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商业银行的品牌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斌  景鹏飞 《经济论坛》2007,(5):105-107
一、绪论 (一)金融品牌的内涵“金融品牌”是指金融企业在长期的金融产品开发、管理、销售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被市场广泛熟悉、乐于接受和一致认同的某一金融产品或金融企业。金融品牌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金融产品品牌,二是金融企业品牌。金融产品与普通商品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质量衡量标准主要体现在便利性、安全性和增值性三个方面。安全性是人们对金融产品的最基本要求,即保障资金安全,规避金融风险;便利性是指如何让消费者享受到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务;增值性是指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基础上,消费者对获得更多收益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关联度高、门类接近的产品,会被消费者以同样的或类似的理由认可,从而购买某一品牌下的系列产品。因此,提高新老产品间的关联度,易把老品牌延伸至新产品,从而带动新产品的销售。产品关联度高的表现形式通常有:①如牙刷与牙膏,相机与胶卷,打印机与墨粉等,对这类关联性强的产品,消费者消费其中的一种一般离不开另一种,购买时具有连带或配套购买心理,容易接受同一品牌下的相关产品。②产品之间具有相似的成份或共同的技术,如都需要“电器技术”的电视、冰箱、空调等产品;都需要“动力技术”的汽车、摩托车、割草机、发电机等产品;都要以“皮革”为原料的皮衣、皮鞋等等。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往往会以“卓越的技术和优良的品质”而认可同一品牌下的不同产品。③相同的消费者群。如日本的康贝爱,国内的“好孩子”延伸至婴儿童车、纸尿裤都很成功,原因是这些商品搭配销售,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和使用上的方便。各类产品维系在同一品牌下更能给人一种亲切感,从而使品牌也具有亲和力。④相同的销售渠道与服务,此情况下同一品牌能给消费者以相同的商誉保证,会引起消费者的认同。  相似文献   

3.
消费风险论     
李欣 《经济师》1998,(12):8-9
一、消费风险的起因消费风险主要是指消费者头脑中对某项购买可能产生的结果(满意/不满意)没有明确的答案,对他们拟定购买决策和使用产品可能带来的得失琢磨不定。如果购买和使用结果满意的话,则说明消费者得到实惠的利益;如果不满意,则说明他们的购买实际上将带来...  相似文献   

4.
内容提要:所谓的YOU时代,是消费者做主的时代。谁消费.谁做主——消费者也是生产者。 消费者变成媒体的一分子——受众成为品牌的发布者、参与者,讨论者:消费者将其个人体验空间作为自己的互联网;这场自下而上的运动中,消费者影响了企业以及媒体;对于企业而言.YOU时代带来的不仅仅是困难和挑战,还有更多的机会和奇迹![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品牌是一种产品乃至一个企业区别于其它产品和企业的标志。对企业而言,它代表了一种潜在的竞争力与获力能力;对消费者而言,它是质量与信誉的保证,减少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和风险。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银行卡在我国发展迅速.发卡量年递增64%.交易额年递增76%.每天有无数交易是通过银行卡结算的。当前,中国有25亿张银行卡在流通。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方便、安全的银行卡作为日常消费工具.同时.名目繁多的银行卡又常常让消费者有些应接不暇。因此.认清各种银行卡的功能.了解银行卡使用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充分、恰当地使用银行卡是消费者聪明使用银行卡的关键。 三类银行卡你选哪个? 银行卡按支付功能可分为三大类.即现消费现付款、先付款后消费和先消费后付款。 现消费现付款的银行卡即借记卡,也就是需在…  相似文献   

7.
如今企业越来越有“品牌意识”了,但不少企业却忽视了品牌的“个性化”经营,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品牌的灵魂是什么?是“独特性”,是“个性”。一个品牌有鲜明、独特的个性,才可以在品牌海洋里不被淹没,脱颖而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才可以在自己的市场有号召力和吸引力;才可以得到消费者的清晰认知和较高认同。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在全球化营销的今天,企业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品牌策略已经成为企业关注的核心.消费者通过品牌消费以表达自我形象意义,来突显自我价值、个性与生活态度,使其身份与消费相符合.情感品牌与品牌定位策略已成为品牌营销的研究热点.消费者并非仅为功能性利益,更为了象征性利益与形象而购买品牌,品牌形象反映着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的品牌选择偏好,也是消费者多种内在心理作用的结果.因此,成功的品牌必需要能够定下有效的情感品牌策略,建立吸引消费者的品牌形象,令到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情感认同,最终达至品牌忠诚.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兴起,国内已有不少企业走出国门,有的通过外贸公司出口产品.有的自己在国外设销售中心,有的直接在国外投资办广。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有的品牌认知度高,给国外消费者留下了相当好的印象;有的却不引人注目.因为走低价路线,或产品质量平平,或不注意打品牌,只能在三流超市或地摊上销售。  相似文献   

10.
长春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是由美国百事国际集团(57.5%)与吉林省华润股份公司(28.6%)、香港三鹏公司(8.9%)、北京中饮工贸公司(5%)于1996年共同投资兴建的大型碳酸饮料合资企业,总投资2440万美元,注册资金2000万美元。目前主要市场品牌有畅销全球的百事(Pepsi-Cola)系列、七喜(7-UP)系列、美年达(Mirinda)系列碳酸饮料,产品覆盖吉林和黑龙江两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忠爱与信赖。  相似文献   

