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总结自己得天下经验时讲:“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扶百姓,输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肖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刘邦能用各种人才,项羽连一个范增也容不得,刘邦因而战胜项羽.这是历史的经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看到有的领导者政治立场坚定,也有能力,年富力强,就是容不得人,不论在哪儿工作,领导班子都弄得疙疙瘩瘩,七股八叉.结果本人功败,党的事业也受损失.这是现实的教训.古今领导实践都证明容人意识是领导者必备的素质.那么容人意识应该有哪些内容呢?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说过:"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毛泽东同志以建立新中国的实践证明了领导者最重要的两条就是决策和用人。决策对于一个一把手来说,确实至关重要。而求贤用才,知人善任,又是一把手能否成就大业的关键。古今中外有远见、有水平的领导者都懂得用人的重要,历史上每个开国皇帝无一不把举贤、用贤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明朝皇帝朱元津说:"才者,国之宝也。"汉高祖刘邦说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响,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相似文献   

3.
古往今来,许多有建树的人,都有一种“吾不如”精神。所谓“吾不如”,是说“我不如某某”,或是“某某比我强”。这不仅仅是一种自谦之辞,而且也是于人于己的实事求是,是一种“自知庐山真面目”的表现。 汉高祖刘邦就曾公开承认:“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  相似文献   

4.
《施工企业管理》2011,(4):91-91
【原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相似文献   

5.
本固则兴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任何一个企业都面临如何适应市场竟争的问题,而竟争就意味着优胜劣汰,使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平等竞争者面对成功和失败的考验。现代企业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质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纵观历史,凡成大事者,无一不是求贤若渴,知人善用。汉代刘邦,论用兵不如韩信,论治国不如萧何,论用计不如张良,但他却能灭诸侯,统天下,建立汉代盛世,究其原因,无非是以人为本,本固则国家兴。当今,管理企业犹如治国。在市场经济中,商场如战场,竞争如战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  相似文献   

6.
<正>《左传》载,郑国民众常到乡校议论朝政,郑国一些大夫认为此举不妥,建议主持国政的子产把乡校毁掉,子产不同意。于是,便发生了争论:"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论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相似文献   

7.
一些地方主管领导认为:“这些企业,自己摘自己的帽子,自己拆自己的板凳,还要自己组织破产。自己的生存问题都没想通,怎么可能改制?”一些地方把所有制改革、民营化程度、国资收缩比例,作为企业改制的成果加以炫耀,改制成了一场变相的“政绩工程”。建筑企业改制不是目的,是手段,企业能否发展,能否进一步搞好生产,职工收入是否有提高,这才是根本。  相似文献   

8.
一是对企业改制方案制订的监督。企业改制首先要制订改制方案,也就是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对企业进行改制,改制方案是否具体、科学、客观是顺利地进行改制的关键。在实践中,由于不少企业的改制方案是领导方案,有的则违背国家政策法规,有的企业领导想改为自己的是一套方案,不想改为自己的又是一种方案,在操作上职工意见较大,矛盾较多。因此,对企业改制方案进行监督,就是要监督改制方案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是否经过职工讨论,是否经过职代会通过,是否体现职工群众意见,是否平等、公正、公开。只有严格的监督,才能保证职工的合法权…  相似文献   

9.
<正>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有自己的精神文化支撑企业文化建设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企业的兴旺必定带来企业文化的发展一.企业文化的缺失是现代企业的软肋当初人们听惯了“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如今“企业文化”也开始不断进入我们的耳际。有些企业老是想不通为什么其他企业,论规模比不上自己、论设备比不上自己、论人才比不上自己,但市场份额却比自己大、内部员工的凝聚力也比自己的强、营业额自然也比自己的营业额大,而别的企业的员工的待遇甚至比自己的企业还要低,我以为这也许就是  相似文献   

10.
正在企业管理中,说到如何开展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使员工统一思想、努力工作、积极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很多管理者长篇大论,大谈人生观、价值观、无私奉献等大道理,然而却收效甚微。其实,说一千、道一万,不如领导率先垂范——领导的率先垂范才是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手段。一、企业员工产生消极思想的主要因素企业员工产生消极思想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自身思想狭隘、认识不到位、对企业改革及  相似文献   

