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破解水价改革难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无偿和低价使用,利用效率和效益低下,加之水浪费、水污染严重,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必须加快水价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水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实行用水计量收费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在管理、供水、用水和排水等诸多环节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增强人们的节水动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社会科学对水污染事件研究的不同视角,以及水资源配置、水权与水市场的研究进展,水污染事件的产生原因和解决途径可以从社会文化变迁、政府机制、市场机制等3个层面进行阐释,水资源配置、水权与水市场的研究体现了水资源的两种配置途径: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认为,水问题的解决不能单纯依靠自然科学技术,还必须依靠社会科学介入,从更深层次研究,从人的行为和观念入手,同时结合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的综合手段进行治理,才是解决水问题的更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王春月  李锋 《水利经济》2013,31(4):23-26
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为探求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新思路,采用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模型,分别对水资源博弈和国际贸易博弈进行独立分析。应用虚拟水贸易的思想将水资源问题的解决与国际贸易行为相联系,构建虚拟水贸易的博弈模型。对2个独立博弈的分析表明,单独的博弈易陷入“囚徒困境”,对关联后合作利益的分析表明,博弈双方合作利益的大小及利益的分配是虚拟水贸易博弈能否形成合作纳什均衡的关键。水资源与国际贸易存在博弈均衡差异及收益互补性,虚拟水贸易的施行将会使双方在合作方面取得更大的收益,从而增加突破囚徒困境的可能性。由此分析得出将两者捆绑在一起要比单纯的解决水资源问题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与失地农民利益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失地农民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保障失地农民利益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最本质的特征是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人口主体,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农民问题,其中失地农民问题是中国农民问题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尖锐反映。按照目前城市化发展速度,未来中国失地农民将达到1.1亿人,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因此他们的积极性是不是得到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生活是不是得到极大改善;他们的利益是不是得到有力保护是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实现。保障失地农民利益是实现城乡统…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最为重要的内容。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解决农业"怎样生产"的问题,即必须摆脱目前仍以家庭为作业单位、以土地的分散经营和农户自营的市场销售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该文从国际经验的对比分析出发,论述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约束条件和积极因素,指出了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和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不合理的开采、用水者的经济动机激励失衡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因此,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方法除了依靠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实施虚拟水战略外,最根本的在于改善目前的节水经济激励机制状况,建立节水激励机制,构建节水型社会,防止水资源污染及水土流失,最终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同时又指出:“当前要重点解决好在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坚决依法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解决好土地征用问题,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经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和谐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大量土地资源分布在农村地区,土地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基本问题,处理好节约和集约用地问题是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体——农民问题。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胡锦涛同志又进一步指出:“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占多数人口的国家里,农民是否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8.
赴南非水价、水权与水市场管理及其相关政策考察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南非水利建设的考察,深刻地认识到必须非常重视水利法规建设,坚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水资源保护,着力解决好水环境污染问题,逐步建立完善的水价形成机制、以推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安全评价的作用是了解和掌握水资源状况,判断水资源各方面是否出现问题,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或解决水资源安全问题。针对水资源安全的各方面影响,从水资源量安全、水生态环境安全、社会经济安全3个方面构建了包括准则层、指标层等共14项评价指标的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给出各项指标的评价等级与标准;提出了基于改进云模型的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投影寻踪法和云模型3种方法进行主客观权重求解,再利用遗传算法计算组合权重来改进云模型,利用逆向云发生器模糊映射和条件云发生器计算各指标隶属矩阵。以苏州市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构建的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黄河流域空间均衡发展,在测算黄河流域9个省区水资源可承载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生态保护水平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省区内部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3个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分别以水与经济均衡、水与生态均衡、经济与生态均衡为子目标,构建了空间均衡性诊断模型,对黄河流域相邻“省区对”进行了空间均衡性诊断,反向追踪各“省区对”空间不均衡的原因。结果显示:除宁夏、甘肃外,黄河流域其他省区内部3个子系统间均已达到初级或中级协调发展阶段;黄河流域上游和下游的相邻“省区对”分别通过了均衡性判别;宁夏、甘肃、山西和内蒙古4个省区严重影响了省区间的均衡性,抑制了黄河流域整体的空间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研究“三农”,必须跳出“三农”,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站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去研究。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基本的政策依据。本文着重围绕  相似文献   

12.
水利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人们对水的认识不足,不注意节制自己的行为,不注意有效保护、节约水资源的问题,指出:水资源为万物生存发展之必需,水资源是稀缺性资源,水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强调: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而且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不仅是经济,也关系到政治。提出: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水利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处理水与生态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要“量水而行”、“量水发展”;在注重水资源治理、开发和利用的同时,更加重视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  相似文献   

13.
在界定"以水定产"概念的基础上,围绕"以水定产"的发展理念和实践探索,分析了目前"以水定产"在落实过程中存在对"以水定产"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水与产的矛盾有待进一步解决、保障措施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从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各部门协作的工作模式、完善"以水定产"相关的体制机制、提高水资源计量监测能力、建立水资源控制指标体系等5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落实"以水定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就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公平合理地分担改革与发展的成本,使社会在合作与信任、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有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中,实现稳定有序、和谐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水利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然而在我国。水资源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局面,水质性、浪费性、资源性、工程性四大类型的缺水均有所体现。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传统水利必须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和现代水利转变。现以南京市为例对新时期下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吕恩普 《水利经济》1990,(2):48-51,54
(一)概述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主要资源之一。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是指在保护和改良现有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可利用的水资源可以使国民经济最大发展到什么程度及最多可以为多少人提供用水等。在研究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时,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必须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条件。否则,即使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而生态环境却恶化了,那就是得不偿失。水是维持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那种只顾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作法是错误的。在人类社会中,人是社会的主体。研究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要以人为中心,树立系统观念和动态观念。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和谐社区也必然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本文结合石河子市老街街道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提出: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坚持创新机制,疏堵结合,纵横协调,综合施策,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创新社会管理,才能应对社会风险,化解社会矛盾,有效解决社区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促进社区建设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资源的治理转型与体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的重要基础.文章从我国水资源污染、水危机处理模式等现状出发,讨论了我国水资源管理创新的基本方向.认为我国水资源管理创新发展方向主要有:实现"十一五"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目标的优先选择及相关政策措施,以治水模式的转型促进治水目标的实现,逐步建立统一协调的政府水综合管理体制,实行管理转型和创新.运用各种新的管理方法,满足应对新时期水问题的综合管理需求,形成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综合解决水问题的科技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可谓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深化。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显然整个社会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央连续多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努力,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显著,特别是在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以及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用水量都在大幅度增加,给水资源管理部门造成极大的压力。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和个人节水意识淡薄,缺乏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持水资源的全局战略观念。致使缺水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不少人只知道用水,却不爱惜水,不节约水,不保护水,不少单位只管增加用水量。而不管处理污水,随意排放污水,而且污染了水源,从而加剧了水日趋短缺的状况,为了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战略问题,应该也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以增强全局战略观念和意识,保护好我们有限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