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随着产业转型和升级,我国出现并购浪潮,支付方式的选择是并购决策的重要一环,支付方式会通过信号效应、控制权、自由现金流等因素影响并购企业绩效,然而国内外文献对现金支付与并购企业绩效的关系看法并不统一。本文选取2008年~2011年发起并购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发现现金支付不利于企业并购绩效。  相似文献   

2.
吕宸 《商》2015,(3):19
本文整理了学术界对企业并购绩效的相关研究文献,对企业并购绩效研究领域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此作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并购绩效基本研究方式、并购的财富效应、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并购成为公司资本运作的重要形式,也是公司扩大企业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快捷途径。当谈论到并购绩效时,多指收购方在并购行为发生前后的收益变动,但很多学者研究得出在并购活动中并购对目标公司的价值增值大于收购方,本文重点从跨国并购角度上分析公司并购中如何衡量目标公司的价值效益以及影响目标公司绩效的因素,使目标公司在跨国公司并购中处于有利地位,增加目标公司的收益。  相似文献   

4.
主要从控制权稀释威胁与委托代理的视角分别研究家族控制对并购支付方式选择以及并购绩效的影响。对505家中国家族上市公司于2007-2009年发起的347起并购事件构成的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表明:家族终极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支付方式的使用正相关,家族终极控股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与股票支付方式的使用正相关,控制权稀释与强化机制对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产生了显著影响;家族终极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并购绩效正相关,利益协同效应占主导地位;并购支付方式对家族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并购活动愈演愈烈,并购商誉在并购活动中越来越重要。采用不同的支付方式并购也会对并购商誉与企业绩效也会产生不同影响。本文采用我国2013-2017年发生并购的上市A股公司的数据研究不同支付方式下并购商誉与企业绩效二者关系得出下结论:(1)并购商誉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现金支付方式下,并购商誉对企业绩效的正影响比非现金支付方式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并购是企业资本经营的重要手段.在并购财务规划中,必须重视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本文从分析影响并购支付方式的主要因素出发,比较不同支付方式的财务影响,认为,从现实和可能出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公司并购以混合支付为宜,且大多数应以股票或债务支付为主,现金支付只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并购.  相似文献   

7.
并购的价款支付方式主要有现金支付、股票支付、混合支付等方式。采用单一的支付方式,无论是现金支付还是股票支付都会为主并购方带来种种弊端,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判断混合支付方式中支付工具组合优劣的标准,据此选择每股收益EPS作为评判指标,通过建立优化模型,找到混合支付方式中各种支付工具的最佳组合,为企业在并购中选择一个支付工具的最佳组合,提供了一定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岳晓利 《品牌》2014,(12):64-64
企业并购是一种市场经济的行为,是重新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其支付方式主要有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和综合证券支付。本文通过对并购前后吉利集团财务状况的分析,说明了企业并购交易中采用恰当的支付方式可以对交易双方的收益和风险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并购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并购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9.
成功的企业并购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其过程蕴含着大量财务风险。此外,由于行业投资规模与生产规模的差异,导致并购财务风险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差异性。本文以钢铁企业为例,采用现金流折现法和统计研究方法对我国钢铁企业并购定价和支付方式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并购过程对目标企业定价过低会使并购遇到较大阻力,容易导致并购失败;目标企业定价过高,会给并购企业带来较大的支付风险,降低后续整合的资金支持与并购绩效。在并购支付方式方面,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并购企业资产流动性、有形资产、并购企业规模及股价是否被高估。当并购企业短期流动性较强或拥有较多有形资产时,更有可能选择现金支付方式。目前我国钢铁企业中,不少规模较小而股价被高估的企业依然选择现金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10.
并购的价款支付方式主要有现金支付、股票支付、混合支付等方式.采用单一的支付方式,无论是现金支付还是股票支付都会为主并购方带来种种弊端,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判断混合支付方式中支付工具组合优劣的标准,据此选择每股收益FPS作为评判指标,通过建立优化模型,找到混合支付方式中各种支付工具的最佳组合,为企业在并购中选择一个支付工具的最佳组合,提供了一定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商》2015,(47)
以前的研究大多数是从并购自身特征因素,如并购类型、支付方式等角度对并购绩效进行系统分析的。本文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把公司治理与并购绩效结合起来,从股权结构、董事会构成以及管理层激励三个方面来阐述公司治理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并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以后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是以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从财务指标的角度构建了企业并购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相关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具体对企业发生并购前后四个周期内的企业绩效情况进行了比较,并且通过增量对比的方式对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并购绩效进行了衡量。研究得出,成长性企业其横向并购的绩效要优于其他并购方式。成熟性企业,则其混合并购效果优于其他并购方式。而衰退性企业,企业的横向并购并不能够使得有效的改善企业的财务表现,因而该类企业进行纵向并购的方式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3.
高思卓 《新财富》2013,(9):118-121
并购套利策略最主要的操作手法是买入被收购方股票,同时卖空收购方股票。其获利来源是收购方股价与被收购方股价之间的价差。并购价差缩小,对冲基金经理将从中获利;并购价差扩大,将发生亏损。  相似文献   

