,对政府提出的企业转型升级更有热情,更能作出积极的反应;只有在市场化进程较快的地区,政治关系才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说明除政治关系和政治热情外,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还需要强化市场化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6.
Various research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 market orientation and interdepartmental integration can positively influence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Addressed in this article is whether market orientation and interdepartmental integration both equally influence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whether one of these constructs is more influential than the other, and whether such influence is dependent on the type of department being examined? Analyzing survey data from 156 marketing, manufacturing, and R&D managers, the tentative results suggest that a market orientation and interdepartmental integration correlate to improved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product management performance in varying degrees across these three manager sets. It appears that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orientation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petformance is likely to be reflected by the marketing department, while marketing and manufacturing departments are likely to reflect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eral construct of market orientation and product management performance. Manufacturing managers also reflect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departmental integration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product management performance. Further analyses involving the elements of a market orientation and interdepartmental integration find that a customer orientation appears important to performance in the case of marketing managers, and that collaboration is important to performance in the case of manufacturing managers. R&D managers did not reflect an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rket orientation, interdepartmental integration, their constructs, and performance. These results should not be taken as refuting the claim of an import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orientation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however. The present results refine our understanding of market orientation to consider department‐specific effects, as well as temper the claims that implementing a market orientation will readily lead to improved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across all departments in an organization. This may or may not be the case, depending on the focal department.  相似文献   

17.
新药研发具有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等特点,怎样对新药研发项目成本进行合理地估算,对制药企业提供新药研发的战略决策、对政府部门新药的定价、风险投资公司实施新药投资计划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在美国,已经积累了20多年的新药研发成本的理论和实证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目前的新药研发成本的估算、项目投资价值、新药定价等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2000~2003年中国各地区大中型企业的考察发现R&D与生产率的相关性很弱,技术落后地区企业与技术先进地区企业的R&D收益率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产权结构是影响R&D收益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控制了产权结构这个因素后,R&D与生产率的关系变得显著,而且技术落后地区企业的R&D收益率明显大于技术先进地区的企业。造成技术落后地区企业和技术先进地区企业的R&D收益率无差异的原因在于技术落后地区企业的国有资本比重较高,R&D使用效率比较低。因此形成合理的产权结构,提高R&D的技术吸收能力对技术落后地区企业的生产率增长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99年~2007年的数据,对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发现,这一时期,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无论从数量、规模。还是在效益、创汇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虽然民营科技企业从事的行业仍以河北省的传统优势领域为主,但科技园区规模效应逐步显现,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然而,纵观其发展历程,仍然面临着诸如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科技队伍发展缓慢、科技投入不足、研发能力较低、融资渠道狭窄等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重大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额爆发式增长。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海外并购活动,呈现出并购主体集中、区域集中和产业集中的特点。企业的国有特色导致并购活动易受政治因素影响,同时因战略目标不清晰、市场评价不准确、缺乏专业化国际人才队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结合国家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对我国企业未来实施海外并购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