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社区体育的发展与治理是通过解决乡村社区体育面临的问题,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动态过程.要全面深入分析和理解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社区体育发展与治理的实现,就不得不深入分析研究其内隐的社会体育情绪.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治理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基础,对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持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总结了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发展,并从善治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中国乡村治理的一些构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野下乡村治理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继兰 《乡镇经济》2009,25(4):54-57
新农村建设、村民自治、政府职能的转变为乡村治理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基础,但乡村社会自主性缺乏、乡村组织不健全、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又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障碍。要早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需要构建相应的乡村治理机制。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应该通过建设服务型政府、培育乡村治理的主体、完善乡村治理的协商互动机制等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发展我国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治理这些问题,需要做到,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建立"大管理"机制;加大对乡村旅游环境的保护;加大乡村旅游开发力度,打造乡村旅游特色产品等。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从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论起,指出要完成这个首要任务,必须先有效的增加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继而分析了造成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两个原因——农村公共物品财政机制和乡村治理体制,并运用供给曲线对这两个原因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完善乡村治理体制的重要性;最后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指出要想增加农村公共物品,先要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才能有效的使用国家不断增加的财政和优惠政策,高效的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也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继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有利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仍存一些缺陷: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须采取创新产权模式,走股份合作制道路、调整股权结构,完善股权设置,构建新型产权约束机制、准确把握省级联社的职能定位,避免行政化的管理倾向、完善委托一代理结构等措施,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以期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就庆阳市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作了详细探讨,并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当前展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长期坚持必将大幅提升中国农村基层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将必然带来上层建筑层面上的基层社会治理更多新的民主因素.协商民主的理念和制度实践,一方面可以较好地适应中国乡村基层当前的治理环境,同时也能为建立长远意义上良性的基层社会治理结构提供较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社会工程,必须对乡镇级政权、村民自治组织和乡村社会各种组织进行改革和整合,使之形成科学合理、功能齐全、和谐协调的乡村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和谐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如何通过治道变革和创新,实现乡村和谐治理状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成为重要而紧迫的课题。现有乡村治理的结构困境与矛盾,导致基层政府公信力和效率逐渐丧失,客观上要求建立政府与社会共管共治的多元治理机制。多元治理,一方面要革新基层政府运作,重塑政府间关系;另一方面更要激活乡村民间力量,重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着力探讨乡村民间组织治理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1.
转型期我国农村公民参与问题及解决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西勇 《乡镇经济》2009,25(11):102-106
公民参与是促使公共部门实现其公共责任和良好治理的重要手段。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扩大了农村公民参与的空间,提升了农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使公民社会逐渐形成。新形势下,拓宽农村公民参与的制度性空间,实现农民参与行为的规范化和参与方式的现代化,以公民积极有序地参与促进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是改善乡村治理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当前展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长期坚持必将大幅提升中国农村基层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将必然带来上层建筑层面上的基层社会治理更多新的民主因素。协商民主的理念和制度实践,一方面可以较好地适应中国乡村基层当前的治理环境,同时也能为建立长远意义上良性的基层社会治理结构提供较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封建社会乡村治理的权力主要来自于财富与地位,人民公社时期乡村治理的权力来自于上级行政授权,当前我国乡村治理的权力主要来自村民的契约和同意。应最大限度地凝聚村民参与乡村治理,为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劲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掀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序幕。建设新农村方向已经确定,但具体实施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华中理工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提出了他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发展乡村旅游,是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普定县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及乡村旅游开发对普定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撑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普定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以促进普定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十四五"时期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与减贫治理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志雄  王瑜 《改革》2021,(11):62-70
立足于中国"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乡村基层治理需适应全面脱贫后的减贫治理新要求,及时形成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治理支撑.伴随减贫目标和任务的变化,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在支撑常态化减贫方面存在短板制约,集中表现为脱贫地区的乡村治理资源匮乏、组织力量薄弱、公共资源瞄准偏差等问题."十四五"时期,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对常态化减贫和乡村振兴的治理承载力,实现乡村基层由"代理"向主体性"治理"的跃迁,应激活内源性的多种治理资源,提升乡村资源与国家资源下乡的合力;创新乡村基层治理模式,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组织融合优化组织效能;善用信息化治理手段,克服信息不对称引致的治理资源耗散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新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是目前我国全面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问题。文章对国家治理现代化两个重要组成内容即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介绍,分析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历史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我国新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大致有城市化模式和乡土新农村模式两种,前者在当前最“成功”,日渐占据主导话语权,但从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角度看城市化模式却有很多弊端,从城市社会发展的经验和现有成功的乡村建设案例日渐出现的问题看,有诸多继发问题.怎样从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和反思已有乡村建设模式,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一种可能的农村建设模式显得极其重要.作者通过梳理农村社会发展的历程和厘清目前农村建设自身特点,面临的问题和根源,借鉴国内外的乡村建设经验,提出了针对性的注重内生力量的新农村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时期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南宁市青秀区伶俐镇渌口坡旅游开发为例,就新农村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开发目标与作用、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些探索性研究,为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一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20.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文章针对乡村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建设法治乡村、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建设平安乡村五个方面,提出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