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飞  谢玲 《市场论坛》2004,(10):30-32
公司治理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石,公司治理结构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逐渐演变而成.本文介绍了美国公司治理模式的特征,并分析介绍了这种特质的历史文化渊源及制度环境,指出美国公司治理模式是在特有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与特定制度相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经过战前单边治理、战争时期财阀家族统治,在战后形成日本式公司治理结构模式。这种治理结构模式在日本经济发展过程的前期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环境的变化以及日本公司治理机制的不足,日本不断吸收英国和美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长处,出现了在多样化基础上趋同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机构投资者的兴起和期权制度是改变美国公司分散所有权的两股重要力量,机构投资者的兴起使机构成为大股东,期权制度使经理层成为公司的主要股东,现在美国公司的治理模式是机构股东和经理股东共同主导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机构投资者的兴起和期权制度是改变美国公司分散所有权的两股重要力量,机构投资者的兴起使机构成为大股东,期权制度使经理层成为公司的主要股东,现在美国公司的治理模式是机构股东和经理股东共同主导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激励约束机制变化为依据,把美国公司治理变迁划分为经理人员控制权地位的确立、经理人员职权的扩大、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和从强调激励到激励约束并重四个阶段。美国公司治理变迁给我国以启示:没有一成不变普遍实用的公司治理模式;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需要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与内部会计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介绍了公司治理、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以及二者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在我国当前的公司治理模式下,内部会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在现有制度环境下,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经过战前单边治理、战争时期财阀家族统治,在战后形成日本式公司治理结构模式。这种治理结构模式在日本经济发展过程的前期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环境的变化以及日本公司治理机制的不足,日本不断吸收英国和美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长处,出现了在多样化基础上趋同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经过战前单边治理、战争时期财阀家族统治,在战后形成日本式公司治理结构模式.这种治理结构模式在日本经济发展过程的前期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环境的变化以及日本公司治理机制的不足,日本不断吸收英国和美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长处,出现了在多样化基础上趋同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在公司治理过程中,为限制公司的违规行为,使公司在守法的前提下,健康发展,顺利运作,必须制定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的模式、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公司治理的成败。为此研究并借鉴科学的公司治理方法尤为重要。下面浅析美国公司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模式,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存在于特定的制度环境中,其治理模式的选择一般要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有效的治理模式应该与制度环境相兼容.文章探讨了制度环境与治理模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制度环境约束下的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和多元目标对其治理效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可供学术界进一步研究的国有企业治理的权变模式.  相似文献   

11.
美国公司治理系统深深扎根于它的社会化之中,它的公司治理系统特征的形成、遇到的问题都折射出具有美国特色的思想化和社会心理。本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洪丽 《现代商业》2014,(24):191-192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全球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加快了公司治理模式国际趋同的步伐。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影响公司治理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弊端也逐渐凸显。本文在公司治理国际趋同形势下的独立董事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出和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义忠 《商业时代》2003,(253):56-59
本文剖析了经济丑闻中美国公司治理暴露的信用与信用机制问题,揭示了经济丑闻后美国公司治理中信用机制重建的理念基础及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美国公司信用机制重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义忠 《商业时代》2003,(18):56-59
本文剖析了经济丑闻中美国公司治理暴露的信用与信用机制问题,揭示了经济丑闻后美 国公司治理中信用机制重建的理念基础及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李学军  谭中明 《江苏商论》2003,(12):112-113
震惊世界的美国公司财务欺诈案件给世人留下了惨痛教训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思考。美国公司治理存在不少的缺陷:过重依赖外部监督约束机制;公司决策权过度集中;独立董事制难以发挥作用及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滥用。我国应汲取美国公司治理的教训,戒除盲目崇尚美国公司治理的倾向,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6.
<正> 美国、日本都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他们对公司的治理采取了不同的模式,对经营者的监督约束也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这些模式和方式,对于当前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美国和日本的公司治理模式(一)美国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者监督约束的影响在美国公司制企业中,目前最大的股东是机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人寿保险、互助基金和大学基金等,其中养老基金所占份额最大。有统计资料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初,机构投资者控制了全国大  相似文献   

17.
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结构必然影响内部审计的有效性,而内部审计的健全与发展也会给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供条件。从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四个方面介绍了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作用,从而引出了内部审计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模式的“个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昌才 《市场周刊》2004,(9):18-19,81
对公司治理的迫切需求引起了国内对日美两大公司治理模式的“拿来主义”。本文通过对两大模式形成的分析,认为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有着很强的路径依赖性。不同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应该适应本国特定的制度环境。而在一个国家内部,特别是在我国这样的转型经济国家,也不一定有着统一的公司治理模式。每一个公司都应根据本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自己的特征和需要来建立“现阶段”有效的治理机制,应该而且必须有自己的治理“个性”。同时,以科学的发展观看待公司治理机制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9.
<正>公司治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良好的公司治理对于公司的顺利运作尤其重要。当前,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更加需要公司治理制度建设与环境的匹配性,需要更灵活有效的治理体系。因此,在新时代,在《公司法》的视角下,加强公司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金道政  汪娟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117-118
首先介绍了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问题,接着对一种非传统的激励机制——股票期权激励展开分析,此种激励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薪酬制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股票期权这一激励措施已经成为美国公司激励经营者的一种极重要的手段,在中国,已经引进了这一激励制度并且需要进一步完善。而实施股票期权制度就必须有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