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管制理论、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地方生产网络理论为基础,以技术空间流动为核心,构建了技术守门员分析框架;运用该框架,以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为案例,研究了技术守门员在全球生产网络技术获取、地方生产网络内技术传播和扩散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技术守门员是集群实现全球-地方联结的重要管道,这对于中小企业学习创新非常重要;技术守门员便于集群实现更为迅速的技术流动;培育和扶持技术守门员对于我国产业集群转型和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外部联系与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典的产业集群理论认为,地方根植性,或者说集群内企业的内部联系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在综述国外产业集群外部联系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外部联系对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业集群的知识更新和产业升级起到了关键作用的观点,并用环同济大学建筑设计产业集群的案例加以印证。最后,提出了地方政府要帮助集群建立全球联系管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用户作为创新源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用户创新社团是用户创新的重要方式。创新社团要不断发展,就要拓宽知识联系边界,不断从社团外部获取新知识。针对这一问题,首次提出了“用户守门员”概念,认为用户守门员是创新社团与外部建立知识联系的重要桥梁。利用SECI模型,进一步阐述了基于用户守门员的创新社团外部知识获取与内外部知识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集群在浙江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资源小省浙江依靠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也一跃成为全国的经济大省,经济总量位列全国第四。然而从总体上看,浙江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于低价优势,技术研发能力薄弱,产品质量档次低,低品牌附加值的特征没有改变,集群发展处于一种低层次的企业网络模式阶段。从发达国家先进的产业集群的经验模式看,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得,关键在于构建发达的集群本地网络,通过网络机制促进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从而不断提高集群的总体创新能力和集体学习能力。此外,从浙江产业集群自身的特点和现状来看,建立与发达国家产业集群的外部知识联系,促进集群网络的广延性、开放性也至关重要。本文试图从网络的观点出发,从建立有效的本地网络、外部知识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来阐述浙江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考察企业学习与创新的空间因素,集群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与学习会使得集群企业的知识逐渐同质化,这要求部分集群企业能不断跨越集群边界,开展集群之间的学习与合作。集群企业的学习与创新有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两种不同的机制,内部联系代表地方创新环境的效率,外部联系则提供了从外部获取新知识的机会,集群对由外部联系引入的新知识的利用效率取决于内部联系是否有效。对不同产业集群以及同一集群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言,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的权衡取决于集群的知识可得性、专用性与累积性程度。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外部联系对集群发展有关键影响,产业集群外部联系也具有独特的演化进程.以典型的轮轴式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并以Sialkot外科器材产业集群为案例,分析其外部联系动态变化的过程及特征.研究发现,外部联系对轮轴式集群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且出口贸易这一外部联系形式的推动作用尤为关键;此外,外部联系作用的发挥以同集群的内部能力协同发展为前提.最后,针对我国轮轴式集群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产业集群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Web of Science中1982—2016年经济地理学领域产业集群研究文献,借助CiteSpace V软件,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回顾,系统梳理了产业集群研究的理论脉络、热点领域、知识基础,明晰了学术争议和研究前沿,旨在为国内产业集群理论创新寻求突破口。结果表明:(1)研究热点集中于集群创新和集群网络、集群和区域发展、集群演化;(2)研究内容逐步从关注经济活动的地理集聚,转变为多维邻近、路径依赖视角下的集群创新和集群演化,再深化至探究不同空间尺度网络对集群知识流动和集群创新的影响;(3)研究尺度逐渐从重视根植性和本地知识网络,发展到重视外部知识源和跨集群知识联系,再拓展至强调全球—地方联结;(4)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本地联系和外部联系的相对重要性等研究问题尚存在争议,全球集群网络、共位集群则是国际研究的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它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产业集群在世界各地已经有很多的成功范例,在我国产业集群也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这些产业集群获得了多方面的竞争优势,主要有:由于技术、知识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提出跨区域管道的连结对于拥有综合性知识基础的产业集群知识合作同样起到了关键作用,并以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集群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集群的外部知识管道和集群的本地网络同样对地区产业集群的知识合作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本地化互动对于专利研发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则更依赖于跨区域管道的连结。最后,给出了产业集群充分挖掘"内部"和"外部"优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构建和技术能力提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顾志刚 《经济地理》2007,27(6):961-964
文章运用创新网络理论,在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构建和技术能力提高的概念模型,得出结论:①全球价值链为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外部创新网络的构建提供了路径;②外部技术资源的消化、吸收和内部化,需要产业集群内部创新网络的支持;③内、外部创新网络的紧密联结,是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完成技术学习并实现技术能力提高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运用无尺度网络概念,探讨地方产业集群的外部关系.通过对盛泽丝绸纺织业集群的考察表明:地方集群的外部关系表现在不同尺度集群网络中的节点位置,有利于寻找地方集群发展的外部关键要素以及升级路径.该集群在区域性纺织业价值活动中处于不利地位,与群外高级要素、国际高端集群的连结不足.强化分工合作与差异化竞争,是优化区域性外部连结的关键;扩展与集群外高级节点的连结宽度,实现与国际高端集群的连结,是提升其集散节点位置、促使集群升级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业集群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体现在主导产业选择、主导产业兴衰等方面.基于集群视角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式表现为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具体有两种模式:一是依靠内部集群动力机制,整合集群价值链;另一种是依靠外部力量,嵌入外部价值链(外资和域外资本)来调整产业结构.为此,要通过完善产业集群治理机制,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3.
