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如何利用和开发顾客资源是目前企业新产品研发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生产商视角,以B2B市场为背景,探讨顾客参与行为对新产品绩效转化的内在影响机制,通过构建一个中介模型,提出知识整合机制在顾客参与行为与新产品绩效间起中介作用的假设。使用SPSS18.0和Amos18.0对中国东部沿海企业调查数据及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并运用线性回归统计方法对上述假设进行检验发现,知识整合机制在顾客参与行为与新产品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迟铭  毕新华  徐永顺 《经济管理》2020,42(2):144-159
虚拟品牌社区是企业与顾客进行价值共创的重要平台,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对企业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有研究多是基于不同的理论从顾客视角出发探索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受到的心理动机和个人特征等因素的影响,鲜有从企业视角出发,探索治理机制对虚拟品牌社区中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本文立足交易成本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从企业视角切入,引入关系质量作为中介变量,构建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关系质量与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关系整合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1)契约治理机制只对知识贡献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不显著,而关系治理机制对知识贡献行为与顾客公民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关系质量在契约治理机制与顾客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契约治理机制与知识贡献行为、关系治理机制与知识贡献行为以及关系治理机制与顾客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由研究结论可知,虚拟品牌社区一方面应综合运用契约治理机制与关系治理机制来有效地促进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以弥补单独运用某一种治理机制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应注重关系质量在虚拟品牌社区中促进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重要作用。这些研究发现为促进虚拟品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探讨营销-制造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以及新产品上市速度的中介效应,明晰新产品开发不同阶段营销-制造整合对开发绩效的影响机制。利用214家制造企业的调研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市场分析、技术开发、产品测试和产品商业化阶段的营销-制造整合对新产品上市速度有显著促进作用;新产品上市速度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提升作用;新产品上市速度对市场分析和技术开发两个阶段的营销-制造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对产品测试和商业化两个阶段的营销-制造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不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探讨营销-制造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以及新产品上市速度的中介效应,明晰新产品开发不同阶段营销-制造整合对开发绩效的影响机制。利用214家制造企业的调研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市场分析、技术开发、产品测试和产品商业化阶段的营销-制造整合对新产品上市速度有显著促进作用;新产品上市速度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提升作用;新产品上市速度对市场分析和技术开发两个阶段的营销-制造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对产品测试和商业化两个阶段的营销-制造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不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利用来自手机企业的虚拟社区中参与新产品开发活动顾客的调查数据,探究了虚拟顾客环境特征——交互性、社交性、易用性和使用者控制程度通过顾客体验的中介作用对顾客参与的影响机制以及顾客知识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交互性、社交性、易用性和使用者控制程度显著影响顾客参与;顾客体验在交互性、社交性、易用性和使用者控制程度对顾客参与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顾客知识在交互性、社交性和使用者控制程度对顾客参与的影响中起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但在易用性对顾客参与的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设计驱动创新逐渐成为企业竞争中除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之外的第三种致胜方式,设计创新能力较强企业往往在市场上占据独特优势地位。基于团队学习理论,构建一个“行为-能力-绩效”双调节模型,探讨团队跨边界行为对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①团队跨边界行为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正向影响;②设计创新能力在跨边界行为对新产品开发绩效间起中介作用;③团队知识共享在跨边界行为和设计创新能力间起调节作用,团队知识共享越强,跨边界行为对创新设计能力的正向影响越大;④团队监督在设计创新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起到调节作用,团队监督越强,设计创新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正向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7.
借鉴知识溢出、创新绩效等相关理论,构建了高校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提出了高校知识溢出、企业吸收能力、地理邻近性和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采用问卷方式,对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内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高校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企业吸收能力在高校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地理邻近性在高校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借鉴知识溢出、创新绩效等相关理论,构建了高校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提出了高校知识溢出、企业吸收能力、地理邻近性和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采用问卷方式,对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内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高校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企业吸收能力在高校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地理邻近性在高校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尽管从组织学习视角开展顾客参与对新服务开发绩效影响研究是相关理论探讨的发展方向,然而到目前为止,还尚未有文献从这一视角出发就顾客参与对新服务开发绩效的影响机制问题进行过系统的实证研究,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解构组织学习、新服务开发绩效维度的基础上,本文构建出理论框架模型并提出相应假设,对B-B情景下的中国服务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以检验这些假设,从而解释了组织学习视角的顾客参与绩效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作为组织学习的三个维度,转化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在顾客参与和新服务开发创新绩效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在顾客参与和新服务开发市场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探讨了相应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0.
