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企业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人本管理、创新造福是企业实现和谐共赢的重要管理手段.一个企业要想全面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实现跨越式大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制企、管企、办企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挖掘员工的潜能,通过员工价值的实现来达到企业价值的实现,通过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为员工创新造福,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
幸福感是企业员工全面发展的本质需求,也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人文基础。提高员工幸福感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企业管理,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与条件。当前员工层次需求不断提高,承受各方面压力也很大,企业可通过制定战略规划,拓展员工发展通道等途径提高员工幸福感,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建设和谐企业、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共建和谐是时代的主题。人本管理的核心是人与管理,实现人和管理的基本方式是科学地实施好和谐管理系统工程。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环境,让每一个员工处于自动自发状态,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使企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当代企业和谐管理理论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是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理念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谢玉国 《经济师》2006,(4):181-181,183
“人本和谐”的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员工、企业和社会相互关系和谐的管理,其中“和谐人”假设是实现“人本和谐”企业文化核心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劳资关系是产业关系领域中的一个子领域,主要研究员工、员工组织、企业在产业关系中的角色以及政府机构在建立和管理企业与员工关系方面所担当的角色.劳资和谐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是政通人和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是企业实现安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有力保证.为此,笔者就劳资关系中的冲突的表现形式以及如何实现劳资和谐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岗位和谐管理是企业和谐管理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在工作点基础上建立了岗位和谐管理的操作模式。这一操作模式将某一工作细分为具体的工作点,每一工作点都包含和度、量度、重度和难度四个指标。根据这四个指标确定这一工作岗位的工作值。通过考核每个员工有一个评价值,可以将员工分为五个星级员工。工作值乘以评价值得到每一个员工的绩效值。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五个星级员工薪酬的系数。  相似文献   

7.
企业组织中的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不可缺少的活动,所以加强员工培训是企业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应对日益激烈市场竞争的必备举措,是最终实现人企双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企业员工频繁跳槽所导致的企业人才流失问题成为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研究的热点,以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即"以人为本"的员工关系管理,构建网络环境中的员工业绩模型以及员工业绩与企业利润的关系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研究,提出企业应如何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并维护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提高员工忠诚度,减少员工流失,并最终实现企业目标.  相似文献   

9.
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如何突破?笔者认为,雇员与雇主和谐共赢的人本管理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更有效果的管理方式。通过阶段性的措施消除广大员工心目中的被雇佣思想,不做金钱的奴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做企业的主人;充分挖掘员工的智慧和潜能,培养成功的员工同时打造成功的企业,实现员工和雇主的共同发展与成长的目标,即实现雇员和雇主的共赢。  相似文献   

10.
一、和谐企业需要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制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是我国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的和必然的要求,要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正确理解和谐企业的深刻内涵.古语云:"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协调顺和之意.构建和谐企业,就是要把企业建设成为"循环发展、遵章守法、诚信至上、团结协作、关爱员工"的企业,其核心是通过促进企业内外"和谐",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济问题》2008,(6):F0004
薛德平认为,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金科玉律”。培植企业文化就是要铸就企业之魂,把企业与职工的命运紧密结合,形成企业共同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形成源于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多种形式的培养教育。在培植企业文化中,他们结合实际,做到“以人为本、以德治企、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新学 《当代经济》2008,(11):22-23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形成要素。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经营理念武装员工头脑,统一员工思想,规范员工行为,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实现企业和谐、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聂震 《经济师》2005,(1):264-264
“以德治企”是企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最基本的条件,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环节。文章从强化企业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提高全体员工的道德素质,将“以德治企”、“依法治企”结合起来等三方面提出了实现“以德治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进行全面考察、分析、评估与传递的过程.其本质就是考核员工对企业的贡献,或者对员工的价值进行评价,它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为提高员工能力、改进企业绩效、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沟通活动。  相似文献   

15.
在企业中提倡人本管理,从20世纪80年代起,这种管理模式就风靡全球。同时也走进中国。如今,人本管理在中国各个企业也得到充分体现:他们关心员工,关系和谐,一团和气。进而论之,人本管理是把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以员工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等综合性情况来科学地安排最合适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充分地考虑到员工的成长和价值,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业绩,为达成企业发展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薪酬涉及企业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薪酬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员工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还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本人从薪酬分配的公平性、薪酬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薪酬绩效的考核等方面,分析阐述了薪酬管理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作用,是平衡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全面薪酬的价值整合机制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面薪酬旨在平衡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以求企业价值(企业绩效)与员工价值(员工满意)的双重实现。全面薪酬通过企业价值和员工价值的创造和分享的整合机制来实现两者价值的互动和平衡,进而实现企业价值和员工价值的整合,形成基于价值整合的新型薪酬体系。  相似文献   

18.
企业少数民族员工的管理对企业的和谐发展是把双刃剑。管理得好,能推动企业形成和谐的工作环境,并最终改进其长期绩效;管理不善,则给企业的工作环境带来不和谐,损害其长期绩效。本文分析了对企业少数民族员工进行有效管理的利和管理不善的弊,最后结合国内经验和实例提出企业少数民族员工管理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9.
段亚萍 《经济师》2009,(9):219-220
薪酬不仅是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表现,而且是连接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的重要纽带。薪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充分发挥薪酬管理的杠杆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一线员工销售积极性,是提高企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周小梅 《经济师》2013,(5):263+265
健全的绩效管理体系是构建企业和谐劳动的基础,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进而实现企业发展目标。文章分析了当前绩效管理的存在问题,及不完善的绩效管理对劳动关系的影响,进而提出有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绩效管理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