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对于转变农业农村生产方式,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文章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了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基于甘肃省2019年14个市(州)的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研究发现,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国家统计部门提供的县卡资料,采用由经济效益、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生活质量4个子指标系统共计26个指标组成的农村社会经济指标体系,对全国部分县(市、区)进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评价从两个方面展开:(1)综合评价总得分的比较与排序;(2)分类指标的比较与排序,据此,可对各地区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有一较全面,准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现代农业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能够为其今后社会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提供更为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构建基于熵值-TOPSIS模型的现代农业发展评价体系,通过分析2010—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现代农业发展总体得分值变化趋势和达标率变化趋势,评价该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同时结合资源指标、经济指标、科技指标和可持续发展指标等多指标要素综合分析,探究内蒙古自治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结果](1)2010—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现代农业总体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整体发展态势较好。(2)内蒙古自治区现代农业发展资源指标、经济指标、科技指标和可持续发展指标均有较大幅度提升,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各指标的投入,尤其是科技指标的投入。[结论]内蒙古自治区现代农业发展要实现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大各指标投入,加强现代农业发展支持力度,实现该区域现代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清水县为例,采用熵值—TOPSIS模型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对清水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阶段进行阐释,同时结合农业生产、科技发展、绿色可持续、生活质量、产业发展指标等多个指标要素进行客观综合的分析,探讨清水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清水县2020年的现代农业整体水平处在准备阶段,整体水平一般;(2)清水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生产、科技发展、产业发展、生活质量和绿色可持续指标均有较大贡献,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各指标的投入,特别是科技方面的投入。  相似文献   

5.
基于AHP的甘肃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甘肃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分析甘肃农业发展水平和现状,旨在为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考路径。[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经济、生态和资源利用水平构成评价综合层,向下分21个可量化的具体指标,并计算各指标权重。对各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计算2010~2016年甘肃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结果]在综合评价层中,生态效应的权重最大,为0.515 2,其次为资源利用效率,最低为经济效益,为0.155 8,指标层权重前3位分别为人均水资源量、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权重值分别为0.104 4、0.096 1和0.066 6;2010~2015年,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2016年又出现滑落。[结论]水资源对甘肃省农业的发展制约性较大,解决水资源有效利用与保护成为当务之急,而有效灌溉是解决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甘肃农业发展受负向指标影响较大,加强农业现代化和资源利用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客观评价我国各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程度,有助于把握我国农业现代化区域发展水平、短板和关键问题。参考农业部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的监测评价办法,根据数据和区域农业发展的特点,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23个具体指标的三级指标体系,并根据相关统计年鉴和统计网站收集了各省份2015年23个具体指标的具体数值。通过参考农业监测评价办法并对比国外发达农业国家的相关数据,给出了每个指标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时的具体值,进而通过一个线性方程给每个具体指标的数值打分,最终计算出全国、各省份农业现代化程度总得分和排名及各一级指标的得分和排名。研究发现,农业现代化的全国平均水平没有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程度,各省份之间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平衡,西部地区明显低于东部、东北和中部地区,传统农业大省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设置了3层20个具体评价指标,用该指标体系分析了中国1996年、2000年、2006年3个时点上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2006年各省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并提出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毕节市现代农业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毕节市现代农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对2005~2010年的毕节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5 ~ 2010年,毕节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状态,2010年,毕节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指数为0.48,处于现代农业发展准备阶段.2005~ 2010年,毕节地区现代农业支撑水平、产出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等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010年,毕节市现代农业支撑水平、产出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等水平指数分别为0.33、0.46、0.39和0.73.加强基础设施、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提高城镇化水平、组织化水平、产业化水平是未来毕节市现代农业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9.
甘肃市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相同的评价标准框架,测评不同区域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对不同地区间量化差距、找准短板和借鉴经验至关重要。[方法]参照“全国农业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测评指标的甘肃市州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测度法,对甘肃省市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甘肃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缓慢,总体处于转型跨越阶段和发展阶段; 省内各市州间呈不均衡发展,嘉峪关、白银2市发展情况较好,金昌、张掖、酒泉、武威、兰州5市居中,定西、临夏、甘南、庆阳、陇南、平凉、天水7市州较滞后。[结论]与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比较,甘肃市州农业现代化发展差距最大的是农业产业体系,其次是质量效益体系,而且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比重低严重制约经营体系现代化。未来甘肃省各市州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点是培养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深化农业产业链条、推进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创新模式促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 需要倾斜资金着力解决广大山旱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提高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及产业融合度,发展以科技、装备、信息等现代投入要素为核心的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2月,农业部根据都市现代农业的功能特征与现阶段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特点,以2012年为基础数据,围绕农业现代化水平、“菜篮子”产品保障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休闲农业与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示范辐射水平等五方面27项指标,对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除拉萨市)、计划单列市的35个大中城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发布《中国都市农业发展报告2013》.从评价结果看,大连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已走在全国前列,综合指数达到58.75,居全国35个大中城市第3位(居北京66.14、上海61.77之后).其中,农业现代化水平指数达到63.65,位居全国第1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市州农业科技进步是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从微观层面测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比较分析市州间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及形成差异的原因,不仅可为各市州客观认识本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提供依据,而且对明确未来发展现代农业的工作重点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运用增长速率方程法(Solow余值法),对"十二五"时期甘肃14市州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各市州间差异显著,呈明显的不均衡性。"