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研究是旅游影响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国内学者在借鉴西方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做出了一些尝试。但现有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鲜有专门的研究,大致可分为理论引介、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具体类型、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态度和行为的居民群体划分几个方面.既往研究呈现出理论创见少、方法较单一、个案研究为主的总体特征,有待深入与拓展,特别应加强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研究。  相似文献   

2.
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影响的预测与调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旅游的影响作为旅游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学者和专家的关注。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对部分目的地社会文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已导致这些地区的居民对旅游的消极态度,严重的甚至发展到对抗的程度。着重就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的负面影响作些预测以及对于这些负面影响所应采取的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3.
旅游感知形象与旅游地形象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目的地旅游形象塑造至关重要,是目的地对旅游者最为重要的拉力之一。从心理学、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人类的旅游感知形象与目的地旅游形象塑造紧密相关。旅游感知形象受观看方式、文化环境、媒介、人口统计学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是社会文化熏陶的结果。只有认真研究不同的旅游地形象感知图式的属性,才能塑造出满足旅游者心理期待和想象的旅游地形象。  相似文献   

4.
旅游真实与游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类学研究旅游有3种视角,从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出发,人类学家认为旅游是一种涵化和发展的形式,它会引起目的地社会文化发生变化.但在游客的旅游行为中,历来以追求“原汁原味”的原生文化为目标,这样就产生了旅游真实与游客需求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旅游人类学对旅游真实的研究都侧重于对东道主社会进行研究,在学界颇有影响的“舞台真实”理论也是如此,引发了不少争论.试图从游客的角度,以游客的旅游需求为出发点,对游客与旅游真实之间的关系作以粗疏阐析,以期能对此项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构建强烈的旅游者——旅游地品牌关系对于旅游目的地赢得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旅游学和营销学领域相关文献,将社会认同理论和自我归类论引入旅游目的地研究中,提出了旅游地品牌认同这一概念,明晰了其概念内涵与结构维度,并对旅游地品牌认同与旅游目的地品牌满意、信任和忠诚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最终构建出一个实证研究框架,这为旅游者—旅游地关系、旅游地品牌忠诚以及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启示。  相似文献   

6.
现代旅游地名是旅游发展加速背景下经济与文化全球化的产物,是旅游目的地文化建设的核心载体之一,在市场经济、大众旅游、城市企业主义等时代背景中表现出独特的变迁轨迹。地名的符号资本引发了利益相关者的争夺,从而引出地名资源的旅游开发、管理及其影响,城市更名、地名争夺及其社会响应等的重要议题。文章首先概述近30年来旅游地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其次指出批判范式对旅游地名研究的重要意义,最后针对具体国情,对批判范式进行相应改进,提出可拓展的研究议题与可借鉴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7.
在休闲时代到来的今天和旅游需求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学者的研究往往集中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发展影响等方面。但对休闲时代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还很少涉足。试图从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和态度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影响旅游目的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因素,和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行为的影响,为提升我国旅游业竞争力寻求良策。  相似文献   

8.
以常州环球恐龙城为例,利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旅游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对态度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之后,旅游地居民的经济影响感知、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和环境影响感知对态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对比发现,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对态度的影响效应较大。该研究拓展了人们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之间关系的认识.同时为旅游地开发和管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家界市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旅游目的地居民正逐渐被视为旅游产品的核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张家界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分析了当地居民对旅游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感知,比较了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差异。结果表明,张家界市居民总体上对旅游的正面影响感知较强,对旅游的负面影响感知较弱。最后建议通过建立健全居民参与旅游发展规划的机制来调控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以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旅游目的地品牌作为实现旅游目的地差异化的有效手段,被认为是一种强有效的营销工具。在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中,文化是品牌面向消费者的最核心的精神层面的诉求。本文拟从文化的视角,以文化营销、体验营销、整合营销等现代营销理论为支撑,具体对我国几个经典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进行实证分析,让文化杠杆撬动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  相似文献   

11.
国外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目的地竞争的日益激烈,顾客保持的效益和消费者的终身价值增强了目的地游客忠诚研究的重要性,在国际上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并出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着重从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的内涵、旅游目的地忠诚游客的类型、重游者和第一次到访游客的行为差异、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的影响因素、旅游目的地忠诚游客的培育等5个方面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我国旅游理论研究和旅游实践活动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选取广西北海市涠洲岛作为案伊j地,探讨旅游开发与当地社会文化变迁的关系。在对案例地进行同卷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目的地居民财旅游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和态度,从而对涠洲岛旅游开发产生的区域文化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自驾车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驾车旅游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个重要旅游市场。对国内外自驾车旅游研究进行综述,国外主要关注自驾车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交通、旅游行为、旅游需求活动、老年人专项市场等方面,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自驾车旅游的概念界定及发展环境、市场、研究方法,供给、目的地发展等方面;在分析我国自驾车旅游的发展阶段及特征基础上,预测国内今后自驾车旅游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地选择问题是一个热点问题,以客源市场为对象探究意义重大。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获取基础数据,对自然风光型、文物古迹型、宗教朝拜型、运动康体型、休闲度假型、生活体验型六类不同偏好的居民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因素提取出五个公因子:旅游安全、交通便捷度、旅游花费、感知形象、朋友意见。同时对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的公因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偏好者在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共性。  相似文献   

15.
社会网络分析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网络分析以一种结构性的视角,通过对各种关系进行精确的量化分析,已被广泛运用于在各种社会现象的研究之中。通过分析旅游现象中存在的各种内在的网络关系特性,认为社会网络分析在旅游研究中加以应用,具有可能性与必要性,并结合旅游流与旅游目的地空间竞合、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者态度形成和行为决策等研究领域,进行了该方法运用的初步探讨,以期促进社会网络分析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丰富旅游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选取相对熟悉的广西龙胜龙脊景区为调研点,尝试运用改良后的旅游影响态度尺度调查方法和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等数理方法,运用SPSS软件、MATLAB的计算应用程序对广西龙胜龙脊景区的旅游综合效应进行定量评价.所得的评价结果与龙脊景区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证明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可操作性.为旅游目的地旅游综合效应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布迪厄场域理论为视角,以徽村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探讨旅游过程中的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权力关系的演化以及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初期相对融洽的主客关系相比,随着旅游的发展,徽村景区的村民与游客之间的利益纷争、文化冲突在滋长。这将损害该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拳头旅游产品的经济影响估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科学估析拳头旅游产品的经济影响是旅游发展和旅游经济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旅游者分类、旅游动机、目的地选择等方面,对拳头旅游产品的经济影响分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拳头旅游产品经济影响估析的变量模式。文章认为,估析变量可作为传统旅游经济影响估析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9.
“旅游环境保护”学科是一门研究旅游环境及如何对其进行保护的应用性学科,即是旅游者、旅游业与旅游目的地、旅游依托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旅游气氛环境、旅游资源等旅游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对这些旅游环境进行保护的理论和方法。文章就旅游环境保护学对象、内容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旅游乃是借助符号的表征功能来传达意义的人类行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种经由符号的表征功能而形成的为旅游社群所"共享的意义"。基于此,尝试一种全新的视角——表征,来重新审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涵及其建构过程,发现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种具有社会、文化、历史3个层面的概念,并具有以下特征:典型的符号学意义、群体共享性和差异性;社会根源性和规范说明性;相对稳定性和长期动态性。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构过程本质上是符号表征功能的运作,而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的意义就在于它能规范和组织旅游社群内的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