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经济研究》2017,(4):64-77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改制以及资本账户开放改革进程的加快推进,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与利率、汇率之间的时变和互动关系,并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三者之间的时变动态关系。通过进一步分析不同时间阶段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改制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等对中美利差、汇率波动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利率对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的传导渠道相对有限;汇率对利率的传导受阻,但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相对较为顺畅;国际资本流动对利率传导相对较弱,而对汇率的影响十分显著。可见,在利率—汇率—资本流动三者相互传导过程中,利率渠道最为不顺畅。利率对国际资本流动影响渠道受阻,除了因为我国利率的价格机制作用有限和资本账户管制外,另外一个原因则在于汇率日波动受限从而削弱了利率对汇率波动的传导效应,并使得"非平抛利率平价"曲线无法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为了避免由于难以控制的资本外逃而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应该遵循如下改革顺序:利率市场化—汇率改制—资本账户开放。  相似文献   

2.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测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准确判断是相关理论研究和决策分析的基本前提。从名义和实际两个方面对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进行测度的结果表明:(1)当前我国的名义资本管制处于中等水平,而实际资本账户的开放水平要远高于名义资本账户开放水平;(2)在存在较大套利空间的情况下,即便存在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资本管制的有效性也很难长期维持;(3)虽然资本管制程度的加强很难对实际的套利资本流动加以控制,但在资本管制措施逐渐放松以后,却很容易导致实际资本流动性的急剧提高,这一点,造成了我国当前资本管制政策的"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3.
三元悖论下我国汇率制度改革探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集中探讨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金融政策组合三元悖论条件下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方案的选择问题。笔者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汇率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缺陷;其次考察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金融政策组合的三元悖论,分析了我国面临的事实上是两种组合的择优而非三种方案选择,并指出最适解可能是一个中间解而非角点解。基于此笔者认为,资本账户管制和固定汇率制是相辅相成的,在资本管理没有放松的前提下讨论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并无意义,因此,合理的改革进程安排必须是资本流动逐步放松和人民币汇率逐渐弹性化之间的有机结合;最后给出若干现有汇率制度(制度内而非制度本身)框架下的具体改革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郑平  胡晏 《财经科学》2022,(2):1-16
本文构建了开放条件下切合中国实际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资本管制对人民币汇率超(低)调动态演变的影响。理论研究指出,当资本管制程度高于阈值时,中国的货币扩张将导致人民币汇率出现低调;当资本管制程度低于阈值时,人民币汇率会超调。经济结构参数决定了汇率超调或低调的程度和持续性,资本管制力度对汇率动态的影响存在不对称性。随后本文测算出了中国的资本管制程度和人民币汇率超(低)调的程度,对理论模型的预测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人民币汇率在升值趋势中低调,但在贬值趋势中超调。深入分析在资本管制下人民币汇率动态的多样性,有助于为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汇改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人民币资本账户管制的政策强度和有效性进行实证评测,以综合评价当前人民币资本账户的实际开放状况.结果显示,我国资本账户的实际开放水平较高,管制政策在限制资本交易和流动方面的强度有所下降,但仍能有效发挥宏观稳定功能.结果的时变特征显示出,政府在资本管制领域更重视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选择更市场化的方式对待资本流动规模的变化,这有利于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6.
当前,人民币加入SDR必将倒逼我国加速资本项下的开放步伐,促使股市和债市等股票市场更加开放,加入SDR也必将促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协调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资本项目开放。利用1998~2015年季度数据,实证研究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程度、汇率改革进程等因素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程度,发现随着资本项目开放程度的提高,资本项目开放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更加突出。汇率改革和资本项目开放有利于我国股票市场稳定,推进汇率改革和资本项目开放对股票市场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人民币汇率对上证指数的影响大于资本项目开放。同时,在股票市场缓慢增长的背景下,资本项目开放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效果大于在股票市场快速增长背景下资本项目开放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7.
汇率的决定与外汇市场供求、经常账户平衡、央行货币政策、相关资产价格、经济基本面、国民收入及国际收支账户等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关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要从外汇市场拓展到本外币政策深层次协调,从涉外经济拓展到内外经济协调发展,同时在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下对国际货币体系和主要货币的变化趋势进行系统的监测预测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建立引入中间品生产贸易、出口品定价方式变动、资本不完全流动以及冲销干预的开放新凯恩斯模型,在外国进口关税冲击环境中,在不同程度的汇率管理和资本管制下,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福利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1)货币国际化通过提高出口品本币定价比例,降低了因外国关税冲击导致的本国经济波动和福利损失;(2)在货币国际化进程中,逐步放松汇率管理和资本管制能够提升货币国际化对本国经济的改善效果;(3)随着汇率管理的不断放松,相较于最终品,出口中间品本币定价比例提升对本国经济的改善效果更显著.因此在不确定性增加的全球贸易环境中,应坚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同时不断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放松汇率管理和资本管制,并重视出口中间品人民币结算比例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制度弹性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慧刚 《经济经纬》2007,(4):124-127
开放经济下,资本流动、利率和汇率三者相互联动、相互协调、自动平衡。利率市场化是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制度弹性化的前提条件;资本控制程度影响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制度弹性化;利率和汇率相互作用、相互传导。一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资本控制程度和利率或汇率水平的变动,更取决于资本控制、利率和汇率三者的联动效应。中国金融自由化改革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资本账户开放、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制度弹性化之间的关系,发挥三者联动协同效应,实现内外均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迅猛推进,使人民币初步具备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基础条件。但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高,并成为制约人民币成为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的直接因素。我国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市场发育程度滞后、资本项目管制程度较高、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程度较低,是制约人民币国际使用度快速提升,进而制约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根本原因。深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成熟的国内金融市场,进一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积极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而推动人民币成为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的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11.