低投入、低消耗、科技进步贡献率高"型2个市、"适度投入、适度消耗、科技进步贡献率较高"型5个市、"高投入、高消耗、科技进步贡献率有限"型5个市、"投入有限、消耗有限、科技进步贡献率低"2个市,表明提高市州农业科技贡献率、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潜力巨大。[结论]增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及应用效益,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意识及水平,以及发展市州特色产业、壮大区域经济实力是甘肃省市州未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福建省具有丰富的农业多样性特征和特色“农情”,为了寻找发展因素的关联和耦合、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稳步推进福建省区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方法]文章从地理学和经济学视角,构建了BPDS概念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及9地市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从指标因素和空间布局等方面解析福建现代农业发展的分异和聚类情况,为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提供决策参考。[结果](1)从发展指数看,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在起步阶段和入初步发展阶段临界点上。9地市水平指数在0.487~0.561,其中6个地市处于初步发展阶段,3个地市还处于起步阶段。4个准则要素指标方面存在较大的指数分异,其中投入水平要素与其他3个要素水平差距较大;(2)从区域空间看,主要呈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特征,龙岩、泉州和莆田3个地区最低。不同空间区域环境使不同地区各有优势,在分指标间存在较大分异;(3)从水平类型看,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按聚类情况可分实力高值区、过渡中值区和潜力低值区为3个类型。依据区位与资源特点,在实力高值区以生产加创汇的特征性农业,过渡中值区以发展服务型农业为主,潜力低值区以生态农业生产为主。[结论]经济水平和人才等实力因素和资源禀赋等潜力因素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产生地区分异的重要因素。同时,生产条件优势和服务体系优势在现代农业的集群形成等具有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耦合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之根本,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协调水平研究为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依据。[方法]以"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环境"框架模型构建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揭示2005—2015年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农业系统的耦合协调性。[结果]近10年间,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持续提升,其中农业资源、经济、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但是2005—2010年经历了一个滞后型的发展过程;农业人口、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下降,2011—2015年处于滞后型发展阶段。甘肃省农业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系统耦合度和协调度波动上升,但整体水平仍处于低水平耦合、轻度失调阶段;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性及协调性呈现出阶段性和"剪刀差"的分异特征。[结论]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逐年持续提升,但农业系统总体耦合协调性仍处于欠佳局面,农业人口和环境困境逐渐成为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瓶颈和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当下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情况,对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进行评价,探讨多种农业发展的模式,为加快黑龙江省城镇化进程提供助力,为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法和文献查阅法对相关的研究内容进行汇总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基础资源设施、科技应用、生态建设、经济效益、政府管理、农村发展6个方面23个指标对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进行评价,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黑龙江省农业业态配置情况,为黑龙江省未来农业发展模式提出建议。[结果]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生态建设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权重值比较大,均为0.281 6;而农村发展、基础资源设施和政府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综合来看,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整体较好,但是在其他方面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结论]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进程良好,在农业发展中,基础资源设施、政府管理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都有待提高。今后,政府应该加强管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产业"等多种农业综合发展模式,促进黑龙江省农业更快速地发展,进而提升黑龙江省整体的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自从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问题得到了我国学术界和社会上的普遍关注。文章采用CALT模型,从农业生产的条件、能力、水平及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等4个方面量化考察了甘肃省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分析了甘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提高甘肃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虑碳排放约束,分析甘肃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特征和区域特征,以期为提升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基于2005—2016年甘肃省14市州面板数据,以农业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对甘肃省农业环境效率和碳排放约束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进行测算。[结果](1) 2005—2016年甘肃省农业环境效率值总体呈现下降—上升—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且均小于1;(2)碳排放约束下甘肃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年均值为1.010,年均增长率为1%,且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3)甘肃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其中中部地区增长最快,陇东南地区次之,河西地区增长最慢。[结论]忽视碳排放将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议各区域依据自身资源禀赋,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思路,提高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是提升甘肃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天水市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总结了甘肃天水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提出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航天育种示范区和甘肃省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城市建设两大特色,不断优化农产品布局和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畜牧、果品、蔬菜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中药材、马铃薯等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发展思路保障粮食安全、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农业生产水平、农业成长水平和农业产出水平为研究变量分析甘肃省农业综合实力发展总体水平和结构性现状。[方法]运用SSM模型,从农业生产水平、农业成长水平和农业产出水平3个维度动态分析和比较2004—2010年和2010—2016年甘肃省农业综合实力结构状况并进行类型划分。[结果]2004—2016年农业成长水平和农业产出水平均为推动甘肃省农业综合实力发展的贡献要素,农业生产水平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甘肃省各地农业综合实力呈现不同程度变化,武威、张掖表现为较大幅度的提升,酒泉、金昌、嘉峪关、兰州则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平凉、临夏、甘南表现为小幅提升,其他地区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降。甘肃省农业综合实力划分为优势发展型、滞后发展型、结构突破型和竞争突破型4类,酒泉一直属于优势发展型,张掖、平凉一直属于结构突破型,金昌、兰州由竞争突破型发展为优势发展型,武威由结构突破型发展为优势发展型,嘉峪关、白银、定西、天水、庆阳由竞争突破型发展为结构突破型,临夏由结构突破型发展为竞争突破型,甘南、陇南由结构突破型发展为滞后发展型。[结论]2004—2016年甘肃省农业综合实力地区差异明显,武威、张掖、酒泉、金昌、嘉峪关、兰州农业综合实力保持全省重心位置; 农业综合实力内部结构差异明显,农业成长水平相较于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产出水平对农业综合实力贡献率更高,农业生产水平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农业产出水平作为农业成长水平的补充是进一步提升地方农业综合实力的主要动力。针对甘肃省农业综合实力状况提出今后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