14.
公司控制权、信息不对称与并购支付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1998-2007年间我国沪深两市的253起并购事件为对象,从公司控制权和信息不对称角度研究了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当主并方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位于中间水平(30~60%)时,为避免控制权转移,主并方一般选择现金支付(包括承债支付);而当持股比例较低或较高(超出30~60%)时则更倾向于股票支付;(2)交易双方的相对规模愈小,信息不对称愈小,主并方愈倾向于采用现金支付.但交易双方是否位于相同行业,对并购支付方式选择无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主并方的资金实力与现金支付正相关,而财务杠杆、投资机会、有形资产等因素与并购支付方式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围绕企业跨国并购这一主题,从跨国并购改善企业绩效、降低企业绩效、短期改善长期降低企业绩效、短期降低长期改善企业绩效四个方面梳理国内外关于跨国并购绩效的研究,并从外部、内部、交易因素三个方面梳理国内外关于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梳理后发现:研究视角不同是跨国并购绩效结论不统一的主要原因;我国学者研究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集中在内部因素;较少结合具体行业特征研究跨国并购绩效内外部独特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领域不寻常的全现金支付并购现象,考察这种并购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以及形成全现金支付决策的制度环境因素,结果显示:中国企业的全现金支付方式和并购绩效显著负相关,表明全现金支付并购并不是并购绩效良好预期的信号;对战略性资源产业、国有企业、并购支付政策调整等制度环境影响的实证结果表明,制度环境是全现金支付的重要决定因素;除了资源类海外并购政策鼓励下的全现金支付的并购绩效明显为正以外,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支持以及国有企业的全现金并购绩效都显著为负。虽然国家外资股权限制政策有所放松,但是该调整政策对于现状没有明显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增艳 《现代商业》2007,(10):16-17
并购方式的选择是并购谈判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决策,不同的交易方式对于并购双方会对应着不同的风险,一定程度上来讲企业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决定着并购双方对于企业并购的风险承担,本文将从现金交易和股票交易方式对于并购双方的风险分析来进行研究,从而来探讨并购现金支付与股票支付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李瑜  赵祎禧 《商业会计》2023,(16):26-33
2018年上市公司商誉大面积爆“雷”,资本市场哗然,引发了众多学者对商誉确认与计量模式的深思。文章以2012—2021年巨潮资讯网发布商誉减值公告的422个样本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实证检验了不同并购支付方式下商誉减值公告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是有效的,有效性表现在商誉减值公告具有负面市场效应。进一步地,对不同并购支付方式下商誉减值公告的市场效应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现金支付方式下商誉减值公告的负面市场效应最长,混合支付方式次之,股票支付方式最短;现金支付方式下非国企的负面市场反应大于国企,信息透明度高的企业负面市场反应高于信息透明度低的企业。  相似文献   

19.
刘锴 《商业时代》2012,(17):85-86
并购绩效研究一直是并购研究中最受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部分,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有关并购交易中的支付方式、关联属性、并购溢价与并购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评价,指出国内并购绩效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并针对"后股权分置时代"并购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朱勤  刘垚 《国际贸易问题》2013,(8):151-160,169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实施跨国并购以获取全球要素、拓展国际市场。但现实中,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绩效,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清晰认识企业如何提高跨国并购战略的有效性。本文利用Zephyr全球并购交易分析库,选取截至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2000至2008年在沪深上市企业发起的跨国并购交易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层面的综合考察,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因素。结果显示,东道国的制度环境越不完善、并购双方文化差异性越小、企业自身规模越大、并购规模越大,则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越好;反之,则并购绩效越差。除上述因素外,企业的财务风险和企业年龄对跨国并购绩效也存在影响,但影响程度相对较小。由此,本文得到了一些颇有意义的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