资本账户开放使资本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为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入和流出打开了方便之门,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金融风险。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越高,金融风险也越大。然而,资本账户所带来的不断增大的金融风险与一国金融制度的不完善,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中,应加强制度建设以满足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长期需要,短期内可以放松对境外投资的管制,减轻资本净流入对人民币汇率和货币供应的压力,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金融开放进程中的汇率选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加入WTO后不断扩大的金融开放进程将对我国现行汇率形成及管理制度造成一系列冲击。在开放条件下要形成有效的汇率安排,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逐步扩大汇率的波动区间,实现目标区间浮动的汇率管理体制,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资本项目的有序开放,并加强汇率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以抵御金融开放对汇率造成的冲击,保障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再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及其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进程突然加速,但是人们对汇改的路径选择缺乏清晰的认识,人民币汇率弹性、资本账户开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问题上争论仍然不断。本文认为,当前人民币汇率改革争论的实质是未能弄清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所谓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并非非此即彼相互矛盾的关系。目前人民币汇率改革应介于中度和中深度之间,脱离这个阶段短期要么造成国内经济的失衡,要么导致国内经济均衡下的大衰退。另外,本文也认为汇率弹性并不能以汇率幅度为标准,资本账户自由化也必须按步推进。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上,我们对其步骤、问题和模式也作了详细分析,对一些概念上的误区给予说明。我们相信,对诸多问题的清晰认识必将有助于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稳定国内金融体系,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资本项目还没实行可兑换条件下,FDI在资本金融项目中占很大比重,是近年来资本金融项目顺差的主导因素,由于我国的对外贸易与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常项目、资本金融项目与汇率的关系,同时因为中国官方公布的名义汇率不能敏感地反映国际收支的平衡状况,因此基于这样一个前提,文章就通过对我国贸易收支、FDI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关系的探讨来分析我国国际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国际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对外贸易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15.
汇言 《资本市场》2001,(8):31-31
<正> 2000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外汇储备稳步增长,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 2000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特点国际收支依然保持较大顺差,外汇储备稳步增长。2000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05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19亿美元,2000年末外汇储备达到1655.7亿美元,我国对外清偿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2000年末人民币汇率比上年末上涨12个基本点,人民币小幅升值。  相似文献   

16.
2016年10月1日我国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初始权重为10.92%,紧随美元、欧元成为第三大储备货币."入篮"意味着我国人民币开始享有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同时也是倒逼国内汇率改制,逐步取消资本管制,开放资本账户,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整个过程中,跨境资本流动所引起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将加大我国相关企业的汇率风险压力.本文以人民币"入篮"后为背景,浅析我国企业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面对汇率波动风险而采取的对冲策略.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受到来自资本账户管制方面的限制,未来提高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在结算货币方面,应该继续增多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城市数量,扩大货币互换协议国家的数量和协议规模,增强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并最终实现人民币贸易结算与计价职能的统一。在投资货币方面,应加快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尽快实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减少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增强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在储备货币方面,拓宽和创新人民币投资工具和产品,满足民间私人机构投资于人民币金融资产的要求,实现人民币作为非居民和居民投资资产和风险规避工具的职能。同时,增加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SDR的比重,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结合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从国际收支视角下金融市场、产品市场和外汇储备三个渠道分析利率和汇率联动的动态循环机制,采用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的月度数据,基于VAR和VEC模型对不同渠道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开展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以后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渠道作用逐渐大于外汇储备市场渠道作用。人民币利率与汇率存在显著的反向联动关系,人民币汇率对利率的影响较强,利率对汇率的影响较弱。汇率的金融市场传导渠道在即期反应迅速、影响较大,但利率的金融市场传导渠道受阻。利率与汇率的产品市场传导渠道较为复杂,短期与中期的影响方向相反。因此,应拓宽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健全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畅通跨国资本流动的传导渠道,并在货币政策的运用中注重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的两年中,伴随着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未来进一步金融改革的蓝图似乎也呼之欲出.然而,资本账户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化(包括利率市场化)以及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孰轻孰重,是否应按照一定的顺序,却仍然存在争论. 国内金融机构和市场的成熟,利率市场化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是整个金融改革的基石,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以及货币政策(包括利率以及汇率政策)的现代化,是中国金融改革应该审慎遵循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5年7月至2012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分两阶段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资产价格与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及升值预期,会导致短期国际资本流入我国;同时在人民币兑美元交易浮动幅度扩大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自身的解释能力占到82%。为了更好地应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我国必须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督与审查,尽快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