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程斌 《中国海关》2005,(6):70-71
在国际贸易中,对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由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在合同中订立一项法律选择条款.明确规定该合同所应适用的法律:另一种方式是,在双方当事人未就法律适用问题达成协议.合同中没有规定法律选择条款的情况下,一旦发生争议,由有关的法院或仲裁机构按照其认为适用的法律冲突规则来确定该合同所应适用的法律。所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对于一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都可能导致适用某个国家的国内法或某项国际公约或某种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2.
<正>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指营业地处于不同国家的卖方和买方就货物出入国境交易而达成的一致协议。在我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涉外经济合同的一种,其法律适用原则上是根据《涉外经济合同法》第5、6条、《民法通则》第145条的规定。我国《涉外经济  相似文献   

3.
国际货物贸易合同中常见陷阱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贸易极其复杂,加之国际欺诈活动时有发生,若签订国际货物贸易合同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受骗上当,使企业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以下对国际货物贸易合同中常见的陷阱合同条款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之策。一、法律适用条款陷阱1.准据法的选择在国际货物贸易中,每个合同所适用的法律,互有差异。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适用合同当事人所在国的法律;二是适用国际条约或公约;三是适用国际惯例。其法律适用条款陷阱主要集中在第一种情况。为解决这种法律冲突,一般都是通过在国内法中规定冲突规范的办法。我国合同法126条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  相似文献   

4.
<正>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争议的解决途径主要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4种。其中,协商解决和调解解决不一定涉及经贸法律。但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争议,则必须具体运用国际国内相关的经贸法律。这不仅涉及实体法,也包括程序法。而且,从打国际官司这个角度来看,程序法的适用有时占有非常重要的法律地位。 一个法院对某起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争议是否具有管辖权,这是该法院是否有权受理这个案子的前提。如果具有管辖权,那么该法院就有权受理此案;反之则不然。因此有些当事人,为了使某起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争议案能被某个法院有权受理,就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成就。其手法有时相当隐蔽,甚至带有欺诈。  相似文献   

5.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营业地分别位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当事人之间签订的货物协议,是国际贸易交易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合同。它不仅是确定买卖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件,还涉及有关国家的政策法律,因此对订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必须慎重对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应坚持书面形式一方的发盘或还盘被对方有效地接受后,合同即告成立。《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十一条规定销售合同在形式方面不受任何限制。我国《合同法》第十条也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和其他形式。但我国进出口企业在进行国际货物买卖时…  相似文献   

6.
论国际电子商务合同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翔珠 《国际贸易问题》2003,(2):62-64,F003
国际电子商务合同是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它对传统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理论与实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直接影响到国际电子商务合同应以何国法为合同的准据法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个新近出现的合同类型,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考借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适用规则。同时,还应针对国际电子商务合同的特殊性确定新的法律适用原则。  相似文献   

7.
王芳  卜晓军 《商业时代》2006,(24):71-72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非圆满履行往往会把交易者牵进诉讼、仲裁中去,解决争议过程中法院或仲裁庭适用何种法律事关双方利益。为了最大程度保障自身利益,交易主体应该在合同中灵活设定法律选择条款。  相似文献   

8.
随着EDI和电子邮件的迅速发展与普及,跨国当事人间通过电子商务形式订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状况越来越多。为此需要相应的法律对这一新事物予以规范和调整。作为调整国际货物买卖领域最为广泛适用的公约——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并未明确规定可以对使用电子商务,诸如EDI和电子邮件方式订立的合同予以适用,有必要对公约的适用范围重新解释。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当今调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关系的重要公约。到目前为止,该公约的缔约国已有70多个国家。该公约的可适用性(applicability)问题,即一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在什么情况下适用该公约,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就某些相关问题做些澄清。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制度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有着重要和不可忽视的地位.而其中预期违约问题更为觉和复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预期违约理论来源于英美法系,随着现代国际经济交往的发展,英蔓法律中的预期违约制度时大陆法系的合同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预期违约的定义.构成要素,法律定位,产生后果和弥补方式对现代国际买卖合同的影响和现实评价的概述,来从宏观上了解该制度.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运用最广泛的有关国际货物贸易的统一实体法。对于我国法院和有关当事人来说,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应该明确以下问题:第一,公约只适用于当事人一方营业地在我国,另一方营业地在其他缔约国境内的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第二,公约并非适用所有的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第三,公约并非适用国际销售合同的所有方面;第四,公约的适用是任意性而非强制性的。  相似文献   