International Trad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Agglomer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aper focuses on how localized dynamic 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 may cause uneve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ly, and encourage regional agglomeration of industries. Location-specific technological progress depends on the absolute number of local innovating firms, and the relative number of innovating firms; i.e., the share of economic activity in a region that takes place within the innovating sector. The cre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 contributes to explaining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factor prices and welfare, and it appears that the critical size of a region regarding its ability to sustain an industrial cluster depends on whether factors of production are internationally mobile.  相似文献   

14.
企业集群与开放式技术创新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世界各地集群的发展证明集群提高了企业群体的创新力。本文以集群理论、技术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理论为基础,论述了企业集群与开放式技术创新的关系:相互需求、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理论机制——适应竞争、技术实践、网络外部性、路径依赖。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要切实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理念、积极创建有利于形成开放式创新网络的企业集群环境、培育市场创新网络并重视创新成果的市场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动力机制的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刘恒江  陈继祥 《经济地理》2005,25(5):607-611
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是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和推动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力量,其包含内源动力机制和外源动力机制。内源动力机制将产业集群中包含的本地根植性蕴涵丰富的要素(资源)转化为内生优势;外源动力机制分为政府行为、外部竞争环境等,其作用带来产业集群的外部优势。以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及其作用规律研究为基础,产业集群内部治理与集群政策相结合的“从下到上”思路,是有利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产业集群中的核心异质性主体,知识守门者对于产业集群的知识更新和开放式升级至关重要。结合联盟管理中的企业间领导力理论,从知识守门者自身知识基础、网络能力和网络位置优势探讨了其在集群中的企业间领导力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将知识守门者在产业集群中的领导力划分为技术领导力、平台领导力和制度领导力3个维度。此外,结合湖南新材料产业集群案例,探讨了该集群中知识守门者科力远公司的技术领导力、平台领导力和制度领导力构建途径及其对集群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了理论的合理性。最后,基于理论与案例结论,提出了促进我国集群开放式升级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的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志刚  吴晓波 《技术经济》2007,26(12):65-70
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是基于资源观运用于产业集群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的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探讨了相关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与科技是现代社会的两大杠杆,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内生联系。本文通过分析科技创新对长株潭经济增长的微观传导机制与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科技创新机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科技创新是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内生驱动器,加快构建长株潭一体经济快速增长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加大科技投入、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发挥产业集群的协同优势、增强聚集效应、创造科技创新扩散机制是长株潭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张妍 《经济研究导刊》2011,(22):165-167,179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交易成本的降低,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并提高区域之间的贸易效应和竞争效应。但是目前沈阳经济区的产业集群还存在着政策法规不健全、产业链不完善、产业结构趋同及技术水平低等问题,需要政府加强法规建设,突出沈阳优势,完善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并推进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20.
培育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企业是集群中最活跃的行为主体,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知识溢出、集群企业吸收能力是产业集群创新的关键要素.首先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知识溢出、集群企业吸收能力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归纳本文的研究要素,明确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针对当前集群企业的现实,从吸收能力视角提出了知识溢出支撑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跨越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吸收能力与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跨越进行了分析,知识溢出对集群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而这种促进作用的大小受到集群企业本身吸收能力影响,即吸收能力增强了知识溢出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