11.
《现代经济信息》2007,(5):46-49
所谓的YOU时代,是消费者做主的时代。谁消费,谁做主——消费者也是生产者;消费者变成媒体的一份子——受众成为品牌的发布者、参与者、讨论者;消费者将其个人体验空间作为自己的互联网;这场自下而上的运动中,消费者影响了企业以及媒体;对于企业而言,YOU时代带来的不仅仅是困难和挑战,还有更多的机会和奇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杭州萧山区法院和萧山区消协近日联合设立了消费法庭。20日.该法庭正式受理了第一起消费纠纷案。 据萧山区法院立案庭负责人介绍,消费法庭目前受理4种消费纠纷: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与经营者引起的民事纠纷;经消协各级组织及“12315”投诉中心调解未达成协议的;经营者无理拒绝调解或故意拖延的;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使全球消费者在心理层面发生了深刻转化,在社会认同方面表现为全球认同的形成,本文探讨了这一新型社会认同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全球品牌态度。基于西方社会认同理论,笔者阐明社会认同的同化效应和对比效应理论均能应用于消费者行为领域。发达国家消费者的全球认同呈现同化效应,因此对于来自发展中国家全球品牌有更为积极的评价,但是全球—当地认同整合能够在其中发挥调节作用,所以应当强调当地文化和全球文化的相融性,以更好地应对当地品牌的竞争。  相似文献   

14.
冯兆蕙 《经济论坛》2007,(3):133-134
信用消费主要是指消费者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用于购买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或教育、医疗、旅游等消费性支出的一种消费形式。我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已从卖方市场过渡为买方市场,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在这一新的经济形势下发展信用消费,扩大国内需求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199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个人信用消费全面、实质性启动。但是,目前就整体情况来看,我国信用消费发展速度还十分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信用消费的推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首先,信用消费环境差,主要体现在信用秩序混乱,消费观念需要转变,居民的承贷能力偏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其次.信用消费风险大.缺乏分散风险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现代服装工业须经过自然品牌阶段、设计品牌阶段和自由品牌阶段,而根据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内服装市场的发展水平看,中国已步入设计品牌阶段。进入设计品牌阶段,众多企业家,都经过认真仔细的市场研究,对所要推出品牌的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消费者等要素进行详细定位,并希望能通过设计师创造产品的个性,在推销产品的同时推销自己的文化价值,从而使目标消费者非常忠诚地消费同一品牌,认同此品牌的文化理念。中国女装走过了20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自然品牌阶段,一些运作良好的企业,其品牌逐步被人们所…  相似文献   

16.
李凯洛 《新经济》2006,(7):42-43
引言:一个必然的品牌规律是,决定品牌存亡的不是品牌主体自身,而是作为千千万万消费者的品牌受众。获得消费者的心灵认同,成为品牌市场营销战的重中之重。品牌超限战,帮助商家提升消费者的心灵占有率,打赢这场隐形的心灵战役!  相似文献   

17.
肖四喜 《经济师》2023,(2):273-274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也变得更为完善,消费者自身的品牌意识也在逐步提高,在当前市场消费的主体环境之中,品牌已然变为目前引导消费者展开目标消费的主要风向标。而且,品牌消费观在消费者的实际群体之中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青睐。品牌消费的发展已经成为目前发展的主要趋势,也促进企业经济建设和品牌消费之间变得密不可分。目前,企业品牌建设之中依然会出现品牌建设方面的意识不足、品牌发展定位模糊以及品牌建设没有设立长效机制等相应问题。要想推进企业不断发展,为企业节省更多的宣传成本,加强企业在行业内部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产品实际附加值,才是目前企业内部品牌建设的主要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8.
走出品牌延伸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宇辰 《经济论坛》2002,(15):29-30
一、品牌与品牌延伸品牌是企业的旗帜和象征,是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品牌具有强大的号召和承诺功能。企业品牌若发挥作用,则可能带来实质的附加价值,即所谓的“品牌伞”效应。采用品牌延伸策略,充分发挥“品牌伞”效应,使企业不必从头开始建立知名度,减少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漠视感,又可降低企业促销成本,并大大提高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成功率。所谓品牌延伸,是指将某一著名品牌或某一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成功品牌使用到与成名产品或原产品完全不同的产品上,以凭借现有成功品牌推出新产品的过程。品牌延伸策略是众多企业尤其是大…  相似文献   

19.
刘威 《经济世界》2001,(11):58-61
改革开放20年来, 我国消费者已逐渐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的阶段。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消费明显集中于名牌商品, 前10名品牌的占有率之和一般在70%至 80%左右,处于市场领导地位的品牌的平均利润为第二品牌的4倍,这就是品牌效益的体现。然而在品牌意识日渐提高的同时,相当多厂商过分强调品牌经营,导致品牌经营不当甚至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实际上品牌经营也是需要遵循辩证法原则的,在某些情况下,“有所不为”比“有所为”更有必要。辩证法之一:品牌可以无限做大吗 在推出新产品时, 厂商通常借助于已有著名品牌…  相似文献   

20.
徐飞雄 《经济地理》1998,18(4):120-123,43
1入境旅游消费市场格局现状特征1.1港澳台旅游消费市场为主,外国人旅游消费市场次之,华侨旅游消费市场最小1996年,人境旅游消费者来湘旅游228703人次。其中台湾旅游消费者68894人次,港澳旅游消费者53943人次,外国人旅游消费者101201人次。港澳台旅游消费者、外国人旅游消费者、华侨旅游消费者占人境旅游消费者的比重依次为53.7%、44.3%和2.0%。港澳台旅游消费市场在湖南人境旅游消费市场中虽占较大的比重,但和全国人境旅游消费市场格局相比较要小得多。1996年,我国人境旅游消费市场格局是:港澳台旅游消费者、外国人旅游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