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花 《中国外资》2009,(22):158-158
公司解散是指引起公司人格消灭的法律事实,当公司因某种原因解散时,公司即停止积极活动,开始整理财产关系,进入了最终目标为公司消灭的事实状态和法律状态。本文着眼于公司解散的具体制度,从价值哲学的层面对其法理基础与制度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公司清算是指为解散公司而清理债权债务,分配剩余财产,了结公司各类法律关系,从而使公司归于消灭的法律程序和制度。根据公司解散原因,清算分为破产清算和非破产清算,两者在制度安排、利益选择和程序繁简等方面存在差异,涉及的财税风险也各有侧重,实务中需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3.
公司非破产清算的法律规定简单,因而公司非破产清算在启动环节便遭遇公司解散后不启动清算程序、公司解散后难以启动清算程序的法律风险,极大影响了公司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为预防此法律风险,立法上必须明确组织清算组的义务主体、明确清算组成员的构成、赋予股东申请法院组织清算的权利、完善强制清算制度、建立公司解散登记公示制度、完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4.
当公司陷入僵局时,解决股东矛盾和减少投资风险的理性选择之一是解散公司。笔者以司法解散为视角手,讨论了我国法律、司法解释对公司司法解散的条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公司法》所规定的公司解散的条件,都是全体股东合意的结果或是全体股东都不可抗拒的原因,依据这些条件行使公司的解散请求权,没有过多的法律障碍一但是如果公司部分股东以公司不能实现其目的而起诉要求解散公司,则需得到进一步完善的《公司法》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王美静 《金卡工程》2009,13(9):110-111
公司设立无效在广义上包括两种情形:一是设立失败,二是设立无效(狭义的设立无效).本文所称的公司设立无效仅指狭义的公司设立无效,即设立行为因存在严重瑕疵而被法院宣告无效,使已经成立的公司进入清算解散程序的法律制度.关于公司设立无效制度,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民商法典都有规定,如德国<股份公司法>,法国<商事公司法>,韩国<商法>等.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公司设立无效制度的确立将会在飞速发展的经济生活中发挥其积极作用.本人对我国的公司设立无效制度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7.
连素菊 《金卡工程》2009,13(12):141-142
公司非破产清算制度与破产清算制度相对应而存在。新的破产法对我国的破产清算制度进行了较为完善的规定,而对于我国公司的非破产清算制度,相关的法律规定却显得过于简单和粗糙。由于我国公司终止运行的方式很不规范,存在着大量因解散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被有关主管机关责令关闭的公司,它们大多不依法进行清算,有的甚至恶意逃避债务,致使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得不到有力的保护。因此,在公司非破产清算制度中,我们应当确定有利于公司债权人的制度,以完善我国非破产清算中的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8.
公清算是指为消灭法律主体资格而终止正常经营活动并对公司财产进行清算的一系列法律行为.公司清算包括普通清算和特别清算,非破产清算和破产清算.由于会计核算是建立在企业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上,当企业处于非持续经营状态,不再或无法继续从事其以获取利润为目标的经营活动时,原有的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原则和会计核算方式就不再适用,而应另设置清算会计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9.
公司僵局与股东滥权是现代公司运作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其形成的根本原因都在于公司法的制度安排。为保护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我国新《公司法》第183条对公司的司法解散进行了规定。但由于该条规定过于概括,缺乏可操作性,加之欠缺公司司法解散的配套规定及司法经验,使得司法解散在司法实践中困难重重,在此有必要对第183条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公司法》确立判决解散制度填补了我国公司立法的空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对该制度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细化,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尚存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仅对公司僵局、股东利益和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三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判决解散的司法适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朱明沛 《云南金融》2012,(3X):29-30
广义的公司清算包括公司破产清算和公司解散清算,狭义的公司清算则仅指公司解散清算,本文所述的是狭义的公司清算。近年来,法院受理的公司强制清算申请案件大幅度增加。公司强制清算必然涉及相关的会计处理,鉴于我国目前清算程序规范的不完善、强制清算会计处理的发展还不够完善,清算组难以开展清算工作。本文试图从清算法律角度探讨如何正确的组织强制清算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2.
