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期权博弈的分类及其在不完全信息下的均衡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期权博弈的分类与均衡策略研究是进行期权博弈模型研究,为企业在不同的竞争性投资实践中提供科学决策的基础与根本。首先从实物期权的种类和竞争特性出发对期权博弈进行了分类与界定。然后,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重点研究了占优型实物期权博弈均衡策略。无论是在高成本或低成本类型下,占优型企业均会以低成本的身份选择最佳投资时机和最佳垄断产量进入市场生产、成为市场的领导者;在观察到领导者行动策略的基础上,追随者按实物期权方法的投资决策基本规则确定其进入市场的最佳投资时机;随后,领导者与追随者按照精炼贝耶斯纳什均衡产量进行生产,共同获得市场均衡收益。  相似文献   

2.
运用期权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在双头垄断竞争环境中的均衡投资策略。研究发现,企业的投资策略由竞争者的行动和市场需求产生的信息共同决定,而决策灵活性将对企业的投资策略产生重大影响,进而改变企业的投资收益。虽然竞争会对投资的期权价值造成侵蚀,但企业决策的灵活性仍将增加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的竞争加合作、竞争大于合作的博弈关系,建立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中央政府介入前后地方政府投资博弈模型,该模型揭示出地方政府行政性重复建设、短期性投资等低效率行为的原因。模型还显示在中央政府在税收和补贴政策的调控下,中央预期投资收益会增加,地方政府之间的重复投资率降低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陈梅  茅宁 《经济管理》2005,(18):19-26
基于期权博弈的战略投资一般通过两阶段(战略研发投资阶段和商业化阶段)进行。企业战略投资的最佳时机选择本质上是对投资期权的灵活性价值与竞争战略占先价值之间进行权衡,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企业的战略选择根据研发是竞争还是合作,研发投资的利益为竞争企业独占还是共享,以及商业化竞争是战略替代还是战略互补而有所不同。不确定性、不对称信息以及学习效应等都对企业的投资时机及投资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不完全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寡头企业可以通过观察竞争者不同市场进入策略带来的收益为信号帮助判断其真实的成本类型.文章以FDI和出口贸易作为信号推证了在成本类型不确定条件下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存在的条件;文章的推论表明如果分离均衡条件满足,双边企业可以获得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均衡产出,如果混同均衡条件满足,双方则将按照不完全信息博弈规则选择古诺纳什产出.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博弈局中人——财政部门和科研单位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研究了博弈双方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策略反应函数、滥用空间和监督有力空间,并在博弈空间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科研经费监督效果的政策建议:对科研经费监督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建立社会公众和竞争者参与监督的机制、加大对滥用经费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财政部门的监督水平,有效降低监督成本。  相似文献   

7.
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上存在强势寡头移动公司和弱势寡头联通公司,二者激烈的竞争会带来竞争失效,而这又会导致政府重新重组。从移动公司的角度出发,构建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和政府之间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并提出规制竞争失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相比于证券市场的直接投资,开放基金以其低风险、高收益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散户投资者追捧。基金公司利用其信息优势,同散户展开了一场信息不对称的投资博弈。通过运用不完全信息博弈理论,分析了开放式基金同散户博弈过程。结果表明,散户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劣势下,其后验信念的修正往往受到机构信号的误导,难以有效区分强、弱势机构,博弈要求的最优策略行动更难以达到,个体投资者因此成为了证券市场的最大受害者。  相似文献   

9.
战略转移定价是在产业环境中考察转移定价和市场竞争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利用动态博弈的均衡求解方法,研究最终产品市场存在混合寡头竞争的中间产品转移定价决策.在非对称和对称两种竞争结构下,分析最终产品市场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两种情形下的市场均衡.结果显示:非对称竞争结构下,完全信息情形下的转移价格大于不完全信息情形下的转移价格,均衡产量和均衡利润随成本率参数取值的不同而变化;对称竞争结构下,完全信息情形下的转移价格大于不完全信息情形下的转移价格,均衡利润小于不完全信息情形下的均衡利润.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下主权债务信用风险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玮怡 《经济师》2010,(4):19-20
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方法,建立了主权国与投资者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重点分析了在主权国财务状况不确定情况下投资者策略选择的博弈均衡;得出了分别影响主权国和投资者决策的因素;用该模型解释了一些金融现象并提出投资者投资时应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资本市场上利益相关者不合作博弈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洪渊 《财经科学》2003,(5):21-25
本通过信息不完全理论,分析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秩序混乱的原因,结合信息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对资本市场中各利益相关包括投资、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之间的不合作博弈进行分析,着重研究上市公司的机会主义行为、投资的有限理性及中介机构的行为规范。试图针对资本市场的现状寻求某种制度安排来促使信息趋于完全。克服各个利益相关间的不合作博弈行为,变不合作为合作,最终提高整个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美经济关系已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经济关系之一,对两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中美经济博弈合则两利,斗则两败俱伤,为此,本文运用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来研究中美经济竞合博弈,分析中美双方经济竞合在对抗竞争和合作竞争中的不同决策和不同收益,探讨中美双方经济竞合中出现的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行为,得出了两个结论,推出了一个引理,最后提出了中美双方经济“合作博弈”、谋求共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投资管理公司中委托人与代理人激励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兴华  魏华 《经济管理》2004,(12):56-62
投资管理公司的参与各方,由于所掌握信息不对称而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但与一般企业比较又具有其特殊性。本文通过运用分布函数的参数化方法和构造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投资管理公司中投资者和公司经理人之间的激励模型进行研究,分析在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最优激励模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运行中出现“悖论”的理论原因,分析了土地运行中各方的博弈权力与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博弈方式,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实物期权与金融期权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绝大多数情况下实物期权是非独占的,期权博弈将博弈论引入实物期权理论,研究竞争互动、信息不完全等因素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文章对期权博弈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回顾和评价,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异业整合——营销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你已经不可能再发现一个完全没有竞争的市场了,在你踏进一个行业的门槛时,你的面前已经挤满了成百上千的竞争者,面对竞争,你该怎么办,如何构筑自己的竞争优势?如何规避竞争者的跟风模仿?本期我们将介绍一种新的营销思路——异业整合。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土地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 ,土地拍卖出让已成为政府供地的主要方式之一 ,文章根据土地拍卖出让竞争活动所带有的典型的博弈特征 ,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奕理论对竞价行为进行解释 ,以竞争对手的竞价信息 ,结合项目开发成本和获益情况的分析 ,正确构建动态博弈模型 ,为竞争企业竞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生活中,信息是不完全的,即博弈双方不可能快捷,无成本地获取信息信息的发布方和需求拥有的信息量是不对称,信息的发布方总会有意无意地隐瞒或者省略一些对自己不利或对自己竞争有利的信息,信息的需求方在获取和证实这些信息时要花费成本。  相似文献   

19.
航空公司价格竞争的博弈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从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角度分析了民航业两类航空公司之间恶性价格竞争的缘由 ,并提出 ,旅客的逆向选择实质上对价格竞争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非合作博弈的方法,通过建立非合作博弈模型对期货市场多空双方的行动策略进行分析,分别就完全信息博弈、不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美信息博弈三种不同的博弈环境,讨论了多空双方在不同的市场形势下的行动策略、博弈的均衡及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博弈环境下,无论是均势市场、多头市场还是空头市场,资金和信息对于期货市场多空双方的博弈策略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此结论,本文进一步提出,为了获得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建立期货投资基金,形成博弈联盟是一种有效的博弈形式,以此为基础的合作博弈分析方法是分析联盟博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