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商标财产权观念盛行的背景下,对商标权之保护也呈现出一种扩张化的趋势,并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体现的比较突出。而商标权作为一种私权利,对其保护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商标权人、消费者和其他市场竞争者的各种利益,因此,在商标法的制度设计和价值理念的追求上要体现出一种有层次的平衡性,在动态的利益平衡中,更好地实现商标法规制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2.
域名作为互联网环境下的新生事物,由于其与商标在功能、构成上的相似性,使我们很容易将两者混淆起来,而两者在适用范围和注册程序上的差异使得冲突在所难免。在域名的法律属性尚未明确的前提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平衡域名所有人与商标权人之间的利益,有效解决两者的冲突乃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在分析域名与商标发生冲突的原因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域名注册审查制度、异议制度以及实现驰名商标权人与域名所有人权利的平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在符号消费日渐频繁的今天,商标的功用呈现出新的特征,商标的符号意义构建功能在社会活动中有着显著作用,商标越来越明显的经济属性,使得对商标的立法保护成为必要,在商标法律制度的设计中,应该给予商标权人怎样的保护,多大限度的保护,就是一个需要平衡的问题。消费社会条件下新的商标权保护理论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下,商标给企业带来越来越多的利益,尤其知名商标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市场份额。但是,近来商标权纠纷却频频发生,本文以“王老吉”商标权之争为例,浅析此案中所体现的商标许可相关法律问题,如何才能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如何在商标许可中最大限度的保护本企业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我国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与企业价值密切相关的商标权保护,主要体现在企业对商标权保护意识的缺乏,我国关于商标权的立法、执法存在缺陷等方面."iPad"商标纠纷案为中国企业的商标权管理带来了诸多启示.本文从此案出发,分析商标的经济价值与法律特征,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商标权保护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由此案得出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一、商标权的使用在先原则.该原则是建立在私权学说的基础上,即把最先使用商权所获权利当作一种私有财产加以确认.它同时又允许商标办理注册,但仅能在法律上起到早请和昭示(宣示)作用,却不能动摇以使用先后未确立商标权的原则.因为在采取使用在先原则的国家,即使某一商标已注册,商标在先使用人也仍可随时以使用在先为由,对抗使用在后的商标注册人并有权要求撤销其注册.故此项原则,对於保护商标最先使用人的利益是比较公平、有利的.它可以有效防止“商标抢注”行为,杜绝那些不劳而获,摘取商标创业人的辛勤劳动果实,消灭了一部分企业和个人以抢注来进行不正当竞争的投机取巧条件.同时该项原则也比较适合於一些中小型企业,产品不甚稳定的企业,在企业伊始,因对产品市场无过多把握而不想匆忙注册的情形,不注册也能保护产品信誉,拥有商标权.然而,使用在先原则却对使用在后的商标持有人极为不利.因为市场范围广阔,企业使用商标可谓数以亿计,每一家企业使用的商标因未注册,无法较为直接地获取是否雷同,侵权的信息,而商标权又以使用在先划分归属,难免不使每一家企业对商标宣传、策划、使用等等都心存顾忌,不敢放手放胆地去培植商标信誉.因此该原则无法满足企业要求一经注册就明确划分商标权归属的愿望.此外,  相似文献   

7.
武雨希 《河北企业》2022,(1):158-160
电子商务飞速发展,不仅为商标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成为孳生侵犯商标权行为的温床。然而现有的法律制度如"通知—删除"规则等难以有效规制网络交易平台的间接侵权行为的发生。本文通过梳理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交易中,平台应承担的商标间接侵权责任进行了认定分析,由此提出有关商标间接侵权问题的几点建议,以期我国目前日趋严重的网络商标侵权问题可以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8.
张键 《企业家信息》2012,(6):104-106
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我国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与企业价值密切相关的商标权保护,主要体现在企业对商标权保护意识的缺乏,我国关于商标权的立法、执法存在缺陷等方面。“iPad”商标纠纷案为中国企业的商标权管理带来了诸多启示。本文从此案出发,分析商标的经济价值与法律特征,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商标权保护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由...  相似文献   

