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利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水平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非抵补利率平价理论的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实证分析了1997~2013年人民币汇率的均衡汇率水平和失调程度;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各变量对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短期影响和人民币汇率系统自身的误差。分析表明:1997年1季度~2013年4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在均衡汇率水平附近波动的幅度不超过±2%。2010年至今,人民币汇率失调程度一直低于±1%,基本达到均衡水平。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一是合理利用政府支出的消费方向调节汇率水平;二是进一步规范与完善资本市场;三是逐步提升汇率的自我修正机制;四是加快推进中国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2.
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大背景下,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合理性及临界点的探讨已成为热门话题。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性问题归根到底是实际汇率是否偏离均衡汇率的问题。在考虑中国转型经济特点和对基本经济因素进行分析后,建立了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将估计出的均衡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进行比较分析,确认人民币确实存在一定的低估,但失调程度不大。因此对于人民币升值我们应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而不应屈从于外在压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均衡汇率:一般均衡下单方程协整模型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祺 《当代财经》2006,(1):54-58
基于国内外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相关研究,本文建立了一般均衡下单方程协整模型,并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实证研究后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始终围绕均衡汇率波动,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高估和低估;贸易条件、开放度等基本经济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影响显著,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汇储备规模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不显著;人民币汇率错位自我修正能力较强,参考一篮子货币能较好地反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自然均衡实际汇率:1978—2004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均衡汇率是判断汇率水平是否失调及汇率政策是否需要调整的主要客观依据。长期自然均衡实际汇率是基本经济因素决定的、保证经济内外均衡和充分就业的实际汇率水平。本文根据自然均衡汇率理论和中国宏观经济特点,提出估计人民币自然均衡实际汇率的结构方程,采用1978—2004年的年度数据,利用全息极大似然法进行系统估计,得出人民币中、长期自然均衡实际汇率,测算出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程度。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人民币存在一定程度低估,但汇率失调程度趋向收敛。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金融经济层面。应整合中央银行和外汇管理部门职能,协同利用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5.
张露 《经济论坛》2009,(16):42-44
在Edwards均衡实际汇率理论(ERER)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对我国人民币的均衡汇率决定模型进行了探讨,并以文中的模型为基础,分析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根据均衡实际汇率理论,长期人民币汇率水平是由基本经济要素决定的.任何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都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来了解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程度.与此同时,还指出汇率弹性在人民币汇率政策改革中的重要影响,进而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理论与模型   总被引:81,自引:4,他引:77  
一、引言1997年下半年以来,各界对人民币汇率的关注骤然升温,人民币汇率是否存在高估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要判断人民币汇率是否合理,首要的是确定一个参照系,即要回答什么样的人民币汇率是“适当”的———也就是测算出经济学上所说的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我国学术界曾利用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等理论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研究,如易纲(1997)、陈学彬(1999)等。但国内外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购买力平价理论存在的最大缺陷是它忽略了基本经济要素如劳动生产率、贸易条件等对汇率的影响,同时平价成立的假设较为严格,这些假设…  相似文献   

8.
购买力平价与均衡汇率:人民币汇率错位测算理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是否存在错位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要判断人民币汇率是否失衡,实际上就是要确定人民币的“合理”汇率。用于测算“合理”汇率的理论依据主要有购买力平价理论与均衡汇率理论,学者们各自运用不同理论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大量测算。但是两种理论孰优孰劣,在实践中应该如何应用,学术界却一直没有进行过深入探讨。本文拟从理论上探讨两者的异同,力求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对测算工具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地位不断提高,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08经济危机过后,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而人民币是否该升值及其国际化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本文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概念入手,通过对前人计算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分析,运用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寻找出人民币的均衡汇率,同时分析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协整理论,运用单位根检验、二步法、误差修正模型和二元选择Probit和Logit模型,对人民币均衡汇率错位对进、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创新之处:在模型中引入了反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三个控制变量——工农业对GDP的贡献度之差,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之差,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人口构成之差参与回归检验,显著性很强,使得模型更可信和稳定。结论表明:人民币均衡汇率错位对进、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对进口的负面影响稍大于出口;人民币均衡汇率错位对进口向长期均衡水平的调整比出口更加有利;人民币均衡汇率高估错位幅度越大,越有利于进口;低估错位幅度越大,越有利于出口。  相似文献   