外部创新搜寻是快速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引入中介变量,形成以外部创新搜寻、知识整合和创新绩效为核心的分析框架,并采用多元回归、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外部创新搜寻的3个维度显著提升了创新绩效,并有效促进了知识整合,但外部旧知识搜寻并未对创新绩效和知识整合产生显著影响。同时,知识整合对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知识整合在外部新知识搜寻和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外部旧知识搜寻和创新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产品开发是企业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调研福建、贵州的136家科技型企业,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及巢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获得以下结论:学习导向对跨界搜寻有显著正向影响,跨界搜寻能提高企业产品创新能力,进而对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促进作用;此外,跨界搜寻能在学习导向和产品创新能力的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在学习导向和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学习导向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是通过跨界搜寻和产品创新能力的多重中介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开放经济下企业往往利用开放式创新范式进行技术创新。从开放式理论视角探讨创业导向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重点探讨顾客授权的调节作用。以开放式创新为中介变量,以顾客授权为调节变量,构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采用259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问卷数据检验研究假设,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部分中介了创业导向与创新绩效间关系,顾客授权正向调节创业导向与开放式创新间关系以及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间关系,顾客授权与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最后,提出了管理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网络多元性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关系仍存在争论。将外部知识整合(广度和深度)作为权变产生的企业因素、孵化支持情境(网络支持和制度支持)作为权变产生的环境因素,构建以外部知识整合为中介变量、孵化支持情境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实证结果显示,网络多元性对在孵企业孵化绩效具有正向作用,外部知识整合广度与深度在网络多元性和在孵企业孵化绩效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孵化支持情境能够有效调节网络多元性对外部知识整合深度的影响作用,并通过外部知识整合深度的中介效应正向调节在孵企业孵化绩效。  相似文献   

14.
以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联合研发型顾客参与活动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最强,信息来源型顾客参与活动的影响次之,独立研发型顾客参与活动的影响最弱。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渐进式创新能力越强,信息来源型顾客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越强,独立研发型顾客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越弱;相比之下,突破式创新能力越强,则独立研发型顾客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越强,信息来源型顾客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越弱;而联合研发型顾客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不受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丰富了顾客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作用机制,为具有不同类型创新能力的企业有针对性地选择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网络多元性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关系仍存在争论。将外部知识整合(广度和深度)作为权变产生的企业因素、孵化支持情境(网络支持和制度支持)作为权变产生的环境因素,构建以外部知识整合为中介变量、孵化支持情境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实证结果显示,网络多元性对在孵企业孵化绩效具有正向作用,外部知识整合广度与深度在网络多元性和在孵企业孵化绩效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孵化支持情境能够有效调节网络多元性对外部知识整合深度的影响作用,并通过外部知识整合深度的中介效应正向调节在孵企业孵化绩效。  相似文献   

16.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产品快速开发已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及获取新利润来源的重要手段。对电子商务能力、新产品开发速度与企业绩效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得到以下结果:(1)电子商务能力中的电子商务战略能力、管理能力、技术资源对新产品开发速度均有正向影响作用;(2)新产品开发速度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作用;(3)电子商务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作用;(4)新产品开发速度对电子商务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顾客接触点高度多变,企业能否有效创新以满足顾客需求,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在服务主导逻辑下,顾客角色已经由价值接受者向价值共创者转变,如何依托顾客参与价值共创促进企业双元创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服务主导逻辑与知识基础观,探讨顾客参与价值共创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以及顾客知识转移的中介作用与促进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24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顾客参与价值共创正向影响企业双元创新;顾客知识转移在顾客参与价值共创与双元创新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促进调节焦点正向调节顾客参与价值共创与顾客知识获取维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字化转型和双元创新能力理论视角,探讨数字化水平各维度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非线性影响,分析渐进式和突破式创新能力在数字化水平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的中介作用。回归分析结果发现:①数字化建设水平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呈倒U型关系,东部与中部地区大多数省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均已跨过拐点,数字化接入水平、应用水平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均呈“先抑后扬”的U型关系,而数字化流通水平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具有积极线性影响;②双元创新能力在数字化水平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起显著中介作用,渐进式创新能力分别在数字化接入、流通水平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突破式创新能力在数字化接入、应用、流通水平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与渐进式创新能力相比,突破式创新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促进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整合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以知识分享为中介变量,领导认同为调节变量,探究了精神型领导对知识型员工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基于创新型企业79位主管和365位知识型员工的配对数据,分析显示:精神型领导正向预测知识型员工的创新绩效,知识分享在精神型领导与员工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领导认同正向调节精神型领导与知识分享之间的关系,同时正向调节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领先顾客知识管理对产品不连续创新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阳  刘彦 《技术经济》2012,31(6):9-15
基于技术采用生命周期的视角,构建了领先顾客知识管理对企业产品不连续创新绩效影响模型,研究了战略柔性在两者间影响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领先顾客知识管理、产品不连续创新以及战略柔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领先顾客知识管理对产品不连续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战略柔性在领先顾客知识管理对产品不连续创新绩效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