12.
张晓堂 《国际贸易》1997,(11):47-48
国际贸易合同的成立至少要满 足两个国家法律的要求,也就必须克服法律冲突所造成的障碍。1964年制定了《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成立的统一法》和《国际货物销售的统一法》,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以这两个法为蓝本,于1978年拟就并于1980年通过《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合同公约》);与此同时,国际统一私法协会于1994年制定并通过《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以下简称《合同通则》)。依据上述公约和通则的规定,国际贸易合同必须通过对要约的承诺而成立。归纳起来,一项要约的构  相似文献   

13.
杨猛宗 《商业时代》2005,(23):74-75
我国是公约的缔约国,大量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可能适用公约。本文结合有关国家的合同法律制度对《公约》中涉及的合同形式、货物特定化、根本违约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商人应敢于适用《国际商事合同通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中国商人在涉外交易中选择合同的准据法方面,一般选择《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当事人一方的国内法、国际贸易惯例等。《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公布以来,受到了国外商人的欢迎,越来越多的商人、仲裁机构甚至法院已多次适用《通则》,较好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由于《通则》具有诸多优点,弥补了上述规范中不少漏洞,也为商人们在选择合同所适用的法律方面,拓宽了选择范围。然而,中国商人仍固守传统观念,至今尚未适用过《通则》,在国际经济法层面上失去了现存法律的最佳保护,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本文拟对《通则》对中国商人的有利之处做一简述,以鼓励中国商人在今后的涉外交易中适用《通则》,充分利用好现存法律。  相似文献   

15.
<正> 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是民法中最基本的两种责任形式。由于不法行为人行为的多重性,使得同一违法行为出现了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现象。在国际经济贸易实践中,基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国际租赁合同、国际劳务合同、国际技术转让合同等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买卖合同是贸易活动中各类协议的主要类型,一般指一方(出卖人)交付标的物于另一方(买受人),对方(买受人)受领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并向出卖人支付价款的合同.买卖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但合同有效成立后,常因各种原因导致履行不能或履行不必要,当事人唯有通过解除自己的合同义务才能达到救济之目的,致使合同的解除成为必要.本文试通过对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之比较,探讨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买卖合同是贸易活动中各类协议的主要类型,一般指一方(出卖人)交付标的物于另一方(买受人),对方(买受人)受领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并向出卖人支付价款的合同。买卖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但合同有效成立后,常因各种原因导致履行不能或履行不必要,当事人唯有通过解除自己的合同义务才能达到救济之目的,致使合同的解除成为必要。本文试通过对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之比较,探讨如下问题。二、买卖合同解除之含义1.《合同法…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作为营业地位于不同国家买卖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协议,其价值取决于合同的最终履行。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造成合同不被履行时,通过救济以保障合同交易安全,是各国合同法的主要内容。目前《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主要有损害赔偿、实际履行、宣告合同无效和中止履行这四种救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叶小燕 《中国市场》2010,(32):42-43
在涉外经济贸易合同中,我方当事人一般可与对方协商以《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或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为准据法。而如果选择我国合同法或对方当事人所属国法律,则必须慎重考虑。特殊情况下,我们不应该坚持订立法律选择条款。  相似文献   

20.
在涉外合同中,我方当事人一般可与对方协商以《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或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为准据法。而如果选择我国合同法或对方当事人所属国法律,则必须慎重考虑。特殊情况下,我们不应该坚持订立法律选择条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