11.
中国视角:人民币汇率与贸易顺差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裴长洪  郑文 《金融评论》2010,2(1):17-32
贸易顺差会导致汇率升值,这是许多人从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得到的认识。近年来西方政界与学术界屡屡以中国贸易顺差为由要挟人民币升值。本文以1975年至2005年世界主要的46个经济体的贸易收支、外汇储备、实际有效汇率数据为基础.以格兰杰因果检验为基本方法,进行了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大样本检验,获得如下结论:贸易收支不能单独决定汇率水平。本文同时对均衡汇率理论及应用进行了述评,指出在中国现行体制下。按照西方均衡汇率实证模型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存在困难,其测算结果并不可靠。还指出:中国贸易顺差将长期持续,任何外国强权都没有理由逼迫人民币升值。中国今后应以“大出大进”的方式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合意升值幅度的一种算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评论,这有助于正确理解实际汇率概念及均衡汇率研究方法。我们发现,应用现有的均衡汇率方法来研究人民币定价问题,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有鉴于此,本文以汇率错位下的均衡汇率回复机制作为理论基础,通过理性预期技术以利用远期外汇市场包含的信息,提出了一种判断和计算汇率错位的新算法。作为新算法的应用,我们还构造出人民币外向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利用NDF远期人民币汇率数据,计算了人民币汇率错位水平。结果表明,要恢复到均衡汇率水平,人民币在2005年6月末应升值4.39%,达到7.91人民币/美元。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与房地产价格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汇率和房地产价格就像一张巨大的蜘蛛网里的两个结点,独立存在,但又紧密相联。一位经济学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2005年全球最大的谜团是人民币汇率,中国经济的最大谜团是房地产价格,这两个谜团。只要打开了其中的一个,也许就可以找到打开另一个之道。”(《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05月10日,《汇率与房价同在一张网》,王擎)目前已有不少讨论人民币汇率与房地产价格关联性的文章问世,但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切合中国实际的深入系统的分析尚不多,本文拟从房地产的供求关系角度出发对此进行研究。供求均衡是研究价格决定的基本分析逻辑,只有将价格决定问题放诸供求均衡的统一分析框架之中,才能够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认为,一国货币汇率的衡水平是由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和货币相对供求等决定的。大多数实证研究表明,这些均衡汇率理论只是强调单一因素,同现实相距甚远。本文构建了多因素国际竞争力平价模型,认为均衡实际汇率随着国际竞争力的相对变化而变化,国际竞争力相对提高,该国货币升值,反之则反之。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多因素中构造国际竞争力这个指标,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然后再基于这个协整关系式计算人民币的均衡实际有效汇率,并据以判断人民币汇率偏离均衡水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用均衡汇率模型估计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原Edwards均衡汇率决定模型进行了适当的修正,并在此修正模型基础上,实证测算出了自19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值,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分析了近20年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失调情况及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林楠 《金融评论》2013,(6):70-83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总供求分析框架,分析微观行为优化的宏观货币汇率条件.引入国内外相对货币结构差异因素,对均衡实际汇率进行拓展分析,进而对中国经济转型资本项目管制条件下实际汇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协整检验和动态回归。在本文分析框架下,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并不严重,结合协整和动态回归分析,进入2011年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接近均衡水平,为此应审慎升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选取中美两国1991—2012年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的GDP和就业人数作为样本数据,构建了相对劳动生产率指标(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之比),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由此测算出人民币的均衡汇率水平。实证结果表明,中美两国相对劳动生产率之比与两国实际汇率走势呈反方向变动,中国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于美国持续上升是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的根本原因;在2011年以后中国相对劳动生产率已稳定在一个相对较小的浮动区间,人民币汇率已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即人民币汇率已基本达到合理均衡水平。因此,中国应在有效管理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前提下,适时、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础上的双向浮动。同时,积极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基于行为均衡模型的人民币真实汇率错位分析:1997~200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并在国际政治经济大舞台上的角色日显重要,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和走势引起了世界的瞩目,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断,许多有志之士力主人民币不宜屈服于外国的压力,走自己的渐进改革之路。但汇率的决定与评价的确需要正确的理论框架和分析视角,也需要从人民币汇率的历史变化中吸取经验。本文运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测算了1997年一季度至2005年三季度人民币的真实有效汇率,分析了其错位程度和原因。  相似文献   

19.
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人民币汇率低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BEER模型的研究框架,利用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长期偏移均衡汇率水平进行测算,并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现实偏移中的低估假设进行检验后发现,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表现为快速上升趋势,不存在人民币汇率的长期严重低估。  相似文献   

20.
沈庆劼 《经济师》2007,(2):42-43,80
近年来,关于人民币高估与低估的争论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要判断人民币是否存在错位,实际上就是要测算人民币的“合理”汇率。目前对于人民币“合理”汇率的测算主要有购买力平价与均衡汇率两大理论,学者们有的运用购买力平价理论,有的运用均衡汇率理论,已对人民币错位进行了大量测算。但是两种理论孰优孰劣,在实践中应该如何取舍,学术界却一直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文章较为深入地比较了两者的诸多异同点,希望对于今后测算理论的选择能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