肖丽娟 《金卡工程》2010,14(7):192-193
实践中,一些股东人数较少的具有极强"人合性"的有限责任公司经常会因为股东之间信任的消失,导致股东间继续合作的可能性消失,进而致使很难形成有效的公司决策,公司一度陷入瘫痪状态,即呈现学界所说的"公司僵局"状态。我国在《公司法》修订之前,对"公司僵局"能否依据司法解散程序解决没有规定,但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对"公司僵局"的解决提供了司法解散的途径,这为打破公司僵局提供了破冰之路。本文从案例入手,对新《公司法》中关于公司僵局的解决办法进行详尽的分析,提出其在运用中存在的缺陷,并指出在实践中应该更多的利用司法解散之外的途径来有效打破"公司僵局"。  相似文献   

13.
广义的公司清算包括公司破产清算和公司解散清算,狭义的公司清算则仅指公司解散清算,本文所述的是狭义的公司清算。近年来,法院受理的公司强制清算申请案件大幅度增加。公司强制清算必然涉及相关的会计处理,鉴于我国目前清算程序规范的不完善、强制清算会计处理的发展还不够完善,清算组难以开展清算工作。本文试图从清算法律角度探讨如何正确的组织强制清算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公司资本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涉及公司资本制的基本公司法问题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首先分析了我国现行公司资本制度的现状和特点,然后阐述了公司法律人格独立的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在提出完善我国资本制度建议的同时,以如何确定公司法律人格否认成立要件为重点,探讨了公司法律人格独立及否认制度在我国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鄢青 《福建金融》2006,(10):48-51
对银行而言,一方面,由于公司客户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客户,因此公司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有效运行,对保护银行债权及信贷资产安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由于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在公司的设立、经营、治理乃至于公司解散清算等环节鼓励公司与股东自治,扩张公司的商事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使新《公司法》在赋予公司更大的自治空间的同时,也对银行提出了更高的风险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6.
美国事实公众公司制度用公司规模作为标准衡量公司的公众性,具备一定合理性,但是这一合理性是以公司存在活跃的场外市场、公司股份流动性较强为前提的。在公司股票不存在活跃二级市场的情景下,事实公众公司制度反而成为公司资本形成的障碍。JOBS法案改革了事实公众公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事实公众公司制度对公司资本形成的不利影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股东数量为门槛的事实公众公司制度,但是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使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资本筹集,这就需要我们吸取美国的立法经验对我国事实公众公司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7.
张余进 《金卡工程》2008,12(11):23-24
民事推定制度是两大法系国家和地区的证据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基于逻辑学和法哲学而建立,其存在的理论基础有三个,即经验法则、公共政策以及诉讼效益.其中,经验法则是推定制度的基础,是法律推定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全部事实推定的基础.诉讼效益体现了诉讼经济,而公共政策则体现了立法者所倡导的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戴黎明 《涉外税务》2005,(10):14-17
纳税评估的主要方式为推定税收法律事实,法理与法据决定了其存在的理由和法律效力,在现有法律制度背景下,我国纳税评估应转换为《征管法》规定的“核定征收”法律语言范式。由于推定本身并不能保证所构建事实法律上的正确、惟一,纳税评估的过程规则就显得尤为关键,思想方法也同样重要。要求我们开放思维、更新理念,对多元法律价值排序选择,在多方利益冲突中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19.
公司的解散和成立一样,是《公司法》中应规定的内容,本文对公司解散,特别是公司司法解散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公司司法解散的类型、原因、效果、原被告双方及其管辖权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企业分立是指一个企业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将部分或全部业务分离出去,分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新企业的法律行为.它或者是原企业解散而成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企业,或者是原企业将部分部门、产品生产线、资产等剥离出来,组成一个或几个新公司,而原企业在法律上仍然存在.企业分立是企业产权重组的一种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