9.
王旭 《企业导报》2012,(12):143-145
商标淡化理论建立在混淆误认理论的基础上,伴随着商标立法从对公众利益的关注到商标权人利益的关注发展起来的。商标淡化是未经驰名商标商标所有人许可,在不相同、不类似的产品上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者相似的商标,可能会减少或削弱驰名商标的显著性的行为。美国、欧盟和日本立法在淡化标准、地域范围、淡化类型、金钱赔偿等方面的规定,为我国我国商标淡化中关于对象、行为及损害后果要件中的几个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0.
马海霞 《财会月刊》2012,(14):71-74
本文结合"好想你"商标权案例,反思了企业在商标设计、注册、保护和管理上的诸多不足及商标权立法上的漏洞。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企业商标权保护策略应当全面考虑,统筹把握;把好商标注册关,提高商标设计水平,从源头上防范假冒;及时申请商标注册,防止抢注并对商标进行防御性保护,积极启动商标的国际注册;建立商标管理预警机制;争创驰名商标;坚持效益优先,采取科学高效的维权方式。  相似文献   

11.
沈雁宾 《中外企业家》2009,(4X):110-110
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框架体系搭建的今天,围绕着商标、商号、名称、专利等新型权利竞合问题,学者和法律工作者有了不同的认识,并发生过多次争鸣。通过企业名称权和商标权竞合的问题分析和讨论,主张从最大程度保护合法企业利益角度,妥善处理该类请求权竞合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域名是连接到因特网上的计算机的特定识别码,其最初形态是类似于电话号码的一组数字,在相关技术问题解决之后,域名即发展成为由文字、数字、符号构成的一组字符串。在网络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被人们称为“网络门牌”、“网上商标”的域名,与既存的知识产权,尤其是商标权、商号权发生了激烈的法律冲突。 造成这些冲突的直接原因在于:从事商业活动的网络用户往往希望采用与自己的商标、商号相同或近似的文字作为网站的域名,以吸引网络用户,提高网站的点击率,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但是,域名本身的技术特征决定域名具有严格的惟一性,一旦域名被其他用户注册,商标权人就不能再使用该域名。在这种情况下,商标权人尤其是知名商标的商标权人,都  相似文献   

13.
注册商标标记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著作权既有显著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某些构成作品的商标标记,即“商标作品”,可获得商标权和著作权的双重保护,对于更加充分地保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制止恶意注册和不正当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13年,我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关于商标的使用在法律条文中多次出现,在商标授权确权、商标权转让、商标权消灭、商标侵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试图通过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对商标使用的分析,明确商标使用在商标法中的法律意义,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注册制主义"制度取得商标权的国家,对注册商标权进行了完整且全面的保护,而对于商标先用权的保护规定不足且保护力度弱于注册商标。我国现行《商标法》对商标先用权给予了保护,但是因对该项权利权能的认识不足导致司法适用不能很好地实现权利内容。本文围绕如何在把握商标先用权权能的基础上,以实现该制度的司法适用展开论述并提出相应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注册商标标记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著作权既有显著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某些构成作品的商标标记,即“商标作品”,可获得商标权和著作权的双重保护,对于更加充分地保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制止恶意注册和不正当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以来,特许经营的浪潮席卷全球,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特许经营有自己的优势,但也面临着挑战,于是特许经营和电子商务实现了“嫁接”,业务模式得到了新的发展.然而目前关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特许经营发展方面的研究较少,且没有明确的分类.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特许经营类型的演变,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特许经营分为传统特许经营、中间特许经营和网络特许经营,并分析了各自特点.最后基于营销模型,提出了网络特许经营营销模型,从而对特许经营的演变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一、特殊保护的必要性在普通法国家,对商标的保护源于阻止销售欺诈性商品的仿冒之诉。不论是从商业道德、市场秩序,还是从私权维护来说,赋予并保护商标权都是十分必要的。正如美国《兰哈姆法》所期待的,商标权的赋予保护了商标所有人的投资,在商标所有人投入精力、时间和金钱向公众提供商品时,他付出的投资免于被盗版和欺骗等行为盗用。  相似文献   

19.
高飞 《价值工程》2010,29(26):238-239
商标领域的平行进口是国际贸易中普遍存在且争议很大的一个问题。其中有关商标权的权利用尽问题,国际公约没有对其进行规定。我国可借鉴美国和欧盟的作法,根据本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考虑制定对自己比较有利的平行进口规则,以保护我国的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徐晓曦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6):107-108,110
商标权对社会的贡献一直被认为无法与专利权、版权相提并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标在国际范围内的保护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立足于国际私法角度,对商标国际保护的法律制度分国际商标冲突法、国际商标统一实体法、国际商标程序法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本文立意,即为中国商标法的研究和发展提供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