11.
企业进行生产、管理和创造经济效益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努力.而要让所有人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严工作中去,必须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用人制度和奖惩制度,以激励和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然而,如今的一些企业中却出现了"于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的奇特现象,生产效率十分低下,今企业领导着急心焦,正常生产难以维持,这是什么原因呢?要问原因,先让"看的"自己说说:"干了也白干、越干越麻烦,要想少生事、最好站边看"。可见,页工没有工作积极性,确是与企业用人制度、奖惩制度不完善密切相关。奖优罚劣、让能者多劳…  相似文献   

12.
海南临高县粮油食品工贸公司去年7月至12月一直没有给职工发工资,可领导却置企业亏损于不顾,花上30多万元,购买一辆进口小汽车,出入抖威风,照常摆阔气,图享受。今年4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题为《领导买小车,职工没米盐》的读者来信,揭露该公司领导亏国家、亏集体、亏职工、唯独不亏自己的腐败作风。这种企业亏损而领导“盈利”的异常反差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企业领导是企业的决策者和经营管理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扬帆远航,关键在于是否有个好的经理、厂长,是否有个过硬的领导…  相似文献   

13.
职业经理人出于对能力的自信,忽视过程沟通与心理交流,这样必然无法得到进一步授权,从而无法保证良好结果的可持续性。现象:Q企业领导班子换届了,营销中心市场渠道总监小A觉得出头之日可能真的到了。新总裁上任伊始即对全公司反复表示:不要没事总往领导身边跑,大家工作怎么样,用结果说话。不是早请示、晚汇报就好,你们的岗位应在一线,而不是领导身边。这让不擅言谈的小A很是感动,以前由于"会做的不如会说的",自己部门的工作一直得不到公正评价,此次新老板有这  相似文献   

14.
论选用人才是企业领导者的重要职责张耀华企业领导者不能只把管理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作为自己的职责,选好用好人才同样是企业领导的重要职责。为政之本在于任贤。这里的“贤”,是指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古代统治者深知选用好人才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在总结我们党长期革...  相似文献   

15.
企业员工培训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关键就是看这个企业中的职工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虽然许多企业都认识到企业培训的重要性,也都或多或少的进行过培训,但有的时候培训后的效果却不近人意。因此,与其一次次的培训没有效果,不如教会员工如何去学习“,授之以渔”才能一劳永逸。  相似文献   

16.
张万水(辽宁国企工人):领导的心事儿让咱猜?咱一个臭工人,又不想当官,猜什么领导的心事儿啊?套用一句歌词:领导的心事儿你别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没事琢磨领导的心事儿,纯粹是瞎耽误工夫,还不如把自己分  相似文献   

17.
论企业领导者的“官德”张云龙1997年一季度,中共中央相继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员领导廉洁从政若干闪准则》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这表明中央把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和提高企业领导者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18.
<正>吉林省四平供电公司着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使其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四平供电公司一直遵循着"建设适合自己、有利发展的企业文化"这一原则,每干一件事,每搞一次文化理念的宣传,都思考这样做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搞形式主义,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供电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为此,从公司自身实际出发,加大企业文化建设投资。品牌形象既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企业的品牌之中。四平供电公司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对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全力打造出企业的品牌,使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步地发展壮大。为此以"系统工  相似文献   

19.
降价、打折似乎是目前中国市场上的一大特色,企业降份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先行者在取得市场领导地位之后主动降份,以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二是跟进者被动降份,属于迫不得已的应变措施三是后来居上者为厂挑战领导者而发起价格战。  相似文献   

20.
一、强化设备资产管理意识首先是领导重视。因为企业领导是企业生产经营、设备管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对企业资产 (设备 )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 ,企业领导要强化自身的设备管理意识。其次要教育干部、职工认识设备与生产、设备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自觉地维护好设备。企业领导者要充分认识技术装备在生产经营中的持续作用 ,自觉认识搞好设备资产管理是自己的职责 ,并把这一工作放到恰当的位置上 ,这是企业设备管理能否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二、理顺母子公司的设备资产管理关系实行母子体制的企业 ,母子公司之间是以资产为纽带